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亞洲國家哈薩克斯坦足協加入的是歐足聯而不是亞足聯?

大東北的小豆包


  上世紀90年代,隨著前蘇聯正式解體,其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所屬的足球協會也紛紛以獨立身份加入了國際足聯。在選擇加入哪一個大洲時,大多數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足球協會都還是以歐洲人自居,加入了歐足聯。例如位於高加索山脈北麓的高加索三國(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這三個國家距離伊朗只有一條高加索山脈相隔,從地理政區來說,完全屬於亞洲,但他們還是都選擇加盟了歐足聯。但位於中亞地區的五個國家,也就是名字裡帶有“斯坦”的五個國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選擇加盟的是亞足聯。哈薩克斯坦足協是和其他四國一起在1994年一起加入亞足聯的,但從考慮加入亞足聯的那時起,就一直伴隨著爭議,國內很多球員,尤其是擁有國家隊實力的球員,以及很多球迷,都通過各種方式反對加入亞足聯。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亞足聯當時水平比較落後,反對者們認為——首先,加入亞足聯會喪失很多和高水平球隊過招的機會,而長期和比較落後的亞洲球隊比賽會使得自己進步緩慢,得不到成長;其次,世界盃給予亞洲的參賽名額太少,遠遠不如水平比較高的歐洲來的多,從長遠來看,加入歐足聯能在哈薩克斯坦在未來成長後有更多的空間衝擊世界盃參賽名額。

  

  於是在眾議之下,2001年,哈薩克斯坦從亞足聯退出,加入了歐足聯,成為了一直“歐洲球隊”,儘管他的全部國土從政區上全部屬於亞洲。現在看來,這對哈薩克斯坦的足球還是有很大的益處的,如今他們已經逐漸改變魚腩形象,成長為一支有競爭力的歐洲球隊。

  


Asaikana


先對提問進行修正,哈薩克斯坦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亞洲國家,和土耳其一樣,屬於地跨歐亞大陸國家。


哈薩克斯坦也不是一直都是歐足聯成員,相反,它最早還是亞足聯成員,自1994年到2002年,哈薩克是亞足聯成員,在亞洲征戰各項賽事。2002年以後,成功申請加入歐足聯。至於加入歐足聯,至少有三點原因:

一是在亞足聯不受待見,心寒的哈薩克作出出走決定。脫胎於前蘇聯的哈薩克,在亞足聯內,受到不公正待遇讓他們決定加入歐足聯。1995年亞俱杯,沙特因天氣原因拒絕到哈薩克打客場,亞足聯判決0:0平;2002年世界盃預選賽,因裁判原因致使1:1平伊拉克,因淨勝球原因無緣十強賽,種種不公,促使哈薩克入歐。


二是人家哈薩克追求高,想參加高水平賽事。相對於亞洲足球,歐洲足球水平高,賽事轉播、市場開發、草根足球等發現比亞足聯先進,為了追逐高水平賽事,渴望提高本國足球水平的哈薩克,決定提出申請,結果歐足聯同意了,它於2002年正式成為歐足聯成員。

三是歷史因素,脫胎於前蘇聯的國家,跟隨征戰的傳統讓他們傾向於入歐。蘇聯解體後,原蘇聯成員國在蘇聯期間,都是一起征戰各項足球賽事,歷史的傳統讓他們嚮往歐洲賽事,繼承傳統又能與高水平球隊過招,非常有吸引力。


當初加盟歐足聯時,哈薩克也是標準“魚腩”角色,隨著國內重視足球發展和與高水平球隊鍛鍊使然,哈薩克足球得到較快發展,已擺脫“魚腩角色”,其國內俱樂部阿斯塔納在2015年殺入歐冠正賽就是例證。

在當賽季歐冠小組賽,阿斯塔納逼平馬競、本菲卡和加拉塔薩雷,六場小組賽獲得4平2負,讓世人對他們刮目相看。相應的國家隊水平也得到提高,從世界排名150多名來到80多名,這不得不說是取得的大進步。

哈薩克的成功,對國足也是個借鑑,你說呢?


小言球事


雖然從地裡上講,哈薩克斯坦大部分國土的確是被劃分到了亞洲區域,但是從文化歷史等諸多角度來講,哈薩克就是個歐洲國家,他們和東歐國家一樣國民幾乎是白人,而且國內球員也基本在歐洲效力。他們與東歐的交流也沒有什麼阻礙,與亞洲的風格卻大相徑庭。



另外哈薩克曾經也是蘇聯的一員,蘇聯解體後,不少國家都被劃在亞洲,而像俄羅斯,他們百分之七十的國土都在亞洲,但他們從不會說自己是亞洲國家,哈薩克也基本上延續了這種心態,骨子裡就認為自己是歐洲人。



另外,亞洲足球在世界範圍內也就比沒有人的大洋洲強點,與其在矮子裡做那個將軍還不如去競爭力強的歐洲去磨練自身。從短期上看似乎是不划算,畢竟來亞洲妥妥的拿世界盃入場券但是長遠角度看這等磨練是提升自我的絕佳方式,這也是澳大利亞併入亞足聯的目的。

不過,說到底還是哈薩克自己不承認自己是亞洲人,可能會覺得歐洲的血統冥冥中有一種高貴之感吧。



其實,哈薩克也不是亞洲這種現象的獨一家,土耳其和哈薩克一樣只有少部分國土落在歐洲但是他們全員以歐洲人自稱,而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以色列等全部國土都在亞洲,但是他們仍然是歐洲人自居,而且政治,體育等方面也大多參與歐洲的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