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惠州各界人士暢談如何打造一流城市

深化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惠州各界人士暢談如何打造一流城市

惠州市將以“打造一流效率城市”為目標,深化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的各項改革。這是市行政服務中心

惠州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打造一流效率城市。各級要捨得“割肉”,下放權力和資源,市級支持縣區,縣區支持鎮街,賦予縣區、鎮街更多的權責,人、財、物都跟隨事轉,給基層一線放權鬆綁,讓一線的幹部輕裝上陣為群眾服務。共同把惠州打造成廣東最高效、最透明的地區之一。

不通則痛,政府效率不高就是不通,就會造成群眾和企業的痛。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記者就此採訪了惠州市人大、政協和發改、工商等職能部門以及相關縣(區)部門負責人。大家紛紛表示,要按照市委全會部署,履行好各自職責,結合實際制定方法路徑,著力改善優化惠州市營商環境。

堅持依法履職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市委全會提出,人大、政協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強對行政效能的監督,多聽取各方意見,及時反饋改革效果。

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聶波說,市人大機關將緊扣市委部署,對標全會要求,發揮好立法引領作用,密切關注惠州市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和歷史文化保護等領域的突出問題,及時從立法層面提出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把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作為人大履職的主線,加強對計劃和預算執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贏“三大攻堅戰”等方面的監督,推動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針對城鄉發展不平衡、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問題,市人大將加強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水汙染綜合整治的監督,促進綠色發展。同時,充分發揮人大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和監督職能作用,深入開展“提高行政效率、優化政務環境”專題調研,積極為打造一流效率城市提供科學決策參考。加大對行政效能的監督力度,推動社會治理和政府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市政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羅凱戈表示,市政協將按照市委全會的要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選準“切入點”“突破口”,優化完善2018年“3+2+N”重點履職工作體系,提高建言獻策的針對性、實效性。

同時,市政協將聚焦行政效能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提出更多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整合力量深入調查研究,積極運用專題協商會、協商座談會、對口協商會、視察、提案、專項監督、社情民意信息、“委員工作室”等形式和渠道開展協商式監督,實事求是反映行政效能問題,認真負責開展批評,務實提出建議,真正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在點子上、監督監在關鍵處。通過完善好委員履職檔案等方式加強委員考核工作,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議政能力強、群眾威信高、作風形象好的委員隊伍。

學習一流地區做法制定優化營商環境路徑

市委全會提出,要加大 “放”的力度,學習上海等一流地區做法,把經濟管理權放到離市場最近的地方,把社會管理權放到離群眾最近的地方。

對此,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徐毅表示,惠州市將以“打造一流效率城市”為目標,深化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的各項改革。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惠州市將著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統籌推進全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目前,惠州市正開展營商環境評估工作,制定提升優化惠州市營商環境的路徑。在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紮實開展省級試點工作,實現建設項目“馬上審、審一次”。為營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惠州市將進一步鞏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成果,促進信用惠民。

此外,還將持續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中介超市建設、網上辦事大廳建設、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等各項改革,切實為打造一流效率城市作出應有貢獻。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增創營商環境新優勢

“市工商局將著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更加便捷高效的市場準入服務,不斷增創惠州市營商環境新優勢。”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持續推進“多證合一”、全程電子化、電子營業執照、簡易註銷、“證照分離”等一系列涉及市場主體准入和退出的改革舉措。

在借鑑兄弟省市先進經驗和總結仲愷高新區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在全市推行集群登記和自主申報制度,進一步深化住所登記改革。同時,通過優化開辦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和優化窗口資源等方式,進一步打通部門間“信息孤島”和“數據梗阻”。

“我們將進一步發揮惠州市作為全省企業名稱自主申報試點和調整冠省名企業名稱核准登記權限試點地區的優勢,最大限度壓縮開辦企業環節、時間和跑動次數,提升企業獲得感,激發投資創業活力。”該負責人說。

為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推動市場秩序既規範有序又充滿活力,市工商局將充分發揮牽頭單位作用,進一步健全“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努力實現國家、省提出的“雙隨機”抽查目標。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市委全會提出,針對群眾和企業反映突出的問題,支持政府進行大力度、高效率的改革,重點是審批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審批方面要做減法,能減則減,能不審就不審,真正做到審批最少、流程最短、服務最優。

“今年,惠城區編委辦會同區發改局、區行政服務中心,對政府機構窗口服務工作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了調研,制定了政府機構窗口服務專項改革方案,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惠城區編委辦主任劉衛說,結合全會提出的 “打造一流效率城市”目標,惠城區將繼續深化 “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據瞭解,惠城區將重點推進“集成辦理、一次搞定”政務服務改革。8月底前,全面梳理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零上門”和集成辦理的事項,成熟一批、公佈一批。重點在推進投資項目、企業經營、個人(企業)服務等30項主題集成辦理上進行先期試點。

劉衛說,年底前將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 “一次搞定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覆蓋90%以上的行政服務事項,實現政務服務辦理“縱向全貫通、橫向全覆蓋、業務全流程、部門全協同、效能全監督”。

重點打造全市首個政企合作分中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學習借鑑先進地區一流做法,區行政服務中心將著力在辦事服務精細化上下功夫,進一步找準痛點、解決難點、疏通堵點,不斷深化一窗、門口和網上服務。”仲愷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一是做細“一窗”微服務。繼續優化“受審分離”一窗模式,將更多事項納入“一窗”服務;實施綜合服務業務星級管理,建設一支服務有質量、群眾滿意度高的綜合服務隊伍;重點打造全市首個政企合作分中心,建設區級行政服務大廳潼湖科技小鎮分中心,實現小鎮內企業辦事不出鎮;配合區編辦和各審批部門推動更多事項進駐。

“二是做實‘門口’微創新。推動更多的事項‘零跑動’;繼續打造黨員志願服務崗品牌,依託幫辦中心將更多優質服務‘送貨上門’。”該負責人介紹,該中心將紮實推進鎮(街)公共服務中心創先爭優,提升基層服務能力;配合社會事務局、社保分局等部門推動更多民生事項在鎮(街)延伸服務;強化培訓考核,打造一支能力強的基層專職代辦服務隊伍。

記者瞭解到,該中心將做優“網上掌上”微改革。繼續優化網廳APP功能,不斷完善推廣個體工商戶全程電子化登記手機APP;上線審批服務平臺APP,推動掌上審批服務;配合數字政府建設,升級改造政務服務一體化受理平臺,推動“一網通辦、數據跑路”等工作;通過已建成的政務服務基礎數據分析模塊深化數據應用,促進智慧管理提升服務能力。

專家觀點:政府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

“惠州要打造一流效率城市,政府就得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主任曾學龍指出,“放”就是經濟發展方面按市場規矩放權,社會管理方面按群眾路線的原則放權,著眼點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真正服務群眾,提升老百姓的滿意度。

曾學龍認為,服務好群眾就要在解決痛點、堵點上下功夫,因此要認真研究惠州的痛點和堵點有哪些,並拿出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同時,加強管理,做到放管結合,採取信息化手段和事中事後相結合的方式,使放權達到最佳效果,防止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