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太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幸福?

和幾個上了年紀的阿姨聊天,老人家鼓勵、教育自己的孫子喜歡用這幾句:“聽話才是好孩子”、“要聽大人的話,才懂事”、“你懂事,爸媽才會愛你”……

老家鄰居有個8歲的小女孩,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半年才回來一趟,她和4歲的弟弟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媽跟我說,這孩子特別懂事,每次她帶東西過去給姐弟倆吃,姐姐都會把多的那部分留給弟弟,自己只吃一點點,特別懂事。

孩子的爸有一次回來,給兩個孩子一人買了一個玩具,結果弟弟看上了姐姐的玩具,姐姐毫不猶豫就讓給弟弟,自己只拿了一個零件玩。孩子爸覺得女兒特懂事,每次聊起女兒都拿這件事舉例。

周邊鄰居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小姑娘特懂事。因為只要別人給她東西吃,爺爺奶奶沒點頭,她是不敢接過來的。去商場玩,明明對玩具愛不釋手,只要爸媽一句太貴了,她就溫順地點點頭走開。就連我的爸媽也愛拿小女孩做為典範來教育他的孫子。

為什麼說太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幸福?

懂事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固然是一件好事,只是很多成年人忘記了,和“懂事”和“聽話”,這兩個詞相伴的可能是“委屈”和“不快樂”。

懂事的孩子通常表現得很成熟,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大多數特別聽話懂事的孩子總是會不自覺地看大人的臉色行事,這些孩子少了同齡孩子應有的放肆和任性。

我們小區有一對夫妻,對孩子的教育很嚴格,他們在孩子面前永遠是權威地存在。她們的孩子12歲了,從六歲開始孩子從不敢在他們面前像別的同齡孩子一樣撒嬌哭鬧。

有一次,這對夫妻帶著他們的女孩來我們家玩。12歲的小女孩看到我家的跳棋很喜歡,可是她不敢開口要媽媽給她買一個,於是偷偷地問我能不能借她玩幾天,當時我就我很樂意地答應她了。

但這事被她的媽媽知道後,她媽媽立刻代替我回絕了她的請求。最後小女孩很失落地跟媽媽回家了,雖然很失落但她並沒有表現出很懊惱的樣子,她怕自己突然發脾氣,媽媽會覺得她不懂事而冷落她。

為了得到媽媽的愛,小女孩隱忍得像個大人。

為什麼說太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幸福?

“你要聽話,要懂事,做錯事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許多父母教育孩子常說的一句話。不管發生什麼事,只要孩子哭鬧,她們就會讓孩子先認錯,並道歉。然而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了免去被打罵的恐懼,他們只好把委屈藏起來,表面上遵從父母,表現出聽話懂事,實際上內心無比委屈。

為什麼說太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幸福?

等到孩子漸漸長大,如果她們遇到不好的事,往往會第一時間認為是自己做錯事了,會不自覺地選擇順從,她們怕身邊的人不高興,怕身邊的人不喜歡自己。

所以,過早懂事,總是順從父母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很難真正地幸福,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用懂事討好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