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抗戰時期的新桂系有什麼看法?

別拿村長不當幹部31471651


談到新桂系軍隊,就不得不首先介紹桂系的三位重要的領導人。 李宗仁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1938年指揮國民黨軍取得了國民黨對日軍的第一次大的勝利——臺兒莊大捷。 白崇禧是李宗仁的同學,和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黃紹竑以政治謀略建長,將新桂系融入國名黨,成為最具實力的反對派。後來使李宗仁成為了國民黨的代總統。



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桂軍作為具有優良戰術素養的部隊,在抗戰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好說明桂系是國民黨中最強的隊伍。除了以上領袖人物都出身軍校受過先進的教育以外,同事和他們開辦大學,廣招人才是分不開的。另外,自古以來廣西人就民風彪悍,長期居於山林,士兵身體素質好,善於長途奔襲和山地作戰,並以夜戰近戰出名。最強盛的時候,桂軍達到了40多萬人,其中戰鬥力最強的第七軍,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廣西人。在戰鬥中經常有團級軍官帶頭衝鋒,這在當時的國軍中非常罕見。 淞滬會戰中,白崇禧讓桂系的21集團軍發動了一場整個會戰中唯一的一次大反攻,以連營為單位進行刺刀衝鋒。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火力旺盛的日軍,桂系這樣的衝鋒雖然勇氣可嘉,必然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桂系完全憑藉著血氣之勇,參戰不過短短七天,傷亡就超過五分之三,陣亡6000人,負傷1.5萬人。



徐州會戰中影響最大的自然就是臺兒莊大捷,雖然這是桂系出身的李宗仁最輝煌的功績,但桂系部隊在會戰中的表現很一般,只參加了一些外圍戰鬥,明顯李宗仁有保存桂系實力的嫌疑,而且桂系的171師還丟失了陣地。臺兒莊大捷的榮耀是屬於的西北軍第2集團軍和中央軍第20軍團。   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大捷,桂系雖然有第48和第84軍參戰,但都是在其他方向,和萬家嶺大捷毫無關係。而且此戰桂系部隊被日軍重創,第84軍傷亡慘重。   桂南會戰:這是在桂系的老家作戰,但桂繫留守廣西的都是一些二流部隊,又不願中央軍進入廣西作戰,最終廣西首府南寧只守了一天就被日軍佔領。守軍桂系第46軍新19師師長黃固竟然扔下部隊自己逃了,。至於這次會戰中的崑崙關大捷,同時負責在崑崙關外圍阻援的桂系170師和175師表現拙劣,都沒有守住陣地。  



 在棗宜會戰中桂系84軍不戰而退,31軍更是乾脆逃回了廣西。21集團軍則躲進大別山,與日軍很默契地互不侵犯,反而與新四軍鬧摩擦卻是很積極。   豫湘桂戰役中負責守衛桂林的桂系31軍和46軍,儘管是在自己的家鄉作戰,但依然看不到什麼出色的表現,桂林只堅守了三天就被日軍攻破,第16集團軍韋雲淞也是望風而逃,讓日軍兵不血刃就佔領了柳州。 但是,1940年5月,第84軍173師師長鍾毅將軍在唐河戰役中以身殉國。1944年春天,第十一集團軍調歸中國滇西遠征軍司令部指揮,中旬參加滇西反攻戰役,經過極其慘烈的8個月激戰後,攻克了龍陵、松山、畹町等地,與中國駐印軍反攻部隊共同打通滇緬公路,在芒友勝利會師,殲滅日軍第二、第十八、第五十六師團等部,創造了抗戰爆發以來單一戰場戰績最大的一次勝利。從各個方面來說新桂系在抗戰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還是無愧於民族無愧於那個時代的。


李三萬的三萬裡


說到抗日戰爭中的廣西狼兵就不得不提到以李宗仁為首的新桂系地方軍。本文將秉承著用數據與史實說話的最基本原則,不偏不倚,還原歷史真相。謹以此文緬懷先烈英靈,尊重歷史,才能把握未來。

近年來網絡媒體上許多不知名作者的文章將桂系描述成國軍抗戰中戰功赫赫的主力,實際情況又是否能印證這一點呢?接下來我們會一個不落地列舉全面抗戰前以及抗戰中桂軍的實際表現,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兩廣事變 廣西新桂系聯合廣東粵系勾結日本反叛國民政府

1934年10月,清華大學教授蔣廷黻受蔣介石之命訪問蘇聯,就中蘇聯合對日的可能性同蘇聯進行了會談。次月,胡漢民就在廣東向日軍情報部門官員透露這個消息,提醒日方蔣介石有可能和蘇聯合作。作為國民黨元老的廣東人胡漢民在民族危難時刻卻“提醒”三年前剛剛侵佔東北的日本侵略者,側面告訴我們國民政府內部 派系林立且混亂,為各自私利益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現實,面對當時紛亂的中國政局和派系林立各自為政的局面,蔣介石也是焦頭爛額無力應對。

廣東軍閥陳濟棠為鼓動廣西桂系反蔣,勸說李白二人的同時提到了日本方面的支持。“至於友邦(指日本)方面,我們可以再派人去聯 絡,基於過去幾年日本軍方曾與我們有過聯繫,又曾向廣西派過軍事顧問和教官,並曾售賣過軍火給我們,我們此次舉事,相信他 們一定會同情和幫助我們的。”陳濟棠之胞兄陳維周與日本駐粵總領事接洽後稟報道:“我們的策略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已取得日本軍方諒解,願意支持我們的行動。”

(參見《陳濟棠史料專輯》第2輯,李潔之:“陳濟棠統治廣東的始末”)

七七事變爆發後,兩廣軍隊高舉抗日旗幟,進入湖南,沿途發佈公告,“立即與日斷絕一切關係”,喊出了“對日經濟絕交”的口號。 表面看來兩廣對日作戰態度極其強硬,而日本用默許的態度沒有激烈的回應。日本電訊則一口咬定是地方派系對國民政府中央的鬥爭,“對於這種大吹大擂的抗日論調一點也不驚訝”。上海日文報紙公開稱讚兩廣是“順應民意”的。但從側面暴露出其兩廣高層已與日本勾結的本質。陳濟棠失敗後,李白收縮回廣西,迅速將日本顧問等驅逐,‘以破釜沉舟之計,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 打算,抓住抗日救國的旗幟不放,用持久戰和蔣介石糾纏到底,即使失敗,也是為了抗日救國,雖敗猶榮。”(參見《文史資料選 輯》第3輯,劉斐:“兩廣‘六一’事變”)’

對於佔領道德制高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李宗仁 白崇禧等人,蔣介石無法犯眾怒將其徹底剿滅,迫不得已只得與桂系和解,商談共同抗日。抗戰之初,李宗仁雖然頻頻做高姿態,高唱“焦土抗日”,事實上其目的僅僅是打算駐守廣西,只看護自家宅院。白崇禧告誡李宗仁:“如再遲遲不發, 年來吾人抗日救國主張何以見諒於國人?”這樣,李宗仁才決定帶兵出桂,並擔任五戰區司令。

桂軍參與的淞滬會戰

淞滬戰場中桂系投入投入完整建制的師有170.173.174三個師,和171師511旅,172師516旅,176師1051團,共計四個師1個團。 大場之戰是淞滬會戰的主戰場,淞滬會戰國軍傷亡三十餘萬,其中大場戰鬥國軍傷亡就達二十餘萬,可見戰鬥之慘烈,桂系參加大 場戰鬥已經是淞滬開戰的兩個月之後,此戰白崇禧急於打出桂軍威名,指揮桂系四個師不切實際地發起夜間反擊,陳家行,頓悟寺一線用六個旅一線平推,只一天,桂系參戰部隊傷亡過半,一名旅長陣亡,全線潰敗還導致友軍戰線幾乎崩潰,導致大場鎮被日軍包圍,局勢更加嚴峻,胡宗南第一軍緊急頂上去才穩定戰線。由於桂軍此戰表現不佳,48軍軍長韋雲淞被第一次撤職。

實事求是的說此戰桂軍盡力了,但是錯誤的指揮導致四萬多參戰的桂軍兵傷亡過半,甚至發生了陣前一個團等待團長訓話,被日軍發現後用炮火急襲,全團還沒 上戰場就犧牲殆盡。而此戰之後,桂系軍開始奉行保存實力,消極避戰的策略。

徐州會戰

桂軍投入171、173、174幾個師等,此戰就是桂系消極抗戰保存實力的有力明證之一。桂系部隊參與了池河保衛戰等外圍戰鬥,桂軍171師師長楊俊昌以臨陣膽怯棄守被軍法處置10年監禁。徐州會戰慘烈的臺兒莊戰役,雖然是桂系李宗仁指揮,可是李宗仁用職權便利,調動佈置一線參戰部隊是西北軍(孫連仲2集團軍、張自忠59軍、龐炳勳3軍團)、東北軍51和57軍,川軍( 孫震22集團軍王銘章部兩個師殘部5000人)、中央軍(湯恩伯20軍團)、魯軍(孫桐萱3集團軍),自己的嫡系部隊反而派到蚌埠一 線打外圍。桂軍171師還臨陣棄守陣地,不戰而退導致接防陣地後並不知情的東北軍51軍

被突襲損失一個加強營。 (這個51軍曾經有文章詳細介紹過,是和67軍並列的東北軍頭等王牌主力,被稱為抗戰付出犧牲最大的軍建制部隊,徐州會戰掩護全軍撤退後深陷重圍的也是這個軍,51軍此戰四個旅長傷亡三人,八個團長傷亡七人,以傷亡7000 多人的代價和日軍正面頑強應戰,隨後在西北軍59軍張自忠親自率部支援下取得淮河阻擊戰的勝利,這一戰是安徽抗戰7年以來取得的殲敵數量最多的 一次戰鬥,而安徽在抗戰中卻是桂系主力的勢力範圍!淮河阻擊戰勝利之後桂系7、31軍繞至敵後,51、59正面反攻,收復失地。)說桂系保存實力還有一個證明就是當東北軍51和西北軍59戰後未及休整。李宗仁一紙電令又將之派到到北線打正面,而桂系則繼續和日軍13師 團隔河對峙……

臺兒莊戰役之後李宗仁告了湯恩伯的狀,指責湯恩伯不聽指揮,保存實力,見死不救,陷王銘章於死地。然而事實卻是 孫震集團軍抵擋不住日軍,留王銘章5000人死守藤縣,自己先撤了,李宗仁命令湯部頂上去,湯派89軍第4師支援藤縣,結果川軍不利,很快就垮了,一個團被日軍堵在車站,還沒展開就被日軍吃掉了(孫震謊報軍情說陣地還在,實際上已經丟了)! 李宗仁命令湯恩伯救援死守臺兒莊的孫連仲第2集團軍,湯恩伯的確沒有直接救援,而是先肅清嶧縣、棗莊等地的日軍之後才救援孫部 。如果直接救援,湯部會被嶧縣棗莊的日軍夾擊,如果湯恩伯直接執行命令,怕是臺兒莊戰役也會變成一場敗仗。白崇禧事後曾經 如是說:“湯軍團長恩伯指揮主力軍隊,迂迴棗嶧等處,側擊敵軍,獲取勝利之基礎。”事求是的說,孫連仲湯恩伯一守一攻是臺 兒莊戰役成功的關鍵,此戰之後,孫連仲湯恩伯二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而桂軍不但沒有一塊勳章,就連四等寶鼎勳章也沒有, 以上事實可見,盲目吹捧桂系狼兵無敵的人們要反思了。

武漢會戰

桂系投入21集團軍下轄48軍、84軍兩軍,170師、 171師、 172師、 173師 、174師、176師、131師 、135師、188師等幾個師,此戰桂系參戰番號很多 ,主要在江北作戰,武漢會戰最出彩的當屬萬家嶺大捷,系薛嶽指揮的中央軍嫡系為主導的戰鬥,與桂系部隊基本無關。 實事求是地說,此戰李宗仁還是很想有所作為的,指揮桂系嫡系部隊和西北軍對抗日軍第六師團,白崇禧甚至想全殲第6師團,結果卻被日軍打 敗,桂系84軍傷亡慘重,戰線再次崩潰,李宗仁白崇禧二人此時還是存在輕敵思想,此戰桂系已經盡力,但是並不出彩。

桂南會戰

桂軍投入135師 131師 175師 170師四個師。此戰是在桂系老家作戰,大敵當頭,桂系李白二人等依然不願意讓中央軍進入廣西,但是桂軍留守部隊戰鬥力十分低下,難堪大任,最後也不得 不遵命行事。桂系部隊前期守城失利,日軍只用了十幾天就輕易就攻下南寧,而攻擊南寧實際日軍僅一天便攻破城,原因是桂系46軍新19師師長黃固扔下部隊獨自逃跑導致該部潰散,黃固撤職,廣西當地土匪組成許多便衣隊作為日軍嚮導使得日軍11月22日順利抵達邕江南岸,

23日日軍開始強渡邕江,桂系135師兩個團不戰而逃,戰後該師師長蘇祖馨撤職,逃跑團長伍宗駿軍法審判,判刑五年,致使南寧正面門戶大開,日軍次日攻城,下午南寧陷落。

桂南會戰之崑崙關大捷

很多人說去看過崑崙關戰役紀念碑,說臺兒莊戰役是桂系打的,還言之鑿鑿崑崙關戰役也是桂系打的。這就是崑崙關戰役紀念碑,看看碑文寫的什麼?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紀念塔!

這就是崑崙關大捷後第五軍將士的照片,標準的中央軍嫡系,不是桂系託尼盔。

桂南的一系列潰敗如此之神速,日軍如入無人之境的情況下,蔣介石實在看不下去了,從戰事激烈的長沙戰場抽調精銳部隊 中央軍5A 36A 99A四個軍入廣西反攻。第五軍是全國唯一機械化主力王牌,其建軍核心是200師,剛好駐防廣西境內。第五軍成千的士兵在戰車的引導和掩護下端著刺刀冒著密集的彈雨衝上崑崙關,並付出巨大代價擊潰了日軍三次反衝鋒,傷亡異常慘烈。此時側翼桂系170師在崑崙關西側發起高峰隘戰鬥,東路桂系175師破襲邕欽公路,西路側翼桂系170師攻佔高峰隘後遭到日軍反擊敗退,致使阻敵增援的任務無法實現。但桂系131師阻截了回援的伊藤部,188師阻擊了金村派出的南寧方向僅有的兩個中隊和兩個機槍小隊。正當日軍援兵陸續趕來,八塘方向國軍在200師副師長帶領下奮力阻擊日軍臺灣旅團的援軍時,第五軍200師甚至投入了警衛部隊發起了總攻,戴安瀾師長身負重傷,連克重要據點,最終攻克崑崙關,此戰擊斃中村正雄獲得全勝也是慘勝,第五軍休整數年才恢復戰鬥力。

戰後白崇禧的桂林行營失去指揮權,白崇禧和監軍陳誠降薪並從一級上將 降為二級上將,取消葉肇、徐庭瑤兩個集團軍番號;桂林行營不再指揮各部隊,按戰鬥序列歸第四戰區指揮;第四戰區司令部由韶 關遷移到柳州。一大批桂系將領面面相覷,受處罰卻無人做聲。 廣西文史選輯引用了桂系少將參謀陸學藩回憶說:“桂南會戰中,夏威集團軍在白崇禧親自指揮下,有權使用部隊,儘量用別的部隊,不動用自己的 部隊。夏威集團軍始終....打些風流仗,看著敵人,可打可不打,因此未受絲毫損失。爭奪激烈,死傷慘重之崑崙關,是第五軍和 其他部隊,這些都是白崇禧保存實力的做法。”“他的目的,只要能保存實力,勝敗始終置諸度外,實乃民族罪人。”

隨棗會戰

桂系投入84軍下轄173師、174師、189師三個師。隨棗會戰日軍由岡村寧次指揮,主要目的在於尋殲中國軍隊主力,即五戰區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湯恩伯31集團軍。 李宗仁已經判斷出崗村寧次的意圖,但是依然把31集團 軍擺在第一線,反而選擇最弱的川軍22集團結作為總預備隊,此舉非常危險,如果開戰之後,來自第一戰區的增援孫連仲第2集團軍不能及時 趕到,湯部只有撤往山區一途,在日軍圍剿之下,勢必元氣大傷。湯恩伯此戰不僅要擋住當前日軍,還要南下支援桂系84軍。但是 左右兩翼均已崩潰,眼看日軍圍殲31集團軍的目標馬上就要實現,李宗仁告訴湯可相機撤退,但只把日軍目的告訴了李品仙(桂系 將領,湯的頂頭上司),卻沒告訴湯恩伯。湯對兩翼不知情,更不知道日軍此戰目的就是要圍殲他,表示戰況良好,為什麼要撤?李宗 仁在這種情況下,下令讓桂系84軍撤退。而84軍直接丟下湯部潰逃,軍長與兩個師失去聯繫,異常狼狽。湯意識到情況不對之後,向五戰區司令部求證,李宗仁此時也在撤退,程潛代為指揮,就把情況通報給了湯,湯立即請示李要求北撤,李宗仁竟然不許,只讓湯撤往山區,湯直接拒絕聽令。實際上,即便是早於湯部撤退的桂系84A都差點沒撤出來,李宗仁此舉真是用心險惡。幸運的是負責 合圍的日軍騎兵戰力不高,又碰上了南下支援的二集團軍,最終合圍失敗,湯部才逃出來。李再次告了湯一狀,如果李宗仁在臺兒莊告 湯恩伯的狀是誤會的話,那麼這次就真是居心叵測,此戰後面的反攻作戰中,湯部對李宗仁恨之入骨,導致多次拒絕聽令。二人矛盾激化不可調和。

棗宜會戰

桂系84軍下轄173師174師 189師。此戰日軍目的仍為打擊國軍有生力量,以戰促和,基本上達到了作戰目的。北線國軍集結重 兵包圍日軍第3師團,準備殲滅之,但是由於缺乏重火力,日軍邊打邊撤,拉近了與南線日軍的距離,中國軍隊追擊,反被日軍重創。日軍攻下宜昌,威脅重慶,但是由於此時歐戰已經開始,日軍不想繼續在中國浪費兵力,最後撤退。此戰後國府高層雖然看到了日軍此戰的目的 ,但是誤判日軍主要動向,加上洩密等嚴重問題,損失慘重。也能從側面看出,日軍具備攻克重慶的能力。反過來再看看桂系,李 宗仁帶兵出桂的時候,帶了11、21兩個集團軍,下轄7A、31A、48A、84A四個軍,歷次戰役參與的都是掉頭就跑的84軍,31軍回到廣西 整編,桂南之戰之後31軍就再也沒出廣西。 問題來了,那麼作為桂系主力的整個21集團軍去了哪裡?答案是盤踞大別山,而大別山區在抗戰8年裡除了日軍血洗立煌縣再無大的戰事,立煌縣是桂系在安徽的臨時省會,繁華一時,桂軍第七軍副軍長漆道徽和日軍達成了互不侵犯的協議,製造摩擦勾結日軍打擊新四軍,但後來發生了一個事件就是桂系高炮部隊意外擊落了日軍高級將領冢田功的座機,引發日軍報復,事件發生時李品仙並不在防區,回來後大發雷霆要處罰高炮營長,但仍然引來日軍報復,結果就是桂系三個軍被日軍一個聯隊追著屁股打卻不敢交戰,

日軍一個聯隊焚燒立徨縣後揚長而去,輕易擊破了大別山,桂系在安徽可謂是悠哉遊哉。於是桂系就剩下了個84軍跟著5戰區到處晃悠,李白二人保存實力的努力可謂處心積慮。

國軍的奇恥大辱,豫湘桂會戰來了

國軍番號太多,太亂,又加上敗得太快太慘,不好統計,目前比較確定的是31軍與46軍兩個桂系軍 參加了桂林防禦戰。 先來一段被奉若神明的網上奇文共賞: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守軍1萬9千餘中,1萬2千人戰死(其中一半被毒氣毒死),7000多人因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軍俘虜 。而日軍的傷亡據日軍後來遞交大本營的戰報中說:“皇軍在桂林一役中陣亡1萬3千9百餘人,傷1萬9千1百餘人,失蹤300餘人,其 中陣亡9名大佐級別的聯隊長、31名中佐級別的大隊長,近100名中隊長和小隊長,灕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役是我一 生中所經歷到的最慘烈的戰役,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 這篇奇文被眾多讚美桂軍勇猛戰力的文章引用,看起來真是氣壯山河,振奮人心啊. 桂軍高層自己都不敢這麼吹,不信可以就看看桂軍城防司令韋雲淞是怎麼說的: 據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韋雲淞戰後所寫的《桂林防守軍戰鬥要報》記載:桂林保衛戰中,國民黨軍隊傷亡約9000人,日軍傷亡6000 餘人。 該文稱桂林保衛戰是“最令日軍膽寒的戰役”。奇文中日軍傷亡人數比韋雲淞吹得擴大了3倍,按照國軍一貫謊報戰果的做法推斷,韋雲淞的數 據十有八九是注過水的,日軍11軍實際戰報是國民黨軍陣亡5665人,被俘13151人。卻找不出日軍遞交大本營的損失巨大的戰報,因為如果奇文所說屬實,對日軍來說這就是日軍在中國戰場絕無僅有的大潰敗。而桂林攻城部隊日軍實際出動僅4.5萬人,這篇奇文大家看看就得了,錯誤百出,卻被吹捧至極,

臺兒莊國軍40萬大軍奮戰一個月擊斃日軍一萬三千人不到 ,區區兩萬之前表現很差的桂軍僅僅就三天擊斃日軍一萬四千人?再看這篇神文中提到日軍傷亡近四萬人,整個抗戰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只有國軍七十萬兵力投入的淞滬會戰了,淞滬會戰日軍傷亡都僅僅不到五萬人!稍微有歷史觀和客觀態度的人都會對那篇過度美化桂軍的文章嗤之以鼻。按照該文章說法,日軍所有的大佐級別聯隊長都戰死了,有的還死了不止一遍,而大隊長也同樣全部戰死,還缺少了2個,將領數字都對不上!而由桂系將領夏威擔任總司令創建的第十六集團軍此戰前由韋雲淞接任後更是被蔣介石一怒之下撤銷。

戰前,李白二人頻頻高調錶示:若日軍入桂,必將遭受重大失敗。然而實際上,李白二人並不打算堅守桂林。此戰,蔣介石命令第4戰區,桂林要堅守3個月以上。並配給了大批美式裝備到達桂林,可惜沒開箱就被日軍繳獲。命令在此於情於理,國仇家恨,桂系也要與日軍決一死戰,因為保衛的是他們自己的家鄉和人民,桂軍責無旁貸。而且桂林地形多山多洞,利於防守,即便守不住,依然可以像衡陽一樣,給日軍以重大殺傷,遲滯日軍行動。白崇禧時任桂林行營主任,負責4、9戰區作戰,修改了4戰區司令張發奎的作戰計劃,將46軍部及175師(師長甘成城是夏威的姨甥)、19師、135師(師長顏僧武是他忠實走卒)、188師(師長海競強是白崇禧的外甥)調出了桂林。只留下戰鬥力最弱的131師、170師加79軍一個 團守城。本來是兩個軍下轄6個師守城,直接變成2個師加1個團。此舉給守軍的士氣造成重大打擊,無異於用這兩個師的士兵來給 桂林城陪葬,守軍軍心渙散、士氣低落。氣的桂軍闞維雍師長一怒之下自殺明志。此戰桂軍表現一無是處,外圍戰中,桂系軍隊幾乎是一觸即潰,將桂林守軍扔在城內。而

城內桂軍在日軍攻城之前,就有士兵劫掠民財。日軍8日開始攻城,9日守軍就開始逃竄,城防司令韋雲淞跑的最快,10日日軍佔領桂林全城。三日城破,桂軍幾乎是不戰而潰。桂林失守後,柳州更為出奇,守軍兵不血刃奪路而逃,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柳州。此戰之後,桂系敗軍之將並沒有收到應有的懲罰,桂柳會戰中,守全縣的中央軍93軍棄守,軍長被槍斃。而只守了一天就逃跑的 韋雲淞城防司令也只是被撤職而已,注意這個韋司令不是第一次被撤職了,開戰之初就貪汙軍餉,桂林城防鐵絲網都不架設,代替為木柵欄,致使三天城落,實屬罪魁禍首!

總結

以上的就是新桂系在抗戰中的完整表現,與網絡神文的吹捧相比真是天差地別 ,一、新桂系國難當頭製造兩廣事件反叛同胞。二、保存實力不顧大局。三、指揮不當沒有一場漂亮仗,甚至在自家廣西也是消極怠慢。

到1945年抗戰結束,青天白日勳章國民政府共計頒發173枚,而桂軍抗戰中僅獲得3枚分別是李宗仁,白崇禧,李品仙。相比獲得34枚的東北軍,與25枚的西北軍真是少之又少,俯仰無愧天地,青史自然留名。

後記

同樣來自南方的十九路軍出省作戰戰績輝煌,甚至敢於主動北上去往東北抗日這也是事實,(雖然被截在了淞滬戰場),我之前說的青天白日勳章,如果按照籍貫來說廣東人得了21枚,屬實不俗,而廣西桂系僅僅3枚,例子太多了篇幅無法贅述全面。但是請相信本人不會看電視劇看網文找數據,係數數據源自中日雙方考據得出。


好人原先生


世人皆知1939年桂南會戰的“崑崙關大捷”,杜聿明第五軍以18000人的傷亡克復要隘,不太瞭解的是日軍隨即調動七萬重兵反撲,崑崙關1940年2月3日得而復失。一週後日軍收縮,中國軍隊再次奪回崑崙關,並與日軍在七塘與八塘之間形成對峙達數年之久。

但是桂南會戰國民黨軍隊處處被動且傷亡慘重,蔣介石大為不滿,在柳州軍事會議上宣佈了系列處分名單: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督率部隊不力降級;指導第四戰區作戰的軍委會政治部長陳誠以指導無方降級;第37集團軍司令葉肇扣押查辦;第38集團軍司令徐庭瑤撤職查辦,軍師長處分不再詳列,這是抗戰爆發以來,在歷次會戰中處分高級將領人數最多的一次,並且規定桂林行營不再指揮部隊。



降為二級上將的白崇禧是不好反駁什麼的,在崑崙關戰役中不僅第五軍死傷慘重,中央軍第66軍陳驥所部和第99軍傅鍾芳所部也付出了超過12000人的損失,換句話說,就是中央軍在正面殺得屍山血海,新桂系的軍隊在兩翼打打醬油,夏威的第16集團軍傷亡不大。

在反擊桂平的戰鬥中,粵軍鄧龍光第35集團軍所屬的三個師與桂系第46軍共同投入戰鬥,粵軍整整攻擊了十天,而第46軍出工不出力造成反擊戰功敗垂成,甚至該軍一個團長直接質問軍長何宣:“粵軍兄弟打了10天死了那麼多人,我一個團就上去增援1個營,大家都是中國人為什麼我們不上?”---- 何宣戰後記大過一次。

這就是第一個評價,桂軍中下級軍官和士兵的抗日熱情和戰鬥意志完全合格。



(白崇禧指揮作戰)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為了團結桂系共同抗日,對桂系“三巨頭”的職務安排很是夠意思的,李宗仁先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後為漢中行營主任;白崇禧為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實際上與陳誠、何應欽組成蔣介石的核心軍事指揮團隊,後兼桂林行營主任,桂林和漢中是重慶的南北兩個大門,位置極其重要;黃紹竑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娘子關戰役就是他指揮的,儘管沒能守住,再後來去了蔣介石的桑梓浙江重任省主席。在淞滬戰役和武漢戰役、徐州會戰中李宗仁、白崇禧也是賣了力氣的,尤其是在戰略謀劃方面,“小諸葛”頗有貢獻,縱觀民國其他地方實力派,在抗戰中沒有哪一方能同時拿到這樣三個重要職務。

並且是真的有統兵實權,殺伐決斷均可,而馮玉祥身為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卻是調不動任何一支部隊的。

李宗仁在第五戰區指揮作戰時,曾經要求蔣介石不要在後方遙控干預,賦予他獨立指揮權,他半開玩笑地對蔣介石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希望你不要直接打電話指揮五戰區的部隊啊”,蔣介石一口答應:“五戰區我不打電話,對你我放心得過”。李宗仁後來也回憶道:蔣先生果然還能守此諾言,始終未打過電話,我在五戰區能打幾次小勝仗,未受委員長直接指揮亦不無關係。臺兒莊戰役和豫南戰役的勝利,李宗仁還是表現可以的。(小編估計給湯恩伯的密電總是有的。)



在廣州和南寧失陷後,日本方面以軍事壓力為後盾加強了對桂系的政治誘降工作,試圖策劃“兩廣獨立”而瓦解重慶政府的抵抗能力,都被李宗仁和白崇禧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在整個抗日戰爭進程中,桂軍從上到下沒有投敵的苟且行為。

這就是第二個評價,桂系高層和幾名統兵大將的抗日立場和民族氣節是沒有問題的。

(曾經的軍委會三巨頭在臺)


那麼問題來了,蔣介石緣何如此“哥們夠意思”呢?別忘記從1927年底桂系逼迫蔣介石第一次下野開始,雙方已經是長達十年的政治對手,怎麼可能一朝冰釋前嫌。所以一方面是蔣介石借重李白黃的軍事能力抗日,一方面就是因為桂繫有軍事力量的家底作為後盾,這一點桂系領袖們也心知肚明。比如南京保衛戰之前,蔣介石商調部分桂系部隊參加守城,白崇禧一口回絕了,既然也是國民政府的部隊,難道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調不動的?確實調不動。

蔣介石追求的是“一個政府、一個軍隊、一個領袖”的獨裁政治,今天可以任命你為戰區司令,明天就可以讓你回家賦閒,但是對桂系卻不能如此,唯一的原因就是桂系軍隊的存在。



(桂系高層合影)

淞滬戰役打響後,李宗仁是不打算讓桂軍衝到第一線的,深知沿海地區無險可守必難取勝,白崇禧來電告誡:“如再遲遲不發,年來吾人抗日主張何以見諒於國人”?由此桂軍在原有2個軍14個團的基礎上擴充為5個軍40個團後出動,同時編組成三個集團軍:第11集團軍李品仙部,第16集團軍夏威部和第21集團軍廖磊部,結果廖磊一傢伙上去就傷亡4萬多人,白崇禧心疼的都快哭了,深刻認識到德鄰大哥的正確。

在臺兒莊會戰中,李品仙集團軍也只是負責南線阻擊日軍第13師團,並沒有加入到北線對日軍兩個主力師團的決戰當中去,武漢會戰和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桂軍略有折損,因此,從1938年開始桂系已經改變了抗戰政策,即抗日調門要高,中央軍及其他派系的部隊也可以頂上,但桂軍實力一定要得到保存,比如李品仙一頭扎進大別山,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就不難解釋了桂南會戰白崇禧為何出工不出力,也解釋了在後來1944年的桂柳會戰中,白崇禧為何調出了第46軍和第31軍的兩個主力師不參加桂林保衛戰,因為這兩個最強的師已經準備擴編為軍了,白崇禧連置辦好的美械武器都送到了蒙山附近的山洞裡。當然,蔣介石也沒安好心,悶頭命令桂軍死守桂林,粵軍死守柳州,這種儘量消耗非嫡系軍隊的做法也瞞不過桂系的眼睛,大家半斤八兩,桂系兩位大佬更是明白:沒有桂軍實力為依託,就沒有跟蔣介石抗衡的政治資本。

這也是第三個評價,桂系軍隊的有意保存實力,使之沒有在抗戰中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和能力。


度度狼gg


新桂系主要領導由李宗仁、白崇禧和黃紹竑組成。



第一,在戰鬥力方面,新桂系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是國民黨雜牌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僅次於中央軍,比如在抗戰中第七軍打出了“鋼軍”的稱號。



第二,在抗日戰爭中,新桂系不同於蔣介石保存嫡系總讓其他雜牌軍當炮灰,李宗仁總是把自己最親近的部隊送上前線,參加戰鬥,對抗戰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三,新桂系的領導人,都是抗日積極分子,李宗仁作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打出了臺兒莊大捷,白崇禧則被人稱為小諸葛。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津城沐雨


抗戰時期的新桂系軍隊是由廣西子弟兵組成的一支抗日的地方軍隊,勝仗敗仗都打過,有過視死如歸也有過心驚膽戰,但從將軍到士兵,沒有聽說過有臨陣脫逃的,更沒有投敵叛國的。就這個意義而言,新桂系軍隊絕對稱得上是一支國之勁旅!

第一、桂軍戰士悍不畏死、驍勇善戰!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桂軍作為預備隊在蘊藻浜、大場一線與日軍作戰。勇猛兇悍、擅長山地作戰的桂軍對於城市巷戰還相對陌生,對於日軍陸海空組成的嚴密火網更是缺乏足夠的認識。在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指揮下,剛上戰場的桂系大將廖磊所部桂軍第21集團軍就向當面的日軍發動反攻作戰。驍勇善戰的桂軍士兵缺乏火力支援,更因通訊不暢根本得不到友鄰部隊的配合,在日軍陸海空火力打擊下,桂軍戰士一片一片的倒下,少數衝入敵陣的戰士最後也都壯烈犧牲。僅僅兩天功夫,擁有6萬人槍的第21集團軍就減員4萬多人,不得不撤出戰鬥進行整補。

此戰桂軍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其視死如歸、英勇頑強的特點也給日軍留下深刻印象,很快日軍也將領教桂軍的厲害。

1938年1月,徐州會戰爆發。防守津浦路南段的桂軍第11集團軍在李品仙上將指揮下首先與從南京北上的日軍第13師團交火。桂軍第31軍在劉士毅軍長指揮下扼守淮河段的明光,利用有利地形,充分發揮山地戰特長,或正面阻擊或側翼襲擾,將在淞滬會戰、南京會戰中大施淫威的日軍第13師團愣是釘在淮河邊一個多月。捷報傳出,舉國歡騰。

更重要的是贏得了時間,為桂系首領、位列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上將在津浦路北線從容調兵大戰日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李宗仁指揮下,中國軍隊將南北對進的3個日軍精銳師團中的兩個分別擋在臨沂和淮河,只放一個第10師團進到臺兒莊然後集中兵力一頓狠敲,取得了全面抗戰以來正面戰場上第一次完勝。

第二、桂軍將領大義凜然、智勇雙全。

這裡重點介紹3個人:桂系首領李宗仁、智囊劉斐、戰將廖磊

李宗仁是新桂系的領袖,在1926年北伐戰爭中率桂軍加入國民革命軍序列,南征北戰,戰功顯赫。因為政見不合在全面抗戰爆發前一直與蔣介石為敵,先後兩次發起倒蔣行動。全面抗戰爆發後,作為桂系領袖的李宗仁和白崇禧第一時間致電蔣介石,表示願意捐棄前嫌,在政府統一領導下率桂軍北上抗日。從1937年8月李宗仁率軍北上參加抗戰開始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李宗仁一直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從徐州到武漢,再到宜昌,一直奮戰在抗戰第一線,所屬部隊又多以地方軍為主迎戰精銳日軍。

劉斐,對日作戰組組長,中將軍銜。早年就加入了桂軍,擔任集團軍級高級參謀。全面抗戰爆發後,劉斐進入國民政府戰略中樞,先後參與大部分正面戰場大會戰的戰略指導。淞滬會戰爆發前,以劉斐為首的作戰組就提出持久戰戰略,在淞滬會戰、南京會戰前後力陳以保存實力為要務,不必過分糾纏一城一池的得失。但是由於政府高層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一直寄希望於國際干涉中日戰事,因此在淞滬會戰、南京會戰中一再要求部隊死守陣地與日軍拼消耗,以至於損兵折將、一潰千里。直到武漢會戰,國民政府高層才痛切意識到持久戰的重要性,劉斐先前提出的持久消耗戰略開始成為指導正面戰場的基本戰略思想。

劉斐不僅制定整體戰略,還往來奔波於各大戰區、戰場具體策劃和指導一些具體戰役。對於日軍的企圖往往有精準的預料,同時對己方提出很多針對性措施,為贏得勝利提供有利的指導。例如在臺兒莊之戰後,劉斐就料定吃了孤軍冒進虧的日軍絕不會善罷甘休,肯定會增兵反撲。第五戰區數十萬兵力孤懸華東,絕不是日軍的對手。於是他建議統帥部和五戰區應該採取機動防禦的方針。但無論是蔣介石還是李宗仁都沒有太當回事,險些將數十萬大軍讓日軍包了餃子。1944年長衡會戰,劉斐就料定日軍必然傾其全力奪取湖南,因此建議湖南守軍且戰且退,在廣西境內再與日軍決戰。結果軍委會和九戰區自以為曾在長沙大破日軍,忽略了劉斐的建議,以至於失掉戰場主動權,一潰千里。

廖磊,第21集團軍總司令。

桂軍北上抗日後,廖磊首先率部參戰。上文提到的大場之戰就是廖磊指揮,以重大的傷亡代價打出了國威軍威。由於在淞滬會戰中減員過半,戰後第21集團軍開往安徽整補並配合第五戰區進行的徐州會戰,在南線牽制日軍。武漢會戰中,實力有所恢復的第21集團軍在大別山麓與日軍作戰。武漢會戰後,廖磊奉命率第21集團軍所屬的第7軍(桂系頭等主力軍)、第48軍為骨幹在大別山區開展敵後游擊戰。在此期間,廖磊率部依靠和發動當地人民群眾,開闢大別山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打擊日軍交通線,有利的配合第五戰區在武漢以西的一系列會戰。大別山敵後抗日根據地也是國民革命軍在抗戰中建設最成功的根據地,為後來桂軍主力長駐華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李白桂系軍閥,在抗戰期間有何功績,那無非是北伐戰爭的關鍵作用,其他的就沒什麼好說的 了桂系北伐有功,然而桂系聯手蔣介石在上海清共,導致國民政府分裂,內戰,殺害革命群眾無數,罪不可赦,所以白崇禧致死都不敢回廣西,爆死臺灣 兩廣事變中,粵桂軍閥都拿了日本人的援助,以抗日為名,實則倒蔣 。
從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國共內戰 ,八年抗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 沒聽說過廣西出了什麼特別能打的部隊,除了淞滬會戰盡過力再也沒有拿出手的戰績 桂系在臺兒莊也不是絕對的主力,只是一個李宗仁指揮的第五戰區罷了,一線部隊都是西北軍,中央軍和一部分川軍,東北軍,滕縣保衛戰是川軍打的, 臨沂保衛戰是西北軍 堅守臺兒莊的也是西北軍部隊~ 淮河狙擊戰小勝的卻是東北軍51軍,東北軍51軍調配歸桂系劉士毅31軍指揮,津鋪路南線是31軍防區,31軍指揮51軍一個加強營前出駐守蚌埠前沿陣地,日軍未到31軍就放棄蚌埠和鳳陽扔下東北軍這個加強營跑了 ,使得這個加強營被包圍 基本覆沒,隨後171師放棄宿縣臨陣脫逃 師長楊俊昌被判了10年,而51軍被迫在淮河北岸一字排開打阻擊損失了7000人,多虧張自忠西北軍前來增員才取得了勝利消滅了3000多日軍,而此戰也是安徽境內七年裡消滅日軍最多的一次, 所謂的桂系部隊在津浦線南段一帶堅守,防備、監視日軍~,另外李宗仁給他手下部隊保存實力找的藉口好啊~ “如果不是我桂系31集團軍敢於牽制、阻擊日軍,臺兒莊會戰的我軍即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 這種活 換成西北軍和川軍,東北軍也能可以。



臺兒莊戰後論功行賞 李宗仁所屬的桂軍,李品仙的第11集團軍、廖磊的第21集團軍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桂軍固有其功勞,但遠非主力。戰後論功行賞,孫連仲、湯恩伯、馮安邦等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其他參戰將領,被授予四等寶鼎勳章、陸海空軍甲種一等勳章等,被授勳者無一人出自桂軍。

而抗戰中桂軍連廣西本土都沒認真守,南寧,桂林都要靠中央軍來守,日軍兩次進犯廣西,桂軍表現更是不堪入目,在欽州、桂林、柳州、南寧幾乎都是棄城而逃。所謂慘烈無比的桂林保衛戰水份很大,日軍早上攻城,晚上城防司令韋雲淞就帶頭逃跑(170師逃跑時建制、戰力完整),兩天城破,超過一半人被俘,能慘烈到哪裡?桂林保衛戰陳呂是死在逃跑的路上,闞維雍也不是戰死的,那是聽說韋雲松要跑一氣之下開槍自盡的!崑崙關戰役第五軍地形不熟還是桂系和民團衝上去的?200師分了兩個團去打阻擊,最後把警衛部隊都拉上去總攻拿下的,為什麼打崑崙關?桂系兩個師不戰而逃丟失南寧和崑崙關後中央軍從長沙調過來打反擊!崑崙關戰役桂系除了側翼打醬油之外,整個桂南會戰桂系46軍新19師師長黃固臨陣退縮,隻身逃跑,部隊一觸即潰。接著廣西十萬大山土匪組成便衣隊為日軍帶路致使日軍直抵南寧邕江南岸。在戰役開始之前桂系135師兩個團臨陣脫逃,導致135師師長蘇祖馨撤職,團長判了五年。只一天南寧陷落。日軍戰史記載以908人的傷亡其中死300人的代價擊潰了桂系重兵佔據的南寧和崑崙關!如入無人之境。國軍稱之為奇恥大辱!而崑崙關紀念碑叫做陸軍第五軍崑崙關陣亡將士紀念碑就是最好的證明, 廣西文史選輯引用了桂系少將參謀陸學藩回憶說:“桂南會戰中,夏威集團軍在白崇禧親自指揮下,有權使用部隊,儘量用別的部隊,不動用自己的 部隊。夏威集團軍始終....打些風流仗,看著敵人,可打可不打,因此未受絲毫損失。而爭奪激烈,死傷慘重之崑崙關,是第五軍和 其他部隊,這些都是白崇禧保存實力的做法。”“他的目的,只要能保存實力,勝敗始終置諸度外,實系民族罪人。”

抗戰後幾乎所有的軍閥都成了炮灰,唯有桂系保存了實力 最後是民團制度,廣西民團雖然在抗戰中起到了一些作用,然而就是因為這個民團制度,解放軍解放廣西后,廣西民團淪為匪患,到最後解放軍消滅了近50萬人,民團制度有多爛可想而知。


磊哥1虐猴


抗戰中的李白桂系抗日態度堅定,對日作戰不顧私利,勇於奉獻,把民族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廣西抗戰傷亡人數共計120萬,陣亡高級將領9人。不論防守國土面積、參與戰役次數、殺傷敵人戰績都明顯超出其他地方派系。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9.18事變以後,桂系反對蔣介石消極抗日的態度。在廣西積極備戰,同時派桂軍奔赴前線。顯示出積極進步的一面。李宗仁白崇禧反對依靠帝國主義列強,反對蔣介石獨裁,號召全國發動焦土抗戰。七七事變時,李宗仁呼籲“中國人一致團結起來,焦土抗戰,在短期內發動整個抗日戰爭”。1932年,桂系支持19路軍的抗日行動。1933年,桂系支持馮玉祥在察哈爾的抗日行動,反對蔣介石取消察哈爾抗日聯軍。1936年,桂系反對蔣介石製造的七君子事件,並對七君子發出營救電。西安事變中桂系堅定支持張楊停止內戰,要求抗日,結成統一戰線的主張,同時支持和平解決事變。



七七事變後,桂系軍隊積極參與抗戰,幾乎參加了所有抗日大型戰役。戰爭中桂軍表現英勇,戰鬥力超強,李宗仁白崇禧軍事指揮能力出眾,絕對都是國民黨名將前三的將領。所以取得了輝煌的對日作戰戰績。這些表現也讓桂係獲得人民支持,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桂系雖激於愛國熱情,積極抗日,反對蔣介石消極抗日和獨裁統治。但他們畢竟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代表,仍然有反動落後的一面。就有與蔣介石同流合汙,堅持反共立場。在抗日後期,為保存自身力量,抗日也趨於消極,戰績大不如前。總體而言桂系仍然是一支愛國力量,是國家功臣,雖有過,瑕不掩瑜。所以李宗仁後來回國,國家不念舊惡,受到國家熱情歡迎。


滄海歷史春秋


桂軍很出名!消極抗戰說的就是廣西桂系!

有關他們最有名的一句話:桂軍開戰就逃跑!最垃圾的一個省份!

現在被一群廣西傳銷的歷史噴子捧上了天!😂😂


sjtuer\n


不邀自來!

新桂系的說法,是區別於原來的廣西老大陸榮廷而得來的。新桂系的成功,其實就是三位英雄後輩,聯手戰敗陸榮廷的經過,這個不細談了。

(圖片介紹:陸榮廷)

且,新桂系給我的感覺有點像,三國時期的劉關張。老大叫李宗仁,二哥白崇禧,老三叫黃紹竑。

李宗仁擅長的是大局觀的把握,和識人、用人上,也就是說妥妥的一個老大人物的素質。而白崇禧則是軍事上太牛了,用兵打仗這是他的最大特長。而黃紹竑搞後勤那時一流。

(圖片介紹:新桂系三雄,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

黃紹竑是第一個離開桂系的,所以後來人們把新桂系稱為“李、白”。

抗戰時期,新桂系是除了中央軍外,軍事素質最高,戰力最強的軍隊。尤其是李宗仁將軍打出國威的“臺兒莊戰役”。當時李宗仁是指揮的第五戰區,兵力非常雜,只有湯恩伯的20軍屬於中央軍。是李宗仁將軍團結起了所有人,同仇敵愾,才換來的這次大捷。

當然這才臺兒莊大捷,必有白崇禧,因為這是新桂系的軍事大牛!

白崇禧在抗戰中直接指揮了武漢會戰、崑崙關戰役,參與指揮了三次長沙會戰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崑崙關大捷”!堪稱一寸山河一寸血!

且白崇禧還提出了“堅壁清野”、“焦土抗戰”、“發展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

看看這些概念,都是當時戰略上的建議,併成為了共識,對抗戰的最終勝利,作用不可低估。總之,在抗戰中,李宗仁和白崇禧所領導的新桂系的表現,堪稱是一流,是中華英豪!


靜者為王的江湖


桂系軍隊的特點是團結,士兵作戰勇敢。但是單兵素質還是有差距,武器裝備也不太好。

桂軍的戰鬥力依靠的是指揮官團結具備較好才能,士兵勇敢頑強。其餘方面比中央軍差。

其他地方軍閥,馬家軍是士兵忠誠勇敢,軍官團結。閻錫山晉軍是軍官團結。川軍主要是士兵勇敢。早期的西北軍和桂軍相似,後期基本上都是保存實力了。沒有軍隊就沒有軍餉,沒有軍餉就沒有軍隊。

依靠中央的是中央軍,分嫡系和雜牌軍。有地盤收稅的是地方軍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