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之盟」之謎?

醉醉的蘿蔔


“金匱之盟”可以認為是趙普與趙光義之間的一種默契和協議。

北宋初年趙匡胤和趙光義之間的帝位相繼有兩大迷案,一個是“燭影斧聲”,一個便是“金匱之盟”。趙光義是“陳橋兵變”的積極參與者,後來更是以皇弟身份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僅次於皇帝。但並沒明確是皇太弟,隨著侄子趙德昭逐漸年長,趙光義感到了危機和壓力。而後發生的“燭影斧聲”更是千古疑案,所以趙光義的上位頗受質疑。

“金匱之盟”正式公開是在趙光義即位的第六年九月,為趙普所獻。

在宋史上,北宋初期的政壇趙普是個離不開的人物。趙普輔佐趙匡胤登基,與趙氏兄弟關係也不錯,但在趙匡胤晚年,他慫恿趙匡胤立太子,所以趙光義上位後對其並不待見。趙普是個資深政客,深知趙光義命門—即帝位傳承問題。於是便炮製出了號稱杜太后遺言的“金匱之盟”,也叫“金櫃之盟”。由此又得到了趙光義重用。

“金匱之盟”是說趙匡胤稱帝的第二年,即建隆二年的六月趙匡胤母親杜太后病重,趙匡胤陪侍,趙普在場,杜太后問趙匡胤:“你知道你是怎樣得到天下的嗎?”趙匡胤說:“我能得到天下,是祖先和太后為我積累的功德。”杜太后說:“非也,是因為周世宗去世早,只能讓幼子繼承,你才能成功。假如周室有年長的繼承人,你怎麼能夠這麼容易得到天下?國有長君,社稷之福。你以後要傳位給你的弟弟這樣才能防止被別人奪取江山。”

趙匡胤點頭同意。杜太后對一旁的趙普說:“你要與他一起記住我的話,不能違背!”趙普就在太后榻前寫成誓書,並在末尾署上“臣普記”三個字,然後將誓書藏在金匱裡,交給宮人保護。這就是 所謂“金匱之盟”的來歷。

而“金匱之盟”又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獨傳位於趙光義。北宋官方的《實錄》、《國史》記錄的“金匱之盟” 都是“獨傳約”。

一種是北宋私史稗乘記載“金匱之盟”多是“三傳約”,即“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

按照“金匱之盟”,趙光義的“兄終弟及”似乎就有了合法性。但是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都沒有這份盟約的原文,所以這件事在歷史上飽受質疑。

明代刑部侍郎何喬新認為:“昭憲太后顧命誓書,其有無不可知。”乾隆時期著名散文家揮敬則認為,此盟約乃虛飾之說。

而近代很多學者也都認為“金匱之盟”是編造的結果。在1941年,歷史學家張蔭麟的《宋太宗繼統考實》中對《宋史》中的“金匱之盟”提出了明確質疑。其後,宋史研究學者鄧廣銘和吳天擇也各自撰文認為“金匱之盟”屬偽造。

現在來看,所謂“金匱之盟”也不值得推敲。

首先杜太后死時,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已經十一歲,而宋太祖本人只有三十五歲,正值壯年,杜太后怎能預知兒子早亡?而事實上趙匡胤死時趙德昭已經二十六歲,是一個成年人,完全有能力處理政務,而且為人沉穩,頗具人君氣度,深得人心。

其次趙匡胤既遵從母命,有“傳弟”的盟誓,為何又不肯告知天下。即便趙匡胤有私心,將盟誓私藏,那趙光義也應在自己即位之後立即找到並昭告天下,以證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但趙光義卻是在繼位五六年後,準備收拾弟弟趙廷美時才突然公佈盟誓。而且只是公佈了一個大概的還不一致的內容。

再次,趙普作為“金匱之盟”的重要參與者,為何不在趙光義即位之初獻出盟誓,而要等到幾年後才說出來。

另外太宗朝所修的《太祖舊錄》中沒有“金匱之盟”的相關記載。宋真宗修《太宗實錄》時才首次提及“金匱之盟”,而且書中有關細節的描寫與後來的《太宗新錄》自相矛盾,前者說訂立“金匱之盟”時宋太宗不在場,而後者則言宋太宗參與其中。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趙光義和趙普為了各自利益相互利用,趙普為趙光義的繼位合法性背書,而趙光義許其宰相之位。因為根據趙普的說法,“金匱之盟”是秘密訂下的,只有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趙普四人知道,公佈此事時,前兩位都已不存在,而公佈此事的兩人都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

所以“金匱之盟”是趙普一手策劃,以此投趙光義之好,為自己謀利益。

更需要說明的是,勸趙光義傳位自己子孫的也是趙普。他就傳位問題對趙光義說:太祖已誤,陛下安得再誤。簡直是個狡猾的見風使舵的官場老油條。


趙燕雲


某對金匱之盟,一直都是懷疑的態度,認為是偽造的玩意,就是趙炅和趙普合夥撒的彌天大謊,下面把觀點闡述一下。

【趙二趙三劇照】

親王尹京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從五代到宋初,親王尹京是皇儲的標配,其實認真細扒一下,就知道這話是無稽之談。

什麼是親王尹京呢?就是親王擔任京都的行政長官【尹】。意思就是說只要親王擔任京尹的就是默認的儲君。

那麼誰是五代親王尹京第一人呢?

五代第一個朝後梁都城在開封,洛陽也做過都城,後梁朝第一個親王尹京的是魏王、河南尹張全義。

如果按照親王尹京是皇儲標配的話,那麼朱溫是不是把張全義默許為自己的繼承人呢?張全義就是大梁的第一位皇儲咯!

是不是笑話啊?會有人說,張全義不是皇室人,不算,行,我們看第二位親王尹京的是誰?

友珪即位,以帝為東京留守,行開封府尹,檢校司徒。《舊五代史後梁末帝本紀》

朱友珪弒殺朱溫篡位後,就封弟弟均王朱友貞為東京留守,行開封府尹,第二位親王尹京。那麼,朱友貞是不是朱友珪默認的皇儲呢?

相信朱友珪看到這樣的言論只會說尼瑪。

後梁說完了再看後唐:

唐閔帝李從厚是在天成二年四月尹京並判六軍諸衛事,但當時並不是親王,後來又調任他職。尹京這個職務給了哥哥從榮。

李從榮是明宗長子,天成四年三月接替弟弟從厚擔任河南尹,兼判六軍諸衛,後來還加天下兵馬大元帥。長興元年八月壬寅,從榮才封秦王,好了,秦王從榮具備親王尹京的條件了,那他是皇儲嗎?

就在明宗彌留之際,

從榮前去覲見,明宗都沒有吐口說他是繼承人,從榮自己都覺得自己沒希望了,才鋌而走險起兵作亂失敗被殺的。明宗臨死前派孟漢瓊去急召鎮守鄴都的從厚進京即位。可見親王尹京就是個扯淡話。

李從珂篡位後,在清泰元年六月封自己的兒子李重美尹河南判六軍諸衛事,到三年正月才封雍王。最後倒是具備了親王尹京的資格,就是很不幸亡國了。

後晉時,石重貴倒是板上釘釘的開封尹鄭王,親王尹京吧,結果呢,石敬瑭卻讓小兒子寵睿去拜馮道,並讓太監把重睿抱起來放到馮道懷裡,自然是希望馮道能夠輔佐他,誰知道前腳死,後腳老馮就倒向石重貴。可見,老石沒打算讓侄子即位的,只可惜所託非人了。

後漢時期,劉知遠的長子劉承訓封開封尹,但是沒封親王,作為長子的劉承訓或許是劉知遠心中的繼承人,卻不幸早死,追封魏王。

這才有老二劉承祐即位,劉承祐可不具備親王尹京的條件哦。

劉承祐即位後封弟弟劉承勳為開封尹,難道劉承祐知道自己早死或者生不出兒子,就以弟弟為皇儲麼?何況並沒有封王,還是死後被郭威追封陳王。

到了後周,就是世宗郭榮了,具備親王尹京的條件,晉王開封尹。

粗略統計五代尹京的宗室,可以看出,具備親王尹京的還是合法繼承人而且登上皇位的唯有郭榮一個,石重貴具備親王尹京資格但是不是合法繼承人,是大臣違背了先帝意願立的他。朱友貞也具備親王尹京的資格,也不是合法繼承人,他是弒兄自立的。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什麼五代以來親王尹京就是默認的皇儲云云,這話才是扯淡呢,到北宋親王尹京成為皇儲標配,只不過是趙炅的包裝手段而已。

太后遺命

趙匡胤當皇帝是他自己幹出來的,而不是從他爹那裡繼承來的;而他媽杜太后對他的建國也毫無尺寸之功,有什麼資格逼著兒子不立自己的兒子反而傳位給弟弟啊!

中國歷史上自古以來最傳統的傳承就是父死子繼,憑什麼杜太后逼著兒子去兄終弟及啊?擔心宋國成為第六代?未雨綢繆?那就更可笑了,

原來杜太后還是神仙啊,能算出兒子趙匡胤鐵定會早死,所以必須傳位給年長點的弟弟趙光義,呵呵了。

如果趙光義是哥哥默許的皇儲,如果沒有陰私,他身為堂堂貴胄,何以交通內官,置國家律法於何地?其心可誅矣!又何以即位後,對王繼恩信寵不衰,這其實是報恩呢! 

趙普的態度

趙普在趙匡胤活著的時候,一直都是懟趙光義的啊,如果有這個所謂的金匱之盟,趙普是知情人,他有那麼偉大,就不為自己留一條後路?難道他還不知道趙光義是什麼性格的人?就算是明著懟趙光義,暗地裡也得去巴結巴結啊。

趙匡胤死的時候,正是需要證明自己合法的時候,趙普為毛不把金匱之盟獻出來刷刷好感還藏著掖著幹嘛呢?

再說,如果有金匱之盟,趙普是接受顧命的大臣,何以趙匡胤輕易就把他貶黜河陽呢?這反而說明了所謂顧命是子虛烏有。

趙廷美的身世

關於趙廷美的身世,宋史自己都自相矛盾,杜太后傳說廷美是自己生的,廷美傳裡又說是趙炅的乳母耿氏生的。

其後,太宗從容謂宰相曰:“廷美母陳國夫人耿氏,朕乳母也,後出嫁趙氏,生廷俊。·····李昉對曰:“涪陵悖逆,天下共聞。西池,禁中事,若非陛下季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宋史廷美傳》

當時朝野都知道廷美是你母弟,如今他死了,你爹你媽也都死了,你來給宰相說廷美是你爹勾搭你奶媽生的,這麼汙衊你爹真的合適麼?還說你奶媽生了你庶弟後又嫁給別人,這不是說明你媽妒忌不能容庶子之母,這麼汙衊你媽可以麼?一句話把爹媽都黑一遍真是孝子哦。

李昉回答也很有意思,你是老大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們是外人,不知道你弟不和你一個媽,你要是不說我們怎麼會知道啊。呵呵。

 

如果廷美是奶媽之子,看看,杜太后有多聖母,還讓兒子傳位給廷美呢?再說,如果真有這個金匱之盟,趙光義即位後,廷美豈不是名正言順的默認儲君?又為何自己上書要求居宰相盧多遜之下呢,而趙光義還毫不客氣的批准了。

他不是該尊崇這位默認的皇儲麼,該讓他居宰相之上麼?又何以去問趙普該怎麼對待廷美呢?如果有這麼個東東,你哥立你,你該傳你弟,你哥當初咋對你的,你也該咋對你弟吧,怎麼問趙普該怎麼對待弟弟啊,他的本意豈不是呼之欲出?

最最關鍵的是,告發廷美的人都是趙光義的舊屬,告發之後全都加官進爵,有沒有覺得令人齒冷?

五月丙辰,秦王廷美降封涪陵縣公、房州安置。以崇儀副使閻彥進知房州,監察御史袁廓
通判軍州事,各賜白銀百兩。《宋史太宗本紀》  

廷美被貶後,趙光義還派心腹過去任職看管弟弟,還專門賞賜,這是覺得二人看管他弟勞苦功高麼?還是有其他意思呢?

結語

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

【趙二劇照】

如果趙光義是名正言順即位的,何以開寶九年就剩那麼幾天了,還非得改元,這豈止是失禮,是急著消除他哥在世間最後的印記吧。

趙光義北伐之時與軍中失聯,大臣們首先想到的是擁立趙德昭,就沒想過金匱之盟裡定的下一任繼承人是廷美?

【燭光斧影的趙三】

怎麼偏偏到太祖的兒子都死了,才冒出這個金匱之盟,什麼獨傳約什麼三傳約,其實都是趙光義合夥趙普編出來的子虛烏有的東西,來標榜自己的合法性,北宋以後的皇帝都是趙三胖的子孫,誰去質疑他啊,去質疑這個盟約是假的,徹底否定自己這一系的合法性?所以只能裝沒看見。

可憐趙匡胤,也是辛苦半生為他人做嫁衣,果然成為他恩人的翻版。算不算那啥?


請大家多多關注猴格,點個贊討個論什麼的哈!

理性討論!謝絕杜撰!


猴格大人


“金匱之盟”是趙普提供的一紙盟書,是為了洗清宋太宗趙光義篡位奪權的嫌疑。然而,這紙盟書的真實性是大大值得懷疑的,我認為是出於趙普的偽造。

1、“金匱之盟”出籠之前的歷史背景

這件事,還要從公元976年宋太祖暴死的那一夜說起。關於“斧聲燭影”那夜發生的離奇事件,不是本文控討的內容,這裡只說結果。那晚宋太祖暴死,皇位出人意外地落到弟弟趙光義手中。問題是,宋太祖是有兩個兒子啊!父位子傳是封建社會長期傳統,繼承皇位的應該是宋太祖的兒子趙德芳或趙德昭,怎麼會是趙光義呢?

顯然,這個皇位就是趙光義搶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不符合封建禮制精神。宋太宗趙光義雖然當上皇帝,但當得心裡很不踏實,心裡毛毛的,擔心哪天大臣們擁自己的侄兒為皇帝。他一不做二不休,只用了五年時間,把趙德昭逼死了,把趙德芳弄了個暴斃的下場,死因不明。

好了,宋太祖的兒子們死光了,這下沒人來和自己搶皇帝寶座了。可接下來的問題也很麻煩,皇位要傳給誰呢?宋太宗很擔心歷史會重演,到時會不會是弟弟趙廷美奪取,然後把自己的兒子們也一個個幹掉呢?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弟弟趙廷美先幹掉算了。

趙廷美也不是傻瓜,看到趙德昭、趙德芳兄弟相後斃命後,他就覺得不對勁了,開始變得不安。作為開封尹,他也有自己的一幫勢力,又與執掌中樞大權的宰相盧多遜來往甚密,勢力不可小覷。要整倒趙廷美,還是比較麻煩的。

宋太宗想起一個人,他就是大宋開國名臣趙普。

2、趙普拋出“金匱之盟”

趙普是大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等事件中,都活躍著他的身影。他當過十年宰相,後來幹了一些非法勾當,陰溝裡翻船,被貶出朝京師,擔任河陽節度使。宋太宗即位後,趙普回到京師,當了太子太保,沒什麼實權,受到政敵盧多遜的處處掣肘,鬱郁不得志。

既然趙普是盧多遜是死對頭,宋太宗正好可以利用他來對付趙廷美與盧多遜。皇帝召見趙普,趙普意識到重出江湖的機會來了,便說:“只要我能進入中樞,就能察出他們的奸變陰謀。”你瞧,趙普很直白,我就是要核心權力。

中樞不是想進就進得去的,所以趙普是做好充分的準備,他拋出一顆重磅炸彈,上了一道密奏,聲稱手上擁有一份“金匱之盟”,乃是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的母親)臨終前的遺命。這個遺命,就是要宋太祖百年之後,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

令人驚訝的是,這份“金匱之盟”的存在,只有趙普一人知道。

3、“金匱之盟”的來龍去脈

來看看趙普是怎麼解釋的。

大宋開國不久的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眼看快不行了,便召宋太祖及趙普前來。杜太后問趙匡胤說:“你知道自己怎麼得到天下的嗎?”趙匡胤回答說:“這都是祖先與太后積福的結果。”

杜太后說:“不對。你能得天下,乃是因為周世宗把皇位傳給幼子。假若大周由年長的人來統治,你是沒有機會的。因此,你若有個三長兩短,就應當把帝位傳給你弟弟,這才是國家之福。”趙匡胤跪道:“我怎敢不聽太后的教誨呢?”於是太后吩咐趙普拿來筆墨,寫成誓書,藏在金匱(就是金櫃)之中,故而稱為“金匱之盟”。

以趙普的說法,“金匱之盟”簽訂時,只有他與杜太后、宋太祖三人在場。如今杜太后、宋太祖都去世了,他就成了惟一的知情人。那麼這份文書在哪裡呢?趙普說,就藏在宮中,秘無人知。

如果這封盟書屬實,趙光義就不是從侄兒手中篡奪皇位,而是宋太祖認定的接班人,繼承大統便是天經地義之事。

4、關於“金匱之盟”系偽造的辨析

可是,這份盟書是真的嗎?

我的看法,金匱之盟完全是趙普的杜撰。

其一,倘若真的有金匱之盟,而趙普是密書的惟一知情人,為何在太宗皇帝登基時,他不掏出這份盟書呢?要知道宋太祖生前並未立太子,如果趙普知道此盟書的存在,那就是相當於是皇帝的遺詔,是關係到國之根本,不可能不拿出來。

其二,退一步講,宋太祖死的時候,趙普是在外地的。當時他任河陽節度使,沒在京城,來不及告知金匱之盟的事,也是有可能。但是,宋太宗即位第二年,即公元977年,趙普就入朝,任太子少保。那麼這個時候該公開金匱之盟吧,可是沒有任何動靜。可見他根本沒有什麼盟書。

其三,趙普為什麼在太宗繼位後六年才宣稱有“金匱之盟”的秘密,前五年為什麼沒說呢?如果盟書是他偽造的,為什麼他要第六年才偽造呢?真正的原因是,前五年他根本不敢偽造,因為宋太祖的兒子還在!只要宋太祖的兒子還活著,就有翻盤的可能。這時若是趙普去偽造盟書,萬一宋太宗垮臺,他就不得好死了。只有到第六年,趙德昭、趙德芳都死了,趙普偽造太后遺詔,說要傳位給太祖的弟弟,這一點風險都沒有了。

其四,如果這份盟書是真的,對宋太宗正名是何等重要,如此重要的文獻,竟然會沒保留下原文,難道不是奇怪嗎?你把這份盟書稱為北宋最重要的文獻也不為過,卻人間蒸發掉了,皇帝難道不想讓天下人知道嗎?真相只有一個,皇帝心裡最清楚,這個東西就是假的,你到處公示,只會露出馬腳罷了。

通過以上四點分析,我認為“金匱之盟”,是趙普偽造的。他知道宋太宗惟一擔心的事情,就是皇位的得來不合法,既沒有太祖皇帝的遺詔,也破壞了“父子相傳”的傳統。如今突然冒出杜太后遺詔,白紙黑字指定趙光義繼承皇位,這就披上合法的外衣了。這份“金匱之盟”,不管是真或是假,宋太宗都非常需要。有了這個護身符,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當皇帝,用不著提心吊膽。

5、趙普偽造金匱之盟,是為交換權力。

趙普獅子大開口,要求重返權力核心。“金匱之盟”就是他通往權力核心的鑰匙,趙普為皇帝洗去了篡位的惡名,皇帝則重新將他提拔為帝國宰相。

這就是交換的結果,各得其所。

趙普重掌大權,矛頭直指準皇儲趙廷美。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有人告密,趙廷美打算搞政變。真的有這麼回事嗎?這恐怕只是趙普瞎編的故事罷了。宋太宗利用這個藉口,把趙廷美的開封尹一職給撤了,調任西京留守,這無疑就是宣佈取消他繼承人的身份。

緊接著,大規模的清算開始了。

左衛將軍陳從信、禁軍列校範廷召等人,被指控與趙廷美勾結並私下收受其賄賂。同時,趙普的政治死敵盧多遜被指控與趙廷美勾結圖謀不軌,被逮捕入獄。同時被逮捕的還有趙廷美府中的一幫官吏。大清洗的結果,

盧多遜被流放崖州,趙廷美遣往西京。

西京就是洛陽,趙廷美呆在洛陽,趙普仍然不放心。他再施詭計,指使人上書皇帝,稱趙廷美非但不悔過自新,還心有怨言,應該把他遷徒到更偏遠的地方。宋太宗把親弟弟再貶為涪陵縣公,安置在房州(湖北房縣)。兩年後,趙廷美死於房州,可以說,他是被趙光義逼死的。

趙普與宋太宗聯手,這是雙贏的結果。趙普打垮了政治上的對手盧多遜,宋太宗解決了趙廷美,在接班人一事上掃清了障礙,從今往後,他的子孫將統治這個國家。趙普雖然老奸巨猾,卻仍不免只是宋太宗利用的對象。趙廷美案發後第二年,即公元983年,失去利用價值的趙普又一次被免相。趙普,你這麼能玩,宋太宗也要心虛啊。


君山話史


趙匡胤莫名其妙的死去,留下燭影斧聲的千古謎團。爾後,趙光義迅速上位,使得天下人對其繼位的合法性產生嚴重質疑。趙光義必須要為自己尋找一個合法依據才能讓天下人閉嘴。所以,金匱之盟就炮製出來了。



當然,目前學術界沒有鐵證可以證明趙光義來位不合法,但也證明不了來位合法,學術界的爭議迄今還有在繼續。所以,本篇分析會帶有一些個人的看法和觀點。非歷史結論。

所謂的金匱之盟是指杜太后臨死前提的一個要求。要求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的一份文件,保存於金匱之中。

具體內容大家自行搜索,這裡不贅述。大概就是說,你需要把位置傳給弟弟趙光義,這樣才可能避免周王朝兒皇帝坐不穩江山的悲劇,確保讓大宋江山千秋萬代。同時指認在場的大臣趙普,如實把對話記錄在案,並藏於金匱之中。



當時,趙匡胤35歲,趙光義23歲,趙光美14歲。這個說法無非就是要證明趙光義來位的合法性,同時也讚揚趙匡胤的開明和無私。

有一種觀點,金匱之盟屬於趙光義炮製出來的虛假說法,純屬謊言。由清代學者率先質疑,後來也越來越多的人持有相同觀念。民國時期的張萌麟考證結論是,金匱之盟純屬趙普偽造。杜太后死時趙匡胤才三十多歲,杜太后難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知道趙匡胤會短壽?根本沒有任何依據。



趙匡胤50多歲死去,按照當時人均壽命也不算短壽。何況杜太后臨死時候,趙匡胤長子已經十多歲,基本上不存在幼主的問題。

如果真有金匱之盟,按道理就要當場打開。為啥要六年後才由趙普公佈於眾?而且公佈的不是原文,只是一個大概說法。所以疑點太大。

小編個人觀點,認為趙光義和趙普相互勾結偽造金匱之盟。二人是陳橋兵變的極力推動者,建國之初,二人也是非常得寵。但在杜太后去世之後,趙光義被解除了禁軍的官職,只擔任開封府尹,趙普一再提拔至宰相。後面因為各種原因趙普和趙光義產生了很多矛盾。戲劇性的趙普被趙匡胤所猜忌逐漸失寵,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繼位為了修補之前的關係,趙普炮製了金匱之盟做為投名狀奉獻給新皇帝。



所謂的金匱之盟就是二個既得利益者互相勾結弄出來的彌天謊言,最可疑的是這玩意除了趙普和趙光義對任何人都沒有出示過,如此具有說服力的東西,為什麼不公示天下?只能證明心虛。

根據猜測,可能杜太后有提過關於傳位的意見,但並沒有形成正式的文件,不說還好,說了就讓趙光義對皇位有了覬覦之心,趁趙匡胤還沒立太子之前,伺機害死趙匡胤篡位。然後把趙匡胤的兒子也全害死甚至自己你弟弟趙光美也沒有放過。這樣一來所有對皇位具備潛在威脅的人都剷除了,至此,北宋皇位的傳承都屬於趙光義一脈。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龍門大陣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金匱之盟”是確實存在的,並非由趙光義偽造,但是經過了趙光義的篡改。

金匱之盟的由來

《宋史·杜太后傳》記載,太祖、太宗的母親杜太后於建隆二年(公元967年)病危,她將趙匡胤和趙普叫到病榻之前,問趙匡胤是否知道自己為什麼能當上皇帝。趙匡胤說是祖宗積德了,杜太后卻說:“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並遺命趙匡胤百年之後傳位給弟弟趙光義,以保國有長君。趙匡胤答應之後,杜太后又命趙普做好會議記錄,藏在金匱中。是為“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的版本

金匱之盟有兩個版本。第一、獨傳說:《宋史·魏王廷美傳》記載:“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第二、三傳說:同樣是在《魏王廷美傳》中的記載:“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意思是杜太后和趙匡胤約定,宋朝前幾位皇帝的傳承順序是“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趙德昭(即太祖長子)”,也就是他們兄弟三人輪流坐江山,最後再回到太祖長子身上。

金匱之盟的公佈

趙普經歷了受寵-失寵-受寵-失寵的過程。在他最後一次失寵時,他找到了已經繼位六年的趙光義,手中拿著“金匱之盟”。當時趙光義的處境是比較尷尬的:外界謠傳“斧聲燭影”,對外戰爭失利、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相繼離奇身亡,他也知道很多人懷疑他皇位是否來路不正。但是現在趙普(簽訂金匱之盟的唯一在世的見證者)拿出杜太后遺命,不正好平定外界的流言蜚語了嗎?於是,金匱之盟被公佈天下。

金匱之盟的真假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確定,金匱之盟就是趙普和趙光義偽造的。但是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恰恰相反——偽造金匱之盟對趙光義有弊無利!首先,當時的趙光義已經當了六年多的皇帝,有必要給天下解釋自己為什麼能當皇帝嗎?其次,金匱之盟提到趙光義要傳位給弟弟趙廷美,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嗎!

所以,金匱之盟確實是存在的,但是杜太后和趙匡胤的本意就是皇位先在他們兄弟三人之間傳承,而趙光義將他篡改,成了“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


國史通論


公元976年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出人意料的是繼承皇位的不是趙匡胤已經成年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而是由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繼位,視為宋太宗。封建皇朝一般都是父死子繼,因此趙光義的繼位就傳出了很多說法,“燭影斧聲” 弒兄奪位和“金匱之盟”兄終弟及就是最流行的兩條。

趙光義劇照

先說說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合理性問題,公元973年,也就是趙匡胤去世的三年前,趙光義被加封為“晉王”,任“開封府尹”兼中書令,位列宰相之上。在五代十國時期,親王+京尹就是皇儲的身份象徵,後晉少帝石重貴、後周世宗柴榮登基之前都是這樣的,而且趙光義一直大權在握,參與各種朝中事務。而趙匡胤自己的親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根本只有爵位沒有實權,從未參與過國家政務,這應該是趙匡胤故意安排的,可見趙光義才是趙匡胤培養的接班人。

另外不要用後世的眼光看當時,咱們看歷史知道北宋國祚綿長,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王朝更替是很尋常的事情,而北宋初期內憂外患,並不是太平盛世。在北宋內部首先趙匡胤是篡奪的後周江山,心念柴氏統治的朝臣還大有人在;其次趙匡胤雖然杯酒釋兵權,但是這幫大將在軍中的影響力還沒有消除,趙匡胤去世,誰壓制這幫人的野心。在北宋外部,南邊有割據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割據兩浙的吳越王錢俶,北邊有北漢和如日中天的大遼國。在國家尚未統一、政權尚不穩固的時候,趙匡胤只能讓威望、資歷、權力最大的弟弟趙光義繼位。

趙匡胤劇照

趙匡胤50歲去世也是後人質疑其死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咱們回看整個趙宋王朝,15個成年皇帝只有宋高宗趙構活到了80歲,剩下其他人沒有超過60歲的,可見趙匡胤家族本身就都不長壽。另外趙匡胤是從軍隊底層一路打拼上來的,養成了酗酒的毛病,喝酒傷身英年早逝很正常。而且在趙匡胤去世前不久,打破五代以來帝王生前不選陵墓的規則,親自為自己選了墓地,可見趙匡胤已經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了,因此趙匡胤應該是正常死亡。

趙普劇照

至於“金匱之盟”應該是趙普的一次政治投機。趙普是北宋的開國功臣,長年擔任宰相,協助趙匡胤制定國策、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改革官制等要事,但是公元973年8月,趙普因為貪財戀權遭到趙匡胤厭棄被趕出京師。最重要的是趙普當年是堅定的反對趙光義繼位的,是趙光義的政敵,也就是說沒有驚天變故,趙光義登基後,趙普的政治生命也就完了,這對於貪戀權勢的趙普來說太可怕了。

趙光義登基後面對的困局給了趙普東山再起的機會。首先是秦王趙廷美、趙光義的弟弟權勢日重,威脅到了趙光義的地位;其次趙光義的登基出乎常人意料,因此給了別人製造謠言的機會,趙光義繼位合法性遭到質疑。就是在這個時候趙普弄出了“金匱之盟”,解決了趙光義的難題,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臨終時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確定由趙光義繼位,而趙普就是記錄人。此後趙普受到趙光義重用,再次擔任宰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