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對整個人類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一)

電子商務產生的背景及原因

1.產生背景

電子商務對整個人類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電子商務產生的原動力是信息技術(IT)的進步和社會商業的發展。因此它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技術背景和商業背景,20世紀90年代,Internet的出現將信息技術的進步推向了一個新高潮。與此同時,信息技術與社會商業的融合發展,導致了社會網絡化、經濟數字化、競爭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不斷加強。電子商務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電子商務對整個人類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一)

(1)技術背景

電子商務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而產生的,其中,EDI,Internet,Web和Java等對電子商務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從ARPANET誕生之後,計算機網絡和Internet在20世紀70年代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很多企業開始依靠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實現業務處理的自動化。EDI指以電子形式在異構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以支持商務的事務處理。EDI著重於合作者之間的事務處理標準化。它提供一系列標準的信息和格式(如ANSIX.12和UN/EDIFACT),企業之間用這些標準的信息和格式傳送成批的請求來訂購產品、接收貨物、付賬,而這些都是以電子化的形式進行的。

但是EDI標準缺乏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受限於當時的技術背景,傳統EDI使用固定的事務集,把業務規則嵌入事務集。然而,在使用中,業務規則不僅隨企業不同而不同,而且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固定的實現方式和經常性變化的需求之間的矛盾,是傳統EDI的最大困難。再者,傳統的EDI服務是在昂貴的增值網絡上進行的,建立與維護的高成本阻礙它進入中小型企業及組織機構,增值網絡的高成本是傳統EDI的又一大障礙。

電子商務對整個人類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一)

到20世紀80年代初,TCP/IP協議族在ARPANET上全面實現後,隨之而來的是Internet的蓬勃發展,人們就開始考慮藉助Internet進行EDI,Internet的低成本消除了傳統EDI的一大障礙。而且,面向對象軟件開發技術在80年代取得了長足發展,方便了EDI應用系統的開發。但是,EDI標準缺乏靈活性和可擴展性這一事實並未因此而改變。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Web的誕生,許多商家開始採用Web應用系統來支持電子商務,如網絡廣告、網絡營銷、客戶關係管理等。1995年5月,Java的問世進一步推動了Internet與網絡計算的發展,迎來了網絡計算與電子商務時代。電子商務應用也推動了Web和Java等技術進一步發展。

正是上述各類技術的發展為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並且推動著電子商務應用的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