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母親堅守深山一生,等兒一頓「團圓飯」,最捨不得一個人


我的老家山西省盂縣深山溝中,是一個古老寧靜的古村落。回家的那一刻微爽的風掠去一層酷暑的悶熱,徐徐拂面,身體一下子安靜了許多,像是投進了母親的懷抱,心在牽念裡一點點沉澱下來,有種歸岸的安穩。

每次回家遠遠地,看見母親站在門前,一隻手搭在眉心,戀著我們的歸來。見到我們,母親露出豁開的牙床,無聲的笑容如嬰兒般一點點漾開。母親的背駝了,牙齒掉光了,漸漸顯露白髮微微刺疼了我的雙眼。

當看到熟悉的身影漸漸近了,母親緩步走向我們,拉著我的手,注視我一會,總要說一句:“又瘦了”。我攥住母親枯燥的雙手,說:“媽,瘦點好看些嘛”。此時,母親渾濁的雙眼總是泛起欣喜的淚花。你們先坐一會,我給你們弄吃的。

去年回來的時候,父親還在,如今,父親在那頭,我們在這頭。 父親善寫家書。“家書抵萬金”, 我們兄妹在外求學時,父親的家書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父親總是循循善誘我們讀書要發狠,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要想走出大山,讀書是唯一的途徑。

寧靜的村莊,清澈見底的老井水,像母親的乳汁,哺乳一代又一代善良而淳樸的人們。院子裡的一籃子柴雞蛋,也不知道母親留了都久,母親總是這樣,粗茶淡飯一輩子,總把最好的留給我們。

父親走了已經一年了,今天我們一大家聚齊只為讓母親更好過一點。老牆斑駁了歲月的痕跡,彷彿歷盡了滄桑,小院子裡一縷縷炊煙裊裊升起,瀰漫著凡塵煙火的味道。

大山裡午後的陽光,安寧如銀。回想父親躺在木質的搖椅裡,面容安祥而平靜,彷彿從遙遠的時光那端走來,日子褪盡了鉛華,如珠般圓潤,此刻仍停在時光深處。我們特意從山外帶了好酒好菜回來,請山裡的老人一起吃一個“團圓飯”。哥哥大鍋燉著最地道的山村味道。

傍晚母親坐在石階上,為我們做女紅的時候,目光安祥,似乎要把平凡日子裡的溫暖情懷都納入一針一線,納入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我們總勸母親和我們一起走吧,離開這個兒時的老屋,走出去享享福。母親說:“你父親還在這了,我怎麼能捨得丟下他一個人在這,只要你們經常回來看看,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的眼眶瞬間紅了,我不想離開老屋,不願童年的記憶丟在風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