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漢的城市風道,市民能否等風來

大武汉的城市风道,市民能否等风来

圖為:王家墩CBD樓距較寬,且有公園,便於後官湖、府河方向的風進入

大武汉的城市风道,市民能否等风来

圖為:湯遜湖是武漢東南的主要風道,但密集的高樓對來風形成了阻擋

大武汉的城市风道,市民能否等风来

圖為:東湖綠道涼風習習,夏日裡仍有不少遊人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 實習生馬子文 王彬玉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連日高溫,讓武漢人又一次體會到了“火爐”的威力。驕陽似火的街頭,市民們較往年更多了一分對風的盼望。

2009年出臺的《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利用武漢市六片放射型生態楔形綠地,形成六條風道,為城區送來涼風。這六條風道分別是:東湖風道、湯遜湖風道、武湖風道、府河風道、後官湖風道、青菱湖風道。

今年8月起新實施的《湖北省氣候資源保護和利用條例》則明確提出,城市規劃和建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和相關標準、技術規範,合理設置、調整通風廊道,保障空間環境空氣流通、自淨能力,避免或減輕熱島效應等不利氣候條件影響。

武漢的城市風道,現在還“通風”嗎?楚天都市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探訪

1

東湖綠道

烈日下也能感受絲絲涼風

7月31日,武漢迎來連續第18個超過35攝氏度的高溫日,創造了新的連續高溫天數紀錄。而在東湖綠道,綠蔭掩映下的湖邊則顯得涼快了不少,同時路燈上“嗡嗡”轉動的風力發電風扇,也在告訴人們,風來了。

去年底,東湖綠道二期建成,百公里綠道環抱大東湖,形成一片城中“綠心”。這裡也是武漢規劃的六條風道之一的東湖風道的核心區域。東湖風景區管委會負責人透露,今年4月以來,東湖綠道沿線及周邊景區綠化面積增加3萬平方米,時令花卉多了6萬餘盆,植樹500餘棵。夏日裡樹蔭掩映,倍添涼意。

環境改善了,遊客也多起來了,即使是在下午兩三點,也能碰到“刷步數”的跑步愛好者。家住附近東湖名邸小區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晚上東湖綠道的人更多,“跑步的,騎車的,玩無人機的,還有到處閒逛拍照的,可熱鬧了。”為了方便夜跑族,東湖綠道還在磨山北門附近鋪設了一段熒光步道,步道上用熒光材料精心佈置了流星、波紋、圈紋等圖案,漫步在這條道上,就像走在螢火蟲的海洋裡。

類似場景還出現在位於後官湖風道的後官湖綠道,每到晚上,這裡都會吸引來自蔡甸甚至是中心城區的市民前來消暑納涼。長達110公里的環湖綠道,如同一條腰帶圍在湖邊。從2015年以來,這裡的後官湖半程馬拉松賽已舉行了3次,去年的參賽者達到了8000人。

2

王家墩CBD

“苗條”建築讓周邊街道透風

武漢市規劃的六條風道,大多位於從遠郊進入中心城區的位置。那麼中心城區有能暢快吹風的地方嗎?7月27日,記者來到位於王家墩的武漢CBD,從地鐵站出來,就感受到了明顯的變化:從淮海路到嫩江路、商務東路、雲霞路,一直走到武漢中央商務區管委會辦公大樓,一路上都能感受到風在吹過。

家住附近泛海國際蘭海園的市民劉先生說,感覺在CBD周邊,確實比其他地方要涼快一些,“經常有風”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附近公園綠地比較多,從小區出來過馬路就是王家墩公園,“樹蔭多,沒那麼曬人。”

市民直觀的感受,其實是源於CBD在規劃之初就考慮了城市風道的“小心機”。記者注意到,CBD區域的建築設計,與中心城區的一些區塊有著微妙的不同,所有的高層建築都顯得較為“苗條”。比如泛海SOHO城,它的一樓並不像許多建築一樣是連片的商鋪,而是有較多的架空部分,形成了幾個巨大的廊道。

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國際交流與合作所主任規劃師望開磊介紹,減少建築物面寬、擴大樓間距、底層增加架空層等方式,都是有利於通風的設計。CBD區域共規劃有4個主題公園、4個小遊園,它們成為CBD的“綠色基因”,是這個區域“呼風驅汙”能力的基礎,更是未來CBD環保生態不斷升級的基礎。其中,王家墩公園保留了原王家墩機場周邊的大片原生態水杉林,正在建設中的夢澤湖公園是武漢市內開挖的最大人工湖,風從溫度較低的水面吹過,通過廊道可以起到局部降溫的作用。

3

湯遜湖畔

密集高樓擋住武漢東南風口

風是大家都盼望的,但當城市的高樓越來越高、越來越密的時候,它還能順利地到來嗎?在湯遜湖風道的江夏慄廟島上,密集地豎立著數十棟30層左右的高樓;而在湖對岸的江夏大道廟山段,多個小區的高層建築已經包圍了湖岸,高度也都超過了30層。從無人機航拍的鏡頭視角看過去,林立的高層建築就像一道道牆,挺立在湖邊。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餘莊,是國內較早提出“城市風道”的學者。早在2005年,武漢市打算修編城市總體規劃時,他就接到參與修編的邀請。餘莊說,因為武漢夏季盛行東南風,從梁子湖、湯遜湖到東湖的這一條廊道,是武漢最重要的城市風道。如果開發力度過大、沿湖建築過密,就有可能擋住風道,影響遠郊的風進入中心城區。

餘莊說,城市風道是一個系統工程,受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大。而地產開發一般都是分地塊規劃,單獨地看每個地塊的規劃,對環境的影響並不明顯;但是當把這些地塊連接起來,就可能對整個城市風道的通暢帶來很大影響。相對於溼地、綠地、河湖等自然資源來說,風看不見而且難以量化,這也給學術界的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但總的來說,湯遜湖和梁子湖周邊應該是重點關注的區域,不能讓高層建築完全“圍死”湖岸。

■觀點

氣候專家

武漢強熱島面積減小風道和綠地功不可沒

建設通風廊道送風,成為打破城市“鐵桶”、緩解“熱島效應”的重要途徑。記者從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瞭解到,武漢中心城區的強熱島效應已得到了控制,強熱島區域在緩慢減小,城市風道和綠地建設帶來的效果不可忽視。

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首席氣候變化專家梁益同說,武漢市的“熱島”幾乎都集中在城區。隨著年代的推移,城區面積不斷擴大,武漢市的熱島面積也不斷增長,但強熱島面積從2005年後開始緩慢減少。

1987年,強級熱島主要分佈在江漢、江岸、武昌、漢陽四區的沿江地帶,中南路到武昌火車站一帶,以及青山區武鋼廠房一帶;1994年,沿江地帶的熱島效應進一步變強,並且向岸邊縱深發展,同時礄口的古田路一帶也出現強熱島;2005年,強熱島已基本覆蓋江漢、江岸、武昌、礄口和青山,並且青山和武昌的熱島基本連為一體,洪山區的光谷廣場周邊、東西湖區的吳家山一帶也開始出現強熱島。

自此之後,武漢的強熱島面積開始縮小。除武漢火車站周邊及東西湖區政府一帶略有增長之外,中心城區強熱島有緩解趨勢,江漢區大部、江岸區遠江一側、青山區武鋼廠區靠長江一側、武昌區沙湖南側及武昌火車站一帶等地,均退出強熱島等級。2015年,強熱島緩解更加明顯,長江兩岸除白沙洲大道一帶外基本無強熱島,部分甚至退出熱島等級。

在變化的背後,是城市化進程中建設重點的改變。梁益同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武漢城區面積不斷擴大,湖泊被填造成水域面積減少;一些林地、草地被改成工商業用地,致使城區植被覆蓋率逐步降低。由於水體、綠地等易降溫的土地面積不斷減少,而道路、工商業用地等易增溫的土地面積不斷擴大,這必然導致城市熱島效應不斷加劇。

而2006年以後,武漢市園林綠化的力度不斷加大,城區綠化率從2005年的7.6%提高到2015年的14.7%,這有效緩解了城市熱島和強熱島的形成。

規劃專家

建設城市風道的關鍵是要順應自然的規律

面對酷熱,國內外許多城市都在嘗試“招風”。德國斯圖加特、日本東京、法國巴黎是全球最早進行風道研究的城市,特別是巴黎,設立了全市街道的風環境及空氣質量模型及監測系統。

在我國,香港在2003年就開始制定城市風環境評估標準;2006年,深圳制定了《深圳城市自然通風評估技術導則與管理辦法》;上海市也在規劃建設浦東新區時,特意留出了“風走廊”世紀大道,這條道路規劃時的寬度是驚人的250米,最後的建成寬度也有100米。這些城市的探索,也給武漢提供了參考的範例。

而在餘莊教授看來,武漢建設城市風道有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而且起步在全國也算較早。長江、漢水穿城而過,還有多個大湖,它們是最理想的天然通風廊道;同時人工溼地、綠地、公園、綠化廣場等,也有利於風的流動。而用道路作為通風廊道,在餘莊看來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方面,過寬的道路不利於城市空間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大面積的硬化路面也會加劇熱島效應的形成。“城市風道的建設,其實並不需要太高大上的設計,要做的是順應自然的規律。”餘莊說。

■行動

風道將寫進未來武漢城市規劃

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國際交流與合作所主任規劃師望開磊介紹,武漢市對城市風道的研究已有12年。

2006年,武漢就規劃了六大生態廊道。2012年,武漢市規劃編制研究和展示中心與武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開展了城市風道的專項規劃研究,提出了建設長江風道、大東湖風道、湯遜湖風道、沙湖風道、後官湖風道等5條一級風道,以及珞喻路、中北路等24條二級風道,城市風道的骨架初步形成。

2015年,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引進了法國一家研究機構的風環境模擬軟件,對高層建築、廣場、建築群等進行微觀層面的城市仿真,評估通風效果和微環境。

在研究的同時,武漢市對城市風道的建設也一直在推進。

2013年5月,武漢市公佈了《基本生態控制線規劃》,確定了1814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態控制線保護範圍,鎖定城市增長邊界,邁出了風道建設的重要一步。

2014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承諾:推進府河、武湖、東湖、湯遜湖、青菱湖、後官湖六條生態綠楔建設,嚴格鎖定三環線生態帶。

望開磊說,與綠化帶或河湖規劃相比,風道難以劃定準確的區域線,但是通過已有的市政規劃,仍然可以有效地保護城市風道的暢通。目前,武漢市的遠景城市規劃正在制定,他們已經提交了風環境專項規劃,未來15到20年的武漢城市規劃中,也將寫進關於城市風道的內容。

事實上,關於風道的有些理念已在實施中。望開磊介紹,正在建設的二七濱江商務區,規劃時就考慮了通風的因素,如主幹道盡量垂直於天然風道長江,以及通過中央公園留出風道等。而風環境模擬軟件,將來也可以應用到更多的地塊規劃項目中去,讓建築的佈局更合理、更通風。

“城市的發展不能攤大餅,需要留出透氣的地方,用迴歸自然的方式改善人居環境,這正是城市風道的意義所在。”望開磊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