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黃海,一望無際看似平靜甚至荒涼的濱海溼地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從近海岸線的灘塗到近海,溼地的饋贈養活了世世代代居住在海岸沿線的漁民、無數遷飛的候鳥。然而,隨著洶湧的經濟發展大潮,陸地與海洋間的平靜被打破了。
江蘇省東臺市笆斗村,漁民陸大叔與妻子住在村邊入海口內河的漁船上。這個漁村距離條子泥灘塗20公里。在夏天,受僱於不同老闆的漁民騎著摩托去到周邊灘塗和近海捕撈泥螺。條子泥溼地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汙染的濱海灘塗溼地,這裡盛產泥螺、多種蛤類、彈塗魚、以及鰻魚苗等。每年的5月初至9月底是漁民們最忙碌的時節,他們依據潮汐的變化採拾灘塗上的泥螺。
海岸線遠處潮水還沒有完全退卻,挖泥螺的漁民們已經走向了大海遠處。漁民們需要從灘塗向海中前行大約5~10公里,挖到足夠的泥螺,再返回。長期的灘塗作業,漁民們身手都格外敏捷,雖然泥濘難行,但隊伍很快就消失在了灘塗深處。
漁民們早上六點鐘下海,待到大約中午十二點左右,潮水漲到足夠高時,停泊在遠處的漁船會把採拾泥螺的漁民們運回岸邊,這樣可以省些腳程。
笆斗村境內的條子泥灘塗由當地幾名老闆承包。捕撈季,老闆們每天會在海堤上等待滿載而歸的漁民,收購他們的泥螺。
談及未來幾年更大規模的圍墾,漁民們認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灘塗沒了,只能重新找找其它的營生,有些親戚朋友轉行去做了遠洋捕撈,但一想到要背井離鄉,情感上很難割捨。連承包這片灘塗的老闆,也顯露出無奈和茫然。
從條子泥灘塗到笆斗村的路況不佳。收工之後,一場暴雨不期而至,漁民陸大叔夫婦頂著沿海地區的狂風驟雨趕回漁船上的家。隨著人類“與海爭地”的發展模式愈演愈烈,圍墾快速吞噬著溼地,許多漁民被迫改變生存方式。
除了當地漁民,這片灘塗溼地還是候鳥、貝殼類、甲殼類和魚類等動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雨後的灘塗,“黃泥湯”中蘊藏的無限生機,是自然饋贈給人類和其它生靈的寶藏。千百年來,濱海溼地作為陸地向大海的自然過渡,健康的濱海溼地為人類提供食物、消除汙染、吸收溫室氣體、減緩風暴造成的危害,還為數以千萬計的候鳥提供賴以生存的空間。它看似荒蕪,其實默默地為沿海居民和動植物提供著生計和庇護。
灘塗退潮後,清淺的海水裡可以看見沙光魚,這是當地的灘塗漁獲之一。這些依靠濱海溼地生存的物種,正隨著溼地的縮減慢慢消失。在傳統的觀念中,溼地往往被當成廢棄地或者未利用土地,其價值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成為耕地佔補平衡、城市擴充的犧牲品,在沿海開發的浪潮中節節而退。
閱讀更多 宴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