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陵白虎作威,清軍百年無敵!

狀如長鞭猛甩,啟運山右手大幅度斜向右側,永陵謹隨龍身變化,向左閃身,穴扦芍藥花心。

左砂短,右砂長,是永陵結作的一大特徵,也是永陵風水的玄妙之處。

祖陵白虎作威,清軍百年無敵!

啟運山

啟運山東北——西南走向,東西寬約2公里,穴山中透而出,漫為一金;青龍砂短而低,開為一丫,彎環護穴,砂外低丘迴環至穴前,有情圍裹;白虎長伸,砂高而尖,抑揚頓挫,馴俯而下,末尾突起一阜,逆向來水,有力回勾。

永陵青龍砂本身短縮似弱,實則不弱。其砂由後節包裹至左前,開二指,綿密不透。更有左路山脈並行南下,不離不棄,隔水相顧。末了連起數星,對龍穴行侍立參拜之禮。

祖陵白虎作威,清軍百年無敵!

永陵青龍砂

永陵青龍、穴山為芍藥花瓣、花心,大放異彩的是作為芍藥枝的白虎砂。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作威虎,一起一伏,張揚奪目,抬頭向外。

作威虎,張子微在《玉髓真經》白虎論髓中列第四,雲:“作威虎,腰曲肩高頭勢怒,但不高昂望向天,前有圓星氣所吐,或如氣焰作平畲,抱定龍身不暴露。”又斷;“作威虎,主文章富貴。”劉允中注曰:“頸勢如怒而不高,此是作威之虎,其前必有圓星或平畲,是威之所吐也,洩而成此形也。”

祖陵白虎作威,清軍百年無敵!

作威虎(載《玉髓真經》)

蔡元定發揮曰:

“作威虎者,虎山平平起岡巒,一如前肩之高,一如後墩之凸,惟中腰有凹處,虎頭亦有微微巒阜,像虎作威之勢。虎之靈,能吐氣如珠,或吐氣如焰,此皆作威之靈驗。蓋或有珠,或有焰,非必二者俱有。主出將軍方面,若龍秀沙貴,當出文臣,而遇此虎格,亦主兵權,此特言虎之應也。”

寥寥數語,張子微勾勒了作威虎的表象與特徵。劉允中的註解,亦準確到位。蔡元定發揮,進一步闡述和揭示了作威虎的本質屬性與所主。

祖陵白虎作威,清軍百年無敵!

永陵後山峰巒起伏,一字排開,左、中、右存水、金、木三體,作威虎腰曲肩高,中有凹處,吐出圓星,一如所述。

作威虎列峙水口,隆重地為永陵風水加分。虎砂漸次為低,末尾翹起一星,石骨嶙峋,與對面之山相夾,頑強鎮守。猶嫌不足,外庚方起北辰星,形如天馬,二重威鎮水口。再外,刀斧捍門夾衛把持。作威虎帶頭強勢關鎖水口,令蘇子河水一改前期浩蕩走勢,曲曲迴腸,道道彎環。

祖陵白虎作威,清軍百年無敵!

永陵白虎砂

水盛木榮,芍藥枝昇華的永陵右砂山峰,尖挺高揚,自高而低排列,宛如撐起的一面面戰旗,勁插於蘇子河北岸。風水上,此為捷報旗,尤利征戰逐鹿。

啟運山、煙筒山隔河相望,旌旗獵獵,天駟出廄,馬旗掩映,有水活之,愈顯其烈,呈所向無敵之象。

祖陵白虎作威,清軍百年無敵!

右砂離鄉,註定了永陵所主之人外出發展,四海為家。而廄馬成群,有馬有車,則為愛新覺羅氏提供了離鄉顯達的必要物質條件。天駟出廄的風水,賦予其速發大貴的前程。安葬完曾祖父後,努爾哈赤率八旗勁旅一路披荊斬棘,衝出偏僻的遼東山區,父死子繼,最後走進關內,逐鹿中原,以鐵騎踏平群雄,大清一統。

祖陵白虎作威,清軍百年無敵!

前有龍輿天馬,後有百里長鞭。長白鞭響,龍崗策馬,煙筒山千軍萬馬遂勇往直前,無敵於天下。揚鞭策馬,白虎作威,既為永陵結作之魂,亦構成了永陵最典型、最本質的風水特徵。

(待續,本文選自《千年堪輿——二龍爭珠》第三章“揚鞭策馬”。)

你可能不懂風水,但不會拒絕風水……

學習傳統文化,從你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