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率先引入「高科技」!三門法院用大數據鎖定失信被執行人

2018-08-03 14:5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羅亞妮 通訊員 毛林飛

“哎呀,你們怎麼知道我在這裡……”8月1日下午3點,執行幹警的突然到來,讓正在分揀快遞的被執行人徐某措手不及。此前,徐某因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法官多次電話聯繫、發送拒執教育短信,等來的卻是不接電話不回短信,行動法官上門尋訪,徐某卻玩起了“躲貓貓”遊戲。

8月1日,三門法院在全省率先引入“執行天眼”系統,藉助大數據的力量,一鍵“鎖”定失信被執行人的位置,強力助跑“基本解決執行難”。而徐某就是被“天眼”系統鎖定成功的第一人,上午11點25分,法院通過“執行天眼”系統發現徐某經常出現在三門縣城某快遞公司附近,執行110值班幹警立即驅車前往,最終查實徐某為該快遞公司快遞員,將其逮個正著。

“查物找人難一直制約法院執行工作,財產難尋現在可以通過網絡查控系統解決部分案件,但人難找問題一直未能找到有效解決途徑。”三門法院副院長章正旺說,“如今‘執行天眼’系統如虎添翼,通過該系統能更快速、更精確地查找被執行人行蹤,為我們執行辦案人員查找被執行人下落開了‘天眼’,有效解決了人難找這個老大難問題。”

據悉,三門法院啟用的“執行天眼”系統,可以通過被執行人的手機號碼,查詢出實時位置並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分析出被執行人的工作地址、居住地址、歷史軌跡信息。承辦法官通過歷史軌跡推斷被執行人活動範圍,精準鎖定被執行人的下落。

“黑科技”給執行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能導致個人隱私的洩露,為此,三門法院指定專人負責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的錄入和審批,確保系統發揮應有的效能,有效規避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