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難在哪裡?

互聯網創業難在哪裡?

過去幾年,互聯網行業上持續著創業熱,不少創業者懷揣著夢想走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並且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深!

技術門檻高了

在曾經的PC時代,個人站長這一群體曾經是互聯網創業隊伍中重要的一個群體,像好123的李興平,美圖秀秀的蔡文勝等等,他們是最早的一批在互聯網上淘金的創業者。通常的站長創業是這樣的,購買一個域名,然後在IDC運營商哪裡購買一臺服務器,並在服務器上架設一個文字或圖片站,依靠人工和機器採集,定期更新網站內容,然後依靠網站的廣告和流量進行變現。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當前的互聯網創業的技術門檻大幅提高了。

稍微瞭解點技術的人們都知道,一款移動應用能夠順利的上線被成千上網的用戶流暢的使用,這其中不僅僅是在前端交互頁面的精妙設計,更需要的是後端服務器的處理能力。而在以往pc時代,建造一個網站相當簡單,網絡上有很多源代碼,站長只需要將源代碼上傳到網站服務器,對網站前端頁面做些簡單設計,再對網站欄目和關鍵詞進行稍作改動,便能夠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而在現在,各類移動應用的複製性並不強,儘管市場上也有不少可以簡單生產移動應用的產品,但是App當中有很多個性化的應用卻必須量身打造,這就使得沒有技術背景的站長難以複製PC時代的創業建站方法。

推廣難度高了

其次,在PC時代,草根站長們通過學習SEO技巧和關鍵詞優化,能夠利用搜索引擎的規則,通過設置文章關鍵詞並對頁面做優化,大量的流量來自於搜索引擎。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一個應用都是一個信息孤島,在在PC時代的很多免費推廣方法在移動互聯網上都全部失效,這就導致產品的推廣成本非常之高。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初期,大量的App都是依靠手機內置和應用商店投放廣告進行推廣,這對於沒有充足資金的個人站長來說,無疑是個非常大的挑戰,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個人站長想盡辦法開發出自己的App,也無法將它推廣到更多的用戶手中。

盈利模式沒了

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初期時,也有大量的個人站長希望能夠在新的互聯網浪潮中淘金,不少具有技術背景的個人站長也試著開發app,並希望能夠延續此前pc時代的盈利模式,通過流量來進行變現。不過,在投入了一段時間之後,很多個人站長髮現,除了沒有更多的資源和能力將app推廣到更高的量級之外,最關鍵的是對於更小的移動屏幕,希望通過廣告或流量變現的可能微乎其微。而且,對於移動應用的生態而言,大量的流量集中在微信、淘寶、微博、視頻網站上面,人們對於工具性app的依賴程度非常之底,這就導致站長們的廣告變現夢破碎。

創業變重了

還有,就目前的互聯網創業環境來說,產品模式相比pc時代是變重了。在PC時代,人們對於信息的需求更加強烈,這就說,在過去,只需要能夠做到傳遞信息就可以。這就意味著,在以往互聯網上的創業,只需要滿足用戶的某一項網上服務就好,而在如今的創業過程中,更多的結合到了線下部分,特別是o2o浪潮的興起,更需要大量的人力來支持項目的完成。這就使得創業團隊當中還必須具有大量的人力去推動線下,屬於個人站長的單打獨鬥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並且,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更加註重體驗,這就需要互聯網的創業者們將每一個細節做到位,從產品設計到頁面呈現,從體驗到服務,都需要有較高的水準,還需要有更多的專業人才參與其中,才能夠打造出體驗更好的產品。

玩法變了

事實上,目前這個時代的互聯網創業的玩法已經徹底變了,早已不再是國內互聯網啟蒙時期,只有找到一個領域然後扎進去,幾年之後,便能有所收穫。現在的互聯網創業講究高舉高打,快速領先,而不是低調潛行,小步慢跑。現在的互聯網創業主要的玩法是,一面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補貼大戰來建立了行業門檻,另一面不斷擴充自己的產品範圍,通過產業鏈和生態鏈的做法,快速的將自身的品牌向周邊行業擴展,以換取更大的市場估值,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創業公司是面臨鉅額虧損的,但是沒有關係,只要資本市場還有人相信,那麼估值還會伴隨著創業公司們的一場場發佈會而繼續暴漲。

互聯網創業難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