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崩盤不是喜事,只會是一場噩夢

最近,看到一則日本的房產出售廣告:一套75平的公寓標價僅為5萬日元(大約摺合人民幣3000元),而且地段還屬於不錯的滑雪觀光地。

這則廣告讓很多人都很驚訝,因為這個價格幾乎只是我國十八線小城一個平方的價。但更令我們驚訝的是,這個樓盤在當年(80年代)開盤價是7500萬日元(約合450萬人民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被搶光了。也就是說,20多年間,這個房子的房價整整跌了1.5萬倍!

看到這驚天的跌幅,不禁令我們聯想到經歷過腰斬的日本樓市,以及正處於瘋狂中的中國樓市。對於接近腰斬般的跌幅,很多朋友肯定會說這是大好事呀,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買不起房,再也不用擔心背幾十年的貸款了,生活質量肯定會大大提高……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下面,我就先來看看經歷過房價腰斬後的日本都經歷了些什麼。

當年在日本有句非常出名的口號:“東京的房價不會下跌”。甚至,當時為了推波這個口號,還附帶興起一個信念:“政府永遠會支持房地產,日本只有一個東京,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人口流入。”

樓市崩盤不是喜事,只會是一場噩夢

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下,當時的日本處於一種瘋狂的買房狀態,上到房企、金融機構,下到普通老百姓們,紛紛加入買房大軍,甚至還有一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怕未來的房價繼續漲,就早早的背上了天價的貸款加入買房大軍中來。當時,幾乎沒有人不參與房市與股市。

除了買房者,當時的日本銀行也非常鼓勵日本民眾貸款,甚至當時的金融機構也很樂於拿房企的地作為抵押品,將錢貸給房企開發地產。在買賣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日本房地產的槓桿率飛一般的上升。

後來,有一個日本記者在回憶那段時間的日本時,這樣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然而,就在大家都在做著“世界之王”的美夢時,一場危機突然降臨。由於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導致了能源的價格大幅度的上升,使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美國用提高聯邦基準利率來治理通貨膨脹,但卻導致美國利率上升了20%,大量的海外資金進入到美國,導致美元升值,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加。

為了打破逆差,美國聯合日、德、法、英四國,舉行了“廣場協議”促使美元有序貶值。然而,對應的就是日元持續升值,當時日元兌美元匯率三年間升值了一倍,從240:1飆升至120:1。這嚴重打擊了日本的出口企業,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日本採取了寬鬆政策,降低了利率,從而更加助推了房價。

導致過高的房價使更多的普通人沒法買房,因為一套60平的房子要一個普通人不吃不喝乾上15年,才能買的上。

慢慢地,意識到樓市泡沫正在動搖日本的“基本農田制度”和“科技興國”兩項基本國策,也讓很多普通日本人失去了他的夢想,此時日本政府開始採取了兩大措施,分別是短期內調利率,和突然強制收緊信貸,控制對房地產信貸總量。

但是不成想,宏觀調控過於用力,樓市泡沫被刺破,東京的房價在3個月內,就下跌了65%。房價下跌的同時股票的泡沫也被刺破。在1991年1月12日那天,日本股市直接暴跌70%,並且以此為開端,開啟了日本長達20年的熊市。

樓市崩盤不是喜事,只會是一場噩夢

(1980~2007年日本全國、東京房價走勢圖)

房價大跌後,並沒有出現大家所期待的那樣,買房變成了一件更簡單的事,而是,出現了銀行斷供,幾乎是一夜之間,那些曾經購買過房產的千萬富翁變成了千萬負翁,很多人都破產、失業,甚至還有很多人由於承擔不了這麼大的壓力,而選擇自殺。

樓市崩盤不是喜事,只會是一場噩夢

(破產的日本婦女)

其中比較有代表型的人物就是日本明星阿部寬,當年,19歲就出道當模特的阿部寬很快就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和很多人一樣,賺了錢後的他開始把錢都拿來做投資。而當時在“房地產絕對只賺不賠”的大環境下,他開始投資公寓。

本以為靠著投資會躺著賺錢的他,在遇到了房產泡沫破裂後,欠下了數億的債。要知道,在當年,很多當白領的普通人一輩子賺到的工資大約是2億2千萬日元。可想而知,面對鉅額債務的阿寬部是多麼無奈。

本來以做模特為生的他,想繼續靠老本行賺錢,但是日本泡沫破裂之後,奢侈品根本就賣不出去,模特也沒有工作可以做。被逼無奈的他只能轉行做演員,但因為他長得太高,不好搭戲,於是阿部寬幾乎處於失業狀態,整整三年都找不到工作,只能靠賭運氣玩彈珠機來維持生活。

即使,後來有幸拍戲出名,成為了眾人豔羨的大明星,但是賺來的錢幾乎都還了債務,貧困潦倒。知道2007年,他才把債務徹底還清,這一還就是28年。

樓市崩盤不是喜事,只會是一場噩夢

阿部寬

阿部寬是個高收入的明星,都要拼命工作,用了28年還清債務。那麼對於大部分只能拿普通工資的人來說,這個債務幾乎要用一輩子來還。房價腰斬般的下跌,根本找不到接手的人,經濟不景氣,又面臨失業,種種壓力壓在普通人身上,可想而知有多麼艱難。

所以,看完日本的經歷,我們可以知道,房價大規模下跌,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反而是一件噩夢。

一旦樓市崩盤,與樓市相關的60多個產業的工作人員就會面臨失業的風險,一個連工作的都沒有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下一頓飯的錢要怎麼賺,怎麼生活。即使你有幸找到工作,那麼工資在崩潰之後幾年(甚至很久)不會出現很大增長。這時的你,哪裡還有能力去買房?

除了普通大眾會受到影響,一些地方財政勢必也會受到大規模影響,因為土地財政的收入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很大比例。那麼,當地經濟勢必也會受到大規模影響。銀行、金融體系,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不要再做樓市崩盤會怎樣怎樣的“美夢”了,它只會是一場噩夢。

房子漲價我們受不了,跌價還是受不了。對此,你還有什麼想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