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麥,你對對了嗎?——阜新聲藝視聽

錄音工程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即便僅僅聚焦在單一人聲收音的「對麥」這件事情上,我們至少得先弄清楚:使用的是何種麥克風?在什麼樣的空間收音(其聲學特性為何)?收音對象(人)的咬字發音特質及播音技巧如何?這段錄音作何用途?希望取得何種聲音質量?是否需配合特殊的 workflow?對麥,沒有對不對的問題,只有適不適當、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問題。它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因應不同的環境而採取不同的「策略」。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容易以偏概全,將某種對麥技巧套用在不適合的環境下,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其一】 隔音、吸音良好的專業環境

在專業錄音室,因為有良好的隔音和吸音空間,同時職業配音員對呼吸和吐字多半有較佳的掌控能力,因此對麥的問題比較單純一些,如果希望收得溫暖、飽滿、富吸引力的聲音,當然就採用on-axis的對麥方式,請配音員儘量正對麥克風播音咯!

對麥,你對對了嗎?——阜新聲藝視聽

錄音室中收錄 Voice Over 的作業,普遍採用靈敏度很高的大型振膜電容麥(large diaphragm condenser mic),配音員嘴部即便正對著麥克風的振膜,但一般在距離 15~20cm 以上的情況下,出現噴麥(popping)的狀況不至於太頻繁。同時,錄音時因為戴著耳機,可以實時監聽自己的咬字發音,一旦出現瑕疵,可以實時發現,立刻修正。

【其二】 隔音不良,且迴響較顯著的錄音環境

在一般不是特別安靜的居家環境,或是在啟明有聲書錄音間 2017年改裝前那種回聲比較大的空間錄音,就不能再套用專業錄音室的對麥策略了。

對麥,你對對了嗎?——阜新聲藝視聽

為了克服不良的錄音環境,麥克風以45°角靠近嘴部收音,是較為明智的。

小牲建議各位將麥克風拿偏一點,大約以45°角指向嘴部,並儘可能靠近嘴部(以不噴麥、不發生其他負面效應為前提,儘可能近麥,也許有些人可以保持 3~5cm 的超近距離,也許有些人適合維持在5~10cm 甚至再稍遠一點)。為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看,如果像在專業錄音室那樣,麥克風依然保持 20~30cm(甚至更遠)的距離,在回聲較大的空間裡,會出現什麼問題:

對麥,你對對了嗎?——阜新聲藝視聽

缺乏隔音、吸音的環境下,「正常」對麥的結果,會收得較大的底噪和回聲。

為了不要錄到太多環境噪聲和迴響,我們應該儘可能降低麥克風的收音音量,但如此一來,說話的聲音也小了。所以我們應該嘗試更貼近麥克風,以便錄得較大的說話聲。「近麥」使我們可以將麥克風的收音音量調低,如此一來,麥克風收到的說話聲音量不變(因為我們更靠近麥克風了),但是環境噪聲和迴響卻變小了(因為麥克風音量調低了):

對麥,你對對了嗎?——阜新聲藝視聽

「近麥」使我們能降低收音音量,使底噪和回聲降到最低限度。

這和我們人耳運作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安靜的空間裡,談話對象和我們保持相當的距離,聲音也很清楚(就像在專業錄音室裡)。但遇上比較吵雜的環境時,對方的聲音會淹沒在環境噪聲當中,怎麼辦呢?如果我們將耳朵儘量靠近對方嘴部,就容易聽清楚了!

近麥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副作用是:容易噴麥,唇舌動作聲也會比較明顯。為了減少噴麥,就必須避免正對麥克風吐氣,這就是為什麼建議各位將麥克風以大約 45°角指向嘴部了。至於唇舌聲響比較嚴重的人,就得試著將麥克風退到離嘴稍遠一點的位置了。

近麥還可能造成一個外行人不太知道的副(?)作用:近場效應(Proximity Effect)。當嘴部離麥克風很近的時候,大多數指向型麥克風都會或多或少產生近場效應,就是錄得的聲音當中,低頻部分被強化。其實許多廣播主持人都特別喜歡這種近場效應,因為低頻增強之後,人聲顯得更沉穩而富有魅力。只要聲音沒有變得太晦暗、沉悶,甚至造成字音混濁不清,這種近場效應多半是受歡迎的(那些將麥克風貼在嘴邊,像是要將麥克風吃掉的歌手,估計有一大部分就是近場效應的「愛用者」^_^)。不過,每支麥克風的近場效應都不同,近場效應顯著的多半是大振膜麥克風,振膜口徑較小的麥克風則較不明顯。啟明錄音間使用的 AT9440 麥克風,近場效應似乎也不明顯。

【原理剖析】 如何取決麥克風的距離?

研究聲學、錄音工程的人,經常會提到 "Critical Distance" 這個觀念。以錄音來說,"CriticalDistance" 就是:當麥克風與音源(例如播音員的嘴吧)的距離,剛好使得麥克風收得的聲音當中,直接來自音源的聲波強度,等於來自周遭的雜音及反射波強度。

對麥,你對對了嗎?——阜新聲藝視聽

上圖中,橫軸為麥克風與音源間的距離,縱軸為聲波(振輻)強度

若 mic 與嘴部距離≧ Critical Distance,則麥克風收得的聲音當中,Direct Sound ≦ Ambient Sound,這樣錄得的話語清晰度大打折扣,聽者易受空間回聲及雜音影響而難以專注,甚至不舒服。

若想取得乾淨的收音效果,不但需做到 mic 與嘴部距離< Critical Distance,而且要儘可能拉高 Direct Sound/Ambient Sound 的比值。麥克風所收得的聲音當中,Direct Sound 所佔的比值越高,相對地,Ambient Sound 就越容易被人耳的聽感忽略,聽起來,聲音就越乾淨。這就是為什麼在缺乏良好隔音條件,而且迴響比較嚴重的房間裡錄音,「近麥」才是王道!

上面的圖解中,麥克風所收得的 Direct Sound 強度和距離間的關係,是一條曲線,而非直線,因為聲波傳遞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小牲所繪製的曲線恐怕還不夠陡峭,但由於手邊繪圖工具有限,只能畫成這樣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美國知名麥克風、耳機制造商 Shure 的詳細解說。好的,說到平方反比定律,我們可以據此理解:如果能爭取到(哪怕只是)更近一點點的對麥距離,對於壓制環境噪音能夠產生多麼大的效果了!

當我們在專業錄音室收音的時候,因為有良好的隔音和吸音條件,因此上圖中的環境音(Ambient Sound)就會降到極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這時候,你的 Critical Distance 就很大了,所以麥克風距離遠一點,也能收到乾淨的聲音。相對的,啟明的錄音志工們應該都知道,我們錄有聲書的那五個房間聲波反射有多嚴重,回聲真是夠大的!在這樣的房間裡,上圖中的 Ambient Sound 必然是相當大的,這使得我們不得不採取儘可能「近麥」的策略來克服環境的問題。

【關於角度】 姿勢就是力量!!

前面說過,在底噪和回聲大的空間,我們需要採取「近麥」策略;但近麥之後,噴麥就成為一大隱患。尤其我們錄音時,如果不戴耳機實時監聽(啟明錄音志工都是這樣工作的,不是嗎?),就只有等錄了一大段稿子,事後播放檢查的時候才會發現。如果等錄完一大段之後再重錄,就太耗時耗力了!所以,對麥時採取一個比較安全的偏麥角度,是較為保險的作法。

對麥,你對對了嗎?——阜新聲藝視聽

錄有聲書的時候,為了不要長時間斜眼看稿,麥克風的位置也只能偏左或偏右了!

小牲第一次錄有聲書,用的就是啟明錄音間1~4現役的那種 AT9440 麥克風,當時就養成了固定的姿勢:書本放在正前方,右手按著書頁,左手持麥克風以略大於 45°角指向嘴部,並養成習慣,一律維持固定的角度和距離(大約只有 5cm)。後來換用了較為靈敏的麥克風,就根據麥克風的特性,將角度和距離稍作變動。總之,凡是能手持的麥克風,我絕不用架子!因為手持才容易維持固定的角度和距離。麥克風若是架在架子上,要想維持固定的對麥角度和距離,頭部就要避免轉動,當你的稿子是一本書的時候,這就很難辦到了!

說到偏麥(off-axis),職業配音員可能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在錄廣告、旁白時,都是麥克風固定在前方的架子上,手上拿著 A4 紙張印的稿子,臉正對著前方的麥克風,稍稍斜眼看稿配音的。但這種作法,對於長時間以書本為稿子,錄製大量有聲書的志工朋友們來說,是窒礙難行的!書籍越厚,越是不可行。再者,當我們使用的麥克風不是大口徑的 Studio Mic 時,適度的 off-axis 不至於使音色有明顯的折損,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噴麥的機率。關於這一點,有20年以上廣播節目錄制經驗的 Jeff Towne(Transom.org 的技術及器材大師)英雄所見略同。他這篇談噴麥的文章:P-Pops and Other Plosives,同樣是建議 Podcaster 們以 45°角的 off-axis 方式對麥的。

【變形的不科學對麥法】 不要這麼兇殘哪!

可能啟明的有聲書錄音志工朋友們上過小牲的課之後,得到一個概念:麥克風要差不多對到嘴角的位置。接著,再從這個概念演化成了一套比較奇葩的對麥方式:將麥克風架在架子上,置於臉頰的一側,然後低頭唸書。(見下圖)

對麥,你對對了嗎?——阜新聲藝視聽

請不要這樣對麥(麥克風對準臉頰),感謝 Sandra 同學演出

這樣錄音的話,實際上麥克風是對準了臉頰的一側。這樣對麥比較可能的結果是:來自嘴部的氣流(承載著人聲中主要的聲波能量),會衝向桌面、計算機屏幕等處,這些聲波再經反射、折射,傳至麥克風;另有一小部分聲波是直接從嘴部傳到麥克風。由於麥克風收得直接來自嘴部的聲波能量較小,反射波的能量卻可能相當大,錄得的聲音多半會有較嚴重的迴響(聽起來空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