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棗林莊「柳爺廟」傳說

從前,白洋淀邊上有一個秀麗的村莊,叫做“柳林莊”,也就是今日的棗林莊。莊邊有一條堤,堤坡上長著數不清的柳樹。其中有一棵一抱多粗的柳樹,這棵樹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倒下了,整個身子都飄在澱水裡。

民間傳說:棗林莊“柳爺廟”傳說

莊裡的姑娘們常常把這棵大樹當成是跳板,蹲在上面洗衣服。

有一天上午,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低頭洗衣裳,一抬頭,看見一個又鮮又肥的大棗飄到了她的跟前,姑娘覺得,這麼好的一個大紅棗要是讓它飄過去糟蹋了多可惜啊,於是便伸手把它撈起來吃了。

誰料,就從這一天開始,姑娘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起來。姑娘覺得沒臉見人,就閉門不出。熬到九個月的時候,姑娘就生了一個胖小子。著孩子圓臉、白白淨淨。最引人的是兩條又粗又黑的柳葉眉。

姑娘沒有兄弟,他的父母捨不得扔掉這白白胖胖的小子,就叫女兒好好的撫養著。養到十一二歲的時候,正好趕上鬧旱災。有一天,孩子的姥爺去澆園,小孩就說:“姥爺,我和你一起去澆園吧!”“去吧”姥爺喜歡小外孫,就痛痛快快的答應了。

這裡的院子,都被一條條小河分割著。天旱的年頭,水少了,園子就顯得特別的高,要澆園就得在水裡楔(xie)兩根搭成八字形的橫杆,人站在橫杆上,把一個特別的斗子掛在槓桿上,用斗子在小河裡打水。這個活是非常累的。就是壯小夥,一天最多也只能澆三四分地。

姥爺打了一會兒,汗就把衣裳浸透了。小外孫見姥爺累的上喘拔氣的,心疼的說:“姥爺,您開畦口,我替您打水吧!”

“不行,你力氣小,打不動啊”

“您看著,保險比您打的快”說著小外孫就連蹦帶跳的上了架子。

姥爺只好去開畦口,開始壟溝離得水潺潺地流著,後來,水流兒越來越大,水跑了一地。姥爺納悶,抬頭一看,哎呀!只見一條龍張著嘴正“嘩嘩”的吐水呢。工夫不大,兩畝多地就澆完了。

第二天,這件事情就在村子裡面傳開了。鄉親們聽說小孩會吐水。就來就他姥爺叫小孩去幫幫忙,姥爺就讓鄉親們去問小外孫。小外孫為人熱情,有求必應。

民間傳說:棗林莊“柳爺廟”傳說

這一天早上,小孩去給鄉親們澆地,臨走的時候,他摟著姥爺,摸摸姥姥,最後抱住娘“嗚嗚”的哭開了。他哭得好傷心、還難過。娘心疼的問:“孩子,你哭什麼?有人欺負你嗎?”

“沒有”

“有為難的事情嗎?”

“沒有”

“那你就是累了,今天就別去澆地了,我跟鄉親們說去……”

“別說,我不累,我……想你們啊……”

小孩說著,流著眼淚,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家門。

來到菜地裡,凡是求過小孩的,家家的園子裡面都有一個圓臉、白淨子、長著柳葉眉的小孩澆地。起初是小孩打鬥子,後來,都是在“嘩嘩”的吐水。

正澆著,突然,晴天響了一聲霹靂,就見那一條條龍,擺著頭,搖著尾,待著“嗚嗚”的風聲飛上了天空。開始,能看見那一條條龍在噴霧,霧越來越大,一轉眼龍形就不見了,天空佈滿了烏雲。一會兒,雨就下了起來。地溼透了,澱裡的小河漲滿了水。天卻突然間晴了。然而那個小孩兒,卻從此不見了。

鄉親們很想念這個為他們解除苦難的孩子,知道他來歷不凡。是柳樹的化身,就尊稱他為“柳爺”,併為他修了廟,年年祭祀。

鄉親們不忘柳爺,柳爺更是惦記著親人們。據說,有一次白洋淀鬧洪水,堤決了口子,洪水衝進了柳莊。鄉親們打呀打呀,怎麼也打不上。最後,鄉親們只好到廟裡給柳爺少了一炷香,求柳爺幫忙。不大的功夫,就見柳爺揹著兩麻袋,縱身跳進了口子裡。眼見著,那麻袋越來越大,口子就堵死了。

現在,那柳爺廟已經不復存在了,柳林莊也改名叫棗林莊了;但柳爺的故事,至今還在白洋淀一帶廣泛流傳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