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楊寶林書法精品展》經過半年的準備,今天終於與大家見面了。本次展覽共展出楊寶林教授精心創作的40餘件作品,從書體上看,有行書、草書和楷書,以行書居多;從形式上看,有對聯、條唱、條屏和扇面,以對聯為主。行書是雅俗共賞的書體,故多數作品以行書;書寫對聯是我國傳統的藝術門類,在今天頗有發揚光大之意味。楊寶林教授的書法格守傳統,堅持“與古為徒”的原則,其作品溫文爾雅,書卷氣濃厚。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楊寶林教授是典型的學者型書法家、文人書法家,他強調書法家要回歸文人、要飽讀詩書、書法家要“文墨相兼”。因此,在這次展覽中有他自作的詩文聯語。即使是書寫前人的作品也選取一些典雅、充滿正能量的佳作。書法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文化的載體,在強調繼承傳統文化的今天,書法家的文化修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書法不是簡單的寫字,而是以筆寫心,通過對傳統的繼承,來彰顯時代的特點。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文化藝術長廊作為遼瀋地區面向大眾開放的藝術之地,與新時代的藝術發展相吻合,再次感謝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的鼎力支持,預祝此次展覽園滿成功!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先文而後墨——楊寶林書法藝術隨想

成聯方/文

楊寶林教授是當代書學研究的傑出人物,曾多次榮獲國家級重大獎項,例如,其《大文藝觀視閾下的劉熙載書論略說》獲全國第八屆書學討論會一等獎,《劉熙載書學研究》獲第八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同時又獲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等等,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肯定。寶林教授還出版了《劉熙載年譜》、《南唐後主李煜》、《詩鬼之詩》、《蘇東坡集詮釋與解讀》、《中國書法藝術》等10餘部專著,主編或者參編《三國演義詞典》、《全唐詩》等40餘部詩文集。學術成果可謂蔚為大觀。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在中國書法史上,集文學與書法於一身的大家是非常多的。東漢蔡邕善辭章,東晉王羲之寫出《蘭亭序》,唐代歐陽詢編《藝文類聚》、虞世南編《北堂書鈔》,宋代有一代文宗蘇東坡、江西詩派創始人黃庭堅,一直到現當代的《中國婦女文學史》作者謝無量先生等等,這個群體能貫穿整個中國書法史。文學與書法之間存在某種“親緣”關係,它們的審美標準、思維方式以及治學方法等等都可以互通。所以,書法家往往是文學家,文學家也會偏愛書法藝術。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寶林教授的學術跨越文學與書法等兩大領域,並且在兩個領域皆有豐碩的研究成果,這是一條成就大家之“大”的學術路徑。

2016年,楊寶林先生被評為國家二級教授。據我所知,書法二級教授在全國並不多。寶林教授獲得如此殊榮,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光榮,也是書法界共同榮耀的事情。書法學科受到其他人文學科學者的尊重並且獲得與其他人文學科的同等地位,有賴於寶林教授這類學者所做出的傑出成果,不但在書法界,而且在整個人文社科界皆產生了重大影響。

寶林教授是學者,同時也是書法家。在書學研究之餘,對書法創作可謂“博學餘暇,遊手於斯”,即便“遊手於斯”,其書法水平也絕非淺嘗輒止。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寶林教授於顏魯公、米元章用力甚深,亦受其師叢文俊先生影響,將諸家融於一體,成自己之面目。寶林教授並不執著於書法的“形式探索”,而是用“日常書寫”的狀態去自然而然地完成每件作品,所以,其書風是純粹的、靜穆的,是隨意所適的文人書法。設想一下,如果一位強調“形式探索”的書法家來“創作”寶林教授動輒數百字的文字內容,能像寶林教授這樣從容與妥帖嗎?我不太相信。

歷史上超一流的書法作品,例如王羲之手札、顏真卿《祭侄稿》等等,都是這種自然狀態之下的產物。不需要預設、不照搬陳套,只依靠自己多年的學識修養、多年的感覺經驗去“隨機生髮”,去“逢山開路,見水搭橋”,這樣狀態下的藝術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是鮮活的,也才是真實的自己。偉大的作品幾乎都是這樣產生的。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我們這個時代最一流的書法家,創作“一件作品”的能力也許不輸古代名家,這點我是相信的。但是,我們“前意識”狀態下的自然書寫或者日記手稿之類,能達到古代書家的水平嗎?一想到這個問題,我就很悲哀,我覺得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多餘的,甚至可以說,我們在不斷破壞書法生態平衡!

我曾親眼見過幾位曾經獲獎不斷,而現已逐漸步入老年且又享有盛名的大書法家的“日常書寫”手稿,字法錯訛可以說不堪入目,文鄙理疏近乎胸無點墨。古代書家能達到王國維所說的“不隔”之境界,為何我們這個時代的書家與自己的作品卻這樣天遙地遠、離心離德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不可否認,古代書寫文化的土壤今天已經流失,這是根本原因。但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書家缺少文化責任感,丟失文化自省心,心甘情願地躺在文化沙漠上欣賞自己的“裸體”藝術,奉行“犬儒”哲學的庸俗享受,這卻都是我們書家自己的問題。只要出現一位書法家懷有電影《岡仁波齊》裡藏族同胞朝聖神山的理由與情感去朝聖書法,這個時代必將無愧於整個書法史。我們這個時代只要出現一位這樣的書法家就足夠了,不奢求很多。藏族同胞能做到朝聖而書法家卻做不到“朝聖”,我們能把責任推給“土壤流失”嗎?所以啊,當代書家與古人怎麼比!

寶林教授在當代書界能夠勝出,我看見他對書法有一種宗教般的虔誠與純粹。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以該展覽為例。該展覽分成八大板塊,每塊講述一類事情,每件事情的每個文字都是作者自己一個一個碼上去的。不管是考證還是感悟,不管是歷史還是現實,不管是長文還是短聯,都是寶林教授用腳步去丈量過的,用生命去體驗出來的。雖然寶林教授在東北,我在西南,通過這些文字,我能感覺到寶林教授就在我身邊,聽他用純正的東北話給我講述這些動人的故事。這些鮮活的文字,作者用一種自我的、真情實感的自然狀態去書寫出來,便產生了這一幅幅有溫度、有表情的書法藝術作品,這是寶林教授去朝拜他心中的聖殿。

所以,我一直頑固地認為,沒有真情實感的內容、沒有真情實感的書寫,這樣的書法作品懸之酒肆尚可,要進入人類的心靈世界是永遠不可能的。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當下的書法學科化教育,的確培養了一批專門人才,對書學研究與書法創作都推進不小。從總量來看,書學研究與書法創作的確都有很大進步,但是,對具體的某個人來說,似乎都成了機械複製時代的生產工具,沒有生命、沒有姓氏,也不知道是男是女。藝術,尤其是“以人為本”的中國書法藝術中的“人”一旦不復存在,這門藝術還有什麼價值?

寶林教授的作品能看見他這個人,這是我欣賞其學其藝之所在。

寶林教授學養深、見識廣,又處在人生的黃金時期,可期待之處還很多。我們靜靜等待吧。

「東道藝術展訊」楊寶林書法精品展

主辦單位: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遼寧省高校書法研究會

瀋陽師範大學書法教育研究所

承辦單位:

樸雅書院、弘藝書院

策展人:

周 波、於浩然

媒體支持:

榜樣文化、舟度文化、樸雅文化、東道網絡、漢晉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