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惠州各界人士畅谈如何打造一流城市

深化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惠州各界人士畅谈如何打造一流城市

惠州市将以“打造一流效率城市”为目标,深化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的各项改革。这是市行政服务中心

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一流效率城市。各级要舍得“割肉”,下放权力和资源,市级支持县区,县区支持镇街,赋予县区、镇街更多的权责,人、财、物都跟随事转,给基层一线放权松绑,让一线的干部轻装上阵为群众服务。共同把惠州打造成广东最高效、最透明的地区之一。

不通则痛,政府效率不高就是不通,就会造成群众和企业的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惠州市人大、政协和发改、工商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县(区)部门负责人。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市委全会部署,履行好各自职责,结合实际制定方法路径,着力改善优化惠州市营商环境。

坚持依法履职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市委全会提出,人大、政协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行政效能的监督,多听取各方意见,及时反馈改革效果。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聂波说,市人大机关将紧扣市委部署,对标全会要求,发挥好立法引领作用,密切关注惠州市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及时从立法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把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作为人大履职的主线,加强对计划和预算执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赢“三大攻坚战”等方面的监督,推动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市人大将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水污染综合整治的监督,促进绿色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监督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务环境”专题调研,积极为打造一流效率城市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加大对行政效能的监督力度,推动社会治理和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罗凯戈表示,市政协将按照市委全会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准“切入点”“突破口”,优化完善2018年“3+2+N”重点履职工作体系,提高建言献策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市政协将聚焦行政效能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运用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视察、提案、专项监督、社情民意信息、“委员工作室”等形式和渠道开展协商式监督,实事求是反映行政效能问题,认真负责开展批评,务实提出建议,真正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通过完善好委员履职档案等方式加强委员考核工作,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作风形象好的委员队伍。

学习一流地区做法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路径

市委全会提出,要加大 “放”的力度,学习上海等一流地区做法,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

对此,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徐毅表示,惠州市将以“打造一流效率城市”为目标,深化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惠州市将着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统筹推进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惠州市正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制定提升优化惠州市营商环境的路径。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扎实开展省级试点工作,实现建设项目“马上审、审一次”。为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惠州市将进一步巩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成果,促进信用惠民。

此外,还将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中介超市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各项改革,切实为打造一流效率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

“市工商局将着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更加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不断增创惠州市营商环境新优势。”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推进“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简易注销、“证照分离”等一系列涉及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的改革举措。

在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和总结仲恺高新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全市推行集群登记和自主申报制度,进一步深化住所登记改革。同时,通过优化开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和优化窗口资源等方式,进一步打通部门间“信息孤岛”和“数据梗阻”。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惠州市作为全省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试点和调整冠省名企业名称核准登记权限试点地区的优势,最大限度压缩开办企业环节、时间和跑动次数,提升企业获得感,激发投资创业活力。”该负责人说。

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市场秩序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市工商局将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进一步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努力实现国家、省提出的“双随机”抽查目标。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市委全会提出,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支持政府进行大力度、高效率的改革,重点是审批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审批方面要做减法,能减则减,能不审就不审,真正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服务最优。

“今年,惠城区编委办会同区发改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对政府机构窗口服务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制定了政府机构窗口服务专项改革方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惠城区编委办主任刘卫说,结合全会提出的 “打造一流效率城市”目标,惠城区将继续深化 “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据了解,惠城区将重点推进“集成办理、一次搞定”政务服务改革。8月底前,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零上门”和集成办理的事项,成熟一批、公布一批。重点在推进投资项目、企业经营、个人(企业)服务等30项主题集成办理上进行先期试点。

刘卫说,年底前将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 “一次搞定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覆盖90%以上的行政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办理“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同、效能全监督”。

重点打造全市首个政企合作分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一流做法,区行政服务中心将着力在办事服务精细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找准痛点、解决难点、疏通堵点,不断深化一窗、门口和网上服务。”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一是做细“一窗”微服务。继续优化“受审分离”一窗模式,将更多事项纳入“一窗”服务;实施综合服务业务星级管理,建设一支服务有质量、群众满意度高的综合服务队伍;重点打造全市首个政企合作分中心,建设区级行政服务大厅潼湖科技小镇分中心,实现小镇内企业办事不出镇;配合区编办和各审批部门推动更多事项进驻。

“二是做实‘门口’微创新。推动更多的事项‘零跑动’;继续打造党员志愿服务岗品牌,依托帮办中心将更多优质服务‘送货上门’。”该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将扎实推进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创先争优,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配合社会事务局、社保分局等部门推动更多民生事项在镇(街)延伸服务;强化培训考核,打造一支能力强的基层专职代办服务队伍。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将做优“网上掌上”微改革。继续优化网厅APP功能,不断完善推广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手机APP;上线审批服务平台APP,推动掌上审批服务;配合数字政府建设,升级改造政务服务一体化受理平台,推动“一网通办、数据跑路”等工作;通过已建成的政务服务基础数据分析模块深化数据应用,促进智慧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专家观点:政府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

“惠州要打造一流效率城市,政府就得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曾学龙指出,“放”就是经济发展方面按市场规矩放权,社会管理方面按群众路线的原则放权,着眼点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真正服务群众,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

曾学龙认为,服务好群众就要在解决痛点、堵点上下功夫,因此要认真研究惠州的痛点和堵点有哪些,并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同时,加强管理,做到放管结合,采取信息化手段和事中事后相结合的方式,使放权达到最佳效果,防止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