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推薦|在新時代說說「時代」這個詞

观察推荐|在新时代说说“时代”这个词

观察推荐|在新时代说说“时代”这个词

眾所周知,越是常用的概念,越是看起來簡單的概念,往往越是內涵和外延難以釐清,學術界難有共識。時代就是這樣一個常用而多義的詞,理解起來非常複雜。例如,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時代一詞被高頻地、廣泛地使用著,中文版中直接使用時代的就約有3000次,還不包括那些與時代相近、相通的詞。如果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不加分析地套用、比照各種範圍、各種意義的時代概念,就會在學術和政治上造成不必要的混淆乃至出現錯誤。準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首要的是與制度時代、技術時代等作出區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不是制度時代

從社會制度視角,馬克思主義有社會發展五階段論,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即共產主義社會,有時也將它們稱之為時代。很顯然,十九大的新時代不是這樣的時代。更進一步地說,每一社會制度會分成多個發展階段,這些階段有時也稱之為時代。比如,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階段,也可稱之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帝國主義時代。與之對應,社會主義也可以分為若干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這樣的階段。同樣很顯然,十九大所說的新時代也不等同這樣的時代,不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列的概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不是科技時代

觀察和劃分時代有多種視角,如政治的、科技的、發展的等等。這裡需要指出現在影響很大的科技時代問題。馬克思主義注意從技術發展觀察時代。馬克思曾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恩格斯指出:“現在我們可以把摩爾根的分期概括如下:矇昧時代是以獲取現成的天然產物為主的時期;人工產品主要是用作獲取天然產物的輔助工具。野蠻時代是學會畜牧和農耕的時期,是學會靠人的活動來增加天然產物生產的方法的時期。文明時代是學會對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從科技角度闡述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等,諸如“歷史證明,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推動人類從矇昧走向文明、從遊牧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走向信息化時代”。當今科技進步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具有決定性作用。然而,十九大所說的新時代不是從科技角度判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際上是從發展角度衡量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也不能混淆於“時代主題”

關於時代主題,斯大林1924年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中說:“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曾說,“現在世界是處在戰爭與革命的新時代,是社會主義革命勢力向上高漲與資本主義反動勢力向下衰落的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明確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一方面,時代與時代主題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十九大所說的新時代不是對國際大勢的判斷,不是“戰爭與革命”、“和平與發展”這樣的判斷,而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沒有改變我們有關時代主題的基本判斷。十九大報告指出,“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

新時代與新時期、新階段、新起點是什麼關係

還要指出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與新時期、新階段、新起點等的關係,也要仔細斟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使用過新時期、新階段、新起點等。改革開放之初曾大量使用新時期,後來曾大量使用新階段,新世紀曾大量使用新的歷史起點,這些詞都是表示社會發展變化的。新時代與這些詞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相近的,在有些場合是可以互換的。但是從詞意上,新時代顯得變化更為突出。“時代是思想之母”,用新時代對論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有力、更具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