聚焦師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

聚焦師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

6月11日上午,我校在長安校區致知樓會議室舉行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儀式暨兼職教授聘任儀式。校長遊旭群、副校長楊祖培,人事處處長李磊、副處長樊婧,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薛東,學院黨委書記高玲香、副書記王曉,副院長焦桓、丁立平、肖新軍、劉成輝,教師代表楊鵬、江金強、李楠、張偉等出席了此次聘任簽約儀式。簽約儀式由楊祖培副校長主持。

聚焦師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

薛東介紹了楊萬泰院士的教育工作經歷、主要學術研究領域、學術成就等情況。李磊宣讀了《陝西師範大學關於聘請楊萬泰院士為兼職教授的決定》文件。遊旭群為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

聚焦師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

楊萬泰院士首先感謝陝西師範大學對自己的信任與邀請。他表示,經過這幾天的接觸,感受到學校老師和學生具有高的科研素養,科研平臺與管理體制也是國內一流。在這樣良好的基礎上,更加需要進一步培養大量專業人才,做具有針對性的科學研究,拓展師生學術視野,在新格局、新體制下,做出更多創新性成果。他表示自己將認真履行職責,盡己所能為學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聚焦師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

遊旭群校長對楊萬泰院士的加盟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歡迎。他談道,現階段是我校“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時期,楊院士的加盟將更快提升化學學科的發展,加速學校“一頭兩翼”學科建設計劃。他希望楊院士的到來能夠幫助陝西師大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促進國際化接軌,衝擊世界一流學科;學校會全力做好保障工作,為楊院士提供良好的科研、生活環境。

聚焦師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

楊萬泰院士簡介

楊萬泰,高分子化學家,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曾任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現任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主任。

198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工系高分子化工專業,1985年於北京化工學院獲碩士學位並留校工作至今,期間於1993-1996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進修/學習獲博士學位。1993年被評選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1999年進入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200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1年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2年作為負責人入選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2017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

楊萬泰院士主要從事高分子材料合成與改性化學的方法學研究

表面改性領域,發展了一整套光催化表面C-H鍵轉化新反應體系,可對聚烯烴等各種高分子進行多層次表面功能化。

聚合領域,建立了基於環狀芳香頻哪醇調節的有工業意義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新方法,可製備分子量可控水溶性聚合物和各種功能共聚物。

非均相聚合領域,建立了自穩定沉澱聚合綠色新技術,不僅可製備尺寸可控的微/納粒子,還為解決“全球巨量廢棄烯烴利用”難題提供了新途徑,多項專利成果已進入工業應用。

▎赤子之心 情繫祖國

楊萬泰出生於河北省成安縣農村的一個紅色家庭,從小受家庭影響,就堅定了報效祖國的信念。1977年,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當時身為河北省成安縣東陽寺村團支書的楊萬泰,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化工系錄取,開始了他 與高分子科學的不解之緣。

一個人要全面發展,需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而綜合素質的培養則在於廣泛的學習中。”這是楊萬泰在清華大學畢業時發出的感慨。在清華大學學習的日日夜夜,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他如飢似渴地吸吮著養分,不僅探索著高分子科學中的各種難題,而且還涉獵了大量的文史著作,為他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993年,作為北京化工大學優秀教師,楊萬泰被派往瑞典皇家工學院,師從瑞典科學院院士B.Ranby教授。為了鑽研高分子科學,他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學習和工作,用了僅僅兩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別人要用四年至四年半才能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工作,在瑞典皇家工學院留下了一段屬於中國人的美麗傳奇故事。他 的導師給予他高度評價:楊萬泰是一位具有創造性和多產性的聚合物科學家,非常有發展前途,是一個令人愉快並容易一起工作的人,是一位精力充沛且非常敬業的科學家。

“要做成什麼事還是要回國”,“這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總有一種扯不斷的情感牽扯著我”。

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秉承著中國人就要為中國人做事的信念,楊萬泰毅然放棄了國外的機遇和優厚待遇,回到了祖國和母校,開始了他在高分子科學領域的執著追求。

▎醉心研究 勇攀高峰

剛剛回國的那段日子,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然而,楊萬泰一頭鑽進實驗室,沉醉在高分子科學的研究中,獨自享受著那份屬於他自己的快樂。

1998年初,楊萬泰組建了國內首家“有機材料表面工程研究室”,開始致力於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可控表面接枝聚合及改性表面形態與性能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他曾經對身邊人說:“發達國家在很多方面比我們先進,但是這種差距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我們的起點不同。在同樣獲得前沿資料和優良設備的條件 下,中國人的才智就表現出來了。因此,這種差距不在於人,而在於時間,只要我們爭分奪秒、埋頭苦幹,就一定能在不遠的將來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獻身科學事業,是楊萬泰的理想,更是他的行動。每天,他總是第一個走進實驗樓,不管颳風下雨、寒冬酷暑,一絲不苟地專注於聚合物表面化學的研究。經過十幾年的不斷探索和研究積累,圍繞有機高分子材料表面難以塗飾、粘合和印刷,進而導致農膜結霧、化纖織物難染色、易產生靜電等難題,開展了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工作。發展形成了“光感應”特徵的C-H轉化新理論、反應新體系,建立了系列高分子表面改性、合成的新方法、新技術;將基礎研究工作拓展到應用領域,建立了系列高分子表面改性/合成新方法;部分成果已進入工業實施階段,其中國際上獨有的功能聚丙烯接枝共聚物製備新技術,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和超級水凝膠已在多家公司開始實施,應用於我國西北地區的防風固沙,均顯示出大規模工業應用的前景。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這位在高分子科學王國中的行者,一路走來,懷揣著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帶領著他的研究團隊,憑藉著堅持不懈的執著追求和夜以繼日的潛心鑽研,在高分子科學領域中,勇敢地向一個又一個高峰攀登,在國內形成了“光化學表面反應/聚合”特色研究,研究成果為推動“聚合物表面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楊萬泰教授因此先後入選了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人才計劃,同時還獲得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也入選了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聚焦師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萬泰院士工作室揭牌!

北京化工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