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唯一親臨戰場參與指揮的這次戰役,打得異常激烈而艱難

《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強起之,使將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荊王。秦王遊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

秦王遊至郢陳,即秦王政親臨郢陳戰場,參與指揮秦軍攻打郢陳的戰役。

秦始皇唯一親臨戰場參與指揮的這次戰役,打得異常激烈而艱難

秦王二十二年,以李信為大將、蒙武為副將,率領二十萬軍隊分兩路進攻楚國。李信率軍進攻郢陳南部的平輿縣,蒙武率軍進攻郢陳東南部的寢縣。在強大秦軍的攻擊下,楚軍大敗。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李信軍出現了不可思議的行動,他沒有乘勝東進,按預定計劃攻取楚國的首都壽春,而是回師西退,掉過頭去攻擊秦國領土內的郢陳,蒙武軍也撤退回來與李信軍會和。也就在這個時候,一支楚軍出現在李信軍的後面,三日三夜緊緊尾隨跟蹤,然後發動突然襲擊,一舉大破李信軍。李信軍的軍營壁壘被逐一攻破,部下七名主要將領被殺死,大敗而歸。

根據田餘慶先生的研究和李開元先生的補證,秦王二十二年,正當李信和蒙武所統率的秦軍在郢陳的南部和東南部大敗楚軍,準備乘勝進攻楚國首都壽春,一舉攻滅楚國的時候,身在郢陳的昌平君起兵反秦,攻佔了郢陳,切斷了李信軍的後路,使攻楚的秦軍陷於前後受敵的苦境。於是,李信軍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師進攻郢陳,結果被楚軍前後夾擊,大敗而歸。

秦始皇唯一親臨戰場參與指揮的這次戰役,打得異常激烈而艱難

李信鎩羽而歸後,楚軍以郢陳為基地,大舉進攻秦國,迫使秦王親自到頻陽陳謝請求王翦復出。王翦率領六十萬秦軍,大體沿著李信進攻楚國的路線,收復失地,攻打郢陳,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王翦以秦軍一部包圍郢陳,自己親率秦軍主力南下,攻取平輿,大破楚軍,又乘勝東進,深入楚國境內,攻克楚國首都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

這其間,昌平君率楚軍堅守郢陳,秦軍攻而無功,急得秦王親自前來督戰。秦王御駕親征,既有對掌控六十萬重兵的王翦不放心的因素,也有對秦軍包圍郢陳久攻不下的焦慮。李信率二十萬精兵伐楚,主要是因為叛軍倒戈偷襲得手,楚軍內外夾攻所致。冷兵器時代大兵團作戰,最怕凌厲的大規模突襲,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陣腳一亂,便兵敗如山倒。從中也可以看出以昌平君為首的叛軍戰鬥力比較強。王翦留下的攻打郢陳的軍隊,已經攻打幾個月也沒有取得勝利,秦王自然很焦慮。

秦始皇唯一親臨戰場參與指揮的這次戰役,打得異常激烈而艱難

可能由於秦王的到來,重新制定並實施了攻打郢陳的作戰計劃,叛軍難以抵擋秦軍的猛烈攻勢,加之昌平君得到楚國國內不利的消息,便撤出郢陳,東去退回到楚國境內。當得到楚王被俘的確切消息後,他被楚國大將項燕擁立為楚王。王翦南下完成既定的軍事任務後,率秦軍主力移師北上,與楚王熊啟、大將項燕統領的楚軍決戰於蘄縣,結果楚軍戰敗,楚王熊啟戰死,大將項燕自殺。秦軍乘勢向江南廣大楚地以及臣服於楚的越地進攻,不久越君降秦,至此,楚國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