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代詩人的《夢江南》,王國維認爲比白居易、劉禹錫寫得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綠水寶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是風景秀麗的富饒之地。歷史上,江南的概念及其地域幾經變遷,直到現在,包郵區的人們還在為自己的家鄉是否屬於江南而爭論不休,可見人們都已居於江南而自豪。

說到描寫江南的古詩詞,總逃不脫,甚至是立馬想起的,便是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一句江南好,一句憶江南,不用去細緻的描述江南那小橋流水,青磚黛瓦的景色,便已然勾起了人們對江南的神往。白居易的這首詞,色彩豔麗,情調亢奮,用蘇東坡的“水光瀲灩晴方好”來評價它再好不過。

一首唐代詩人的《夢江南》,王國維認為比白居易、劉禹錫寫得好!

唐人皇甫松也有首《夢江南》,寫的悽迷、柔婉,恰似蘇東坡詩中的“山色空濛雨亦奇”,王國維高度稱讚它:“情味深長,在白居易,劉禹錫之上也。”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閒夢江南熟梅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橋邊。

這首詞上片寫夜景。夜深人靜的時候,燭光在忽明忽暗中逐漸殘落,花屏上的芭蕉,在微弱的燭光下也愈發暗淡。人,也到了該入睡的時刻。

下片轉而寫夢。江南煙雨是最夢幻,最能代表江南的存在,所以作者夢到了“江南熟梅日”。瀟瀟夜雨,水上畫船,笛聲人語,橋邊驛站,這些可見、可聞、可感的具體場景與細節,把熟梅季節的江南景象,鮮明生動的再現出來。

一首唐代詩人的《夢江南》,王國維認為比白居易、劉禹錫寫得好!

這首詞都是寫景,而王國維卻說他“情味深長”,這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詩人早已把自己的感觸和情緒,隱藏到具體的景物背後,使得感情含而不露,讀之頗覺含蓄蘊藉,情長意遠。

夢裡夢外,都是夜景,但現實的夜景淒冷、孤寂,蘊含著絲絲哀怨;而夢中的江南卻是如此的歡樂、愉悅、醉人。那驛橋邊私語的人,似乎是親人在叮囑遠行的自己,不覺令人倍感溫馨。

詩人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灌注在用景物所描繪的形象畫面中,令人意猶未盡、思索玩味。

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你覺得皇甫松這首《夢江南》和白居易、劉禹錫的比,哪首更合你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