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企業現倒閉潮 動力電池行業淘汰賽加劇

產業鏈企業現倒閉潮 動力電池行業淘汰賽加劇

“在動力電池領域,技術已成重要標準,目前來看,政策更傾向於資金更強、技術過硬的行業巨頭。這將促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大,而中小企業提升技術,增強市場競爭力則成為能否在動力電池行業中處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表示,“在動力電池行業加速淘汰的大背景下,‘落後就要捱打’。企業們更應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技術創新。但也不要盲目跟風,否則只會加速離場。”

日前,深圳容一電動的一則解散公告將動力電池行業的改革帶入了深水區。

近年來,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已成為各國發展的重點。隨著能源結構的改變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新能源市場愈加火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41.2萬輛,同比增長111.6%,呈爆發式增長。

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高歌猛進的當下,動力電池行業卻呈兩極分化狀。眾所周知,電動汽車已成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重點,而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表示:“動力電池行業已經進入淘汰階段。好的企業能夠生存下去並得到更大的發展前景,否則在大浪淘沙中會被淘汰。”

儘管同樣身處藍海,但動力電池行業及其產業鏈企業的境遇卻完全不同。風光如寧德時代、比亞迪等行業巨頭,一邊擴大自己的“朋友圈”,一邊賺的盆滿缽滿。落魄如容一電動、沃特瑪等提前出局,看似在同一起跑線,其實動力電池行業的追逐賽早已打響。

7月31日,深圳容一電動科技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因公司研發資金投入過多,未能及時轉化為效益以及融資方式的不對,運營財務成本過高,導致近年來持續虧損,已經無法繼續經營。根據公司股東會議決定,公司於2018年7月31日依法解散。”

無獨有偶,曾躋身動力電池行業前三的沃特瑪年初被爆財務危機,如今走在破產邊緣。6月末沃特瑪發出通知,為解決資金緊張局面,決定自7月1日起,全體職工放假6個月;7月4日,沃特瑪宣佈擬將部分存貨折價銷售變現;7月26日,沃特瑪母公司陝西堅瑞沃能表示,正在籌劃公司股權轉讓事項,擬引入關注新能源方面的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

那麼身處同一行業,為何境遇大不相同,一位身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人士告訴買車網(Buycar.cn),目前動力電池行呈壟斷現象,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如兩座大山,其他企業只能夾縫中求生。而新能源汽車補貼退潮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的正式實施,也打亂了一些中小企業的規劃,使其產品與資金都受到了影響,挺不住的企業必然被淘汰。此外,盲目的投資擴張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而從6月12日開始實行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可以看出,技術才是硬道理。新政對續航里程有著明確劃分,續航里程低於150公里以下的純電動車將不再享有補貼。此外,新政還對電池密度提出了要求,純電動車電池能量密度不能低於105Wh/kg時。

“在動力電池領域,技術已成重要標準,目前來看,政策更傾向於資金更強、技術過硬的行業巨頭。這將促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大,而中小企業提升技術,增強市場競爭力則成為能否在動力電池行業中處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表示,“在動力電池行業加速淘汰的大背景下,‘落後就要捱打’。企業們更應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技術創新。但也不要盲目跟風,否則只會加速離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