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理念、新擔當」改革激活「動力源」

「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改革激活“动力源”

「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改革激活“动力源”
「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改革激活“动力源”「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改革激活“动力源”

在學習考察期間,考察團成員看到聽到了一個又一個以改革促發展的鮮活事例。比如,在手機產業的轉移中,深圳以前手機入網,必須通過工信部北京檢測中心的檢驗,長達三四個月的送檢過程,無法滿足產品更新換代需求。為此,深圳市政府申請成立深圳檢測中心,並以財政補貼等方式提供運營支持。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卻迅速引發“山寨機”向自主品牌轉型,拉動產業鏈升級壯大。2000年左右,國內手機業集中在天津和北京,現在國內10億手機的生產能力,8億是來自深圳的企業。

偶然之中有必然。透過這個事例可以窺見,廣東三市發展活力十足、民間投資旺盛,集聚的高端人才和優質資源、大項目好項目多,創新創業活躍度高的背後,正是他們堅定不移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以制度創新攻克一個個發展的難點、痛點、堵點。

今年2月,深圳出臺《關於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推出20項改革措施126個政策點,涉及貿易投資、產業發展、人才發展、政務、綠色發展、法治等6個方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前置審批事項由原來的69項削減為11項,審核效率提高100%以上。6月28日,他們又發佈第一批100個“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清單,真正實現了“指尖上的政民對話”,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不斷迸發。

以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東莞同樣不遺餘力。他們大力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建立“住所信息申報+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項目投資建設審批時間普遍縮短3至6個月,水陸口岸“三互”大通關改革減少企業一半以上手續和時間,2012年以來精簡行政審批項目512項,向鎮街(園區)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546項,複製推廣自貿區改革政策63項。改革換來的發展成就,使東莞市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15個“實施中國製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之一。

地處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改革舉措也是高招、實招、硬招頻出。該市的禪城區在廣東率先實施“一門式”政務服務改革,運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出“一門通辦、同城通辦”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了群眾辦事“少跑腿、少費時、少帶材料”,企業審批“線上申請、網上審批、一口辦結、立等可取”,構建起了政府部門無邊界的業務協同。群眾辦事等候時間由過去的15至25分鐘縮短至現在的5至10分鐘,涉及15個部門171個事項的62張表格全部實行自助填寫,稅務、身份證、出入境可以自助辦理,有效實現了政務服務精細化、行政效能最大化和社會治理現代化。

改革激活“動力源”。淄博,這座擁有百餘年近現代工業發展史的老工業城市,要實現轉型發展、全面振興、走在前列,必須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和決心,拆藩籬、掃障礙、去枷鎖,以政務服務的大改進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提速。

稿源:《 淄博日報》

「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改革激活“动力源”「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改革激活“动力源”
「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改革激活“动力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