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爲王、效率優先、以人爲本(製造業人效提升系統解決方案)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定期更新!

導讀:

狹義的人效是衡量一個企業發揮人力資源作用狀況的計量指標,從計量數值上看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均產出,即組織的營業總收入與總人數之比。廣義的人效有代表性定義,是中國人效提升研究中心提出的“人效是管理人的有效能力,人效能力是能夠被髮揮出來的價值”,由經濟性、管理性及人效心理性三大維度構成管理人效的指標體系。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人效的理解和需求是不同的。

系統為王、效率優先、以人為本(製造業人效提升系統解決方案)

在中國經濟進行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市場競爭正在從過去的人力成本競爭轉變到人效的競爭。一邊是人員工資普遍上漲,人力成本急劇增加;一邊卻是招工難,招人才難。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市場情況下,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提高勞動效率,成為中國企業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唯有關注人效,提升員工的生產效率,實現勞資雙贏,才能夠在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系統為王、效率優先、以人為本(製造業人效提升系統解決方案)

人效是製造業的“黑匣子”。一直以來製造業的管理制度和行為都致力於減少人力的無謂消耗,而忽略了人效的提升,中國製造業低效的秘密便潛伏於此。雖然早有專家指出,“世界工廠”的弊病就在於低效率,但對於一直隱藏在技術、創新、成本等等諸多問題之後的人效還是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以至於今天,它已赫然凸顯併成為了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塊絆腳石。

系統為王、效率優先、以人為本(製造業人效提升系統解決方案)

如何提升製造業的人效呢?看看下面這個案例,或許會有一些啟發。

A公司是一家陶瓷生產企業,擁有三大生產基地,產品有仿古磚、瓷釉磚、內牆磚、拋晶磚和配件配飾5大系列,出品含規格在內的上千款產品。成立八年來銷售增長十幾倍,創造了陶業銷售增長奇蹟。在公司成長的這十年時間裡,中國陶瓷行業的發展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十年前,大小企業如同雨後春筍紛紛破土而出,只要是企業,只要有產品,只要價格低,就能把產品賣出去,整個行業都活的有滋有味。但由於社會、行業、市場的變化,如來自老百姓對環境改善的訴求,各級政府對各行業環境整治的力度,房地產行業的政策調整等因素,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加上陶瓷行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大小几十個品牌林立,各種陶瓷細分領域充分拓展,行業形勢不容樂觀。

在這股趨勢的影響下,A公司忽然發現銷售收入增速從以往的年均30%降到了10%,產品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再也無法依靠以往的擴大產能和加大營銷有效增加營收。公司高層一籌莫展,安排人力資源部在每月初的經營分析報告會上進行人力資源分析,但分析來分析去,始終沒有明晰指出公司現在的生產效益情況,焦點仍停留在員工職務、學歷分佈、工資構成、生產基地的人均成本等層面。

此時,恰好這家公司做人力資源項目,於是公司總經理便將這個分析工作委託給了項目組。項目組經過研究發現,要讓高層在十五分鐘的時間內瞭解公司在過去一個月內的生產效益情況,以做出經營決策,光靠人力資源部的淺層次分析是遠遠不夠的。由此,項目組和高層溝通後,決定設計一套以投入產出比為核心理念的人效分析方案。

人效分析離不開產量、收入、成本等基本指標,但是又不能停留在基本指標層面。因此,方案設計的人效從四個方面體現:

  • 1.人創績效(產量、銷售收入);
  • 2.每萬元工資績效(產量、銷售收入);
  • 3.工資費用率(人工成本、產量、銷售收入);
  • 4.員工平均工資增長率與銷售增長率之比。

分析的基本原則是:以人力效能(投入產出比)為主線完善人力資源分析體系。人均效能要體現2個對比:

1.不同時期,包括以往每個月數值、本月數值、1月至本月累計數值和與去年同期對比四個維度;

2.公司的不同部門之間,生產中心、營銷中心、研發中心之間也可以相對比較。

基於人效分析的四個方面和兩個原則,最終設計的人效指標體系見圖1.

系統為王、效率優先、以人為本(製造業人效提升系統解決方案)

這套指標包含公司層指標和部門層指標。指標的比較可以一直細分到營銷中心的國內事業部、國際事業部、研發中心、三個生產中心。人力資源部在內部分析的時候,事業部可以細分到不同的銷售區域,生產基地可以細分到不同的生產車間。給高層彙報時,指標分析到部門層即可。

現在,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開始注重人效分析,其產生的大背景是中國製造行業的粗放式經營方式已經適應不了社會發展,人效分析是促進企業精細化經營的一種有效方式。

製造業有一套嚴格的流程: 

1. 來料檢驗。

2. 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就是研究加工過程或程序,先加工什麼,後加工什麼,材料怎樣進來,產品怎樣出去。

3. 工序:高度分工+高度的標準化。

4. 設備:設備決定了技術水平,設備決定了生產的水準。

5. 作業指導書:所有的工廠崗位都有作業指導書,只要每個工人按照作業指導書上的流程做事,就可以完成工作。

6. 質檢:有作業指導書不等於工人完全按照作業指導書去做。為確保生產得到準確執行,就要設置質檢環節,檢查作業標準是否得到完全的執行和貫徹。

7. 返修:生產中常常會出現不良產品,因此工廠就需要返修,直到修好或者報廢為止。

8. 持續改善:工廠管理中一定要定期記錄並分析期間內出現的所有品質問題,並針對重要原因,找出改善的方法,進行持續的局部改善。

生產是科學的,在這個過程八個步驟就可能有八點差異,如果結果不一樣,一定是過程不一樣。所以要提升工廠製造業的人效,就要讓員工按步驟做事,並針對不同步驟的不足,進行培訓和加強,步驟標準後,就可以實現工廠的高效製造。

一個公司要想改變人效如何操作?

一、分析公司的人效:分析你行業裡的人效,分析公司哪塊效益不太好; 

二、重新設計:到底新業務怎麼做。公司要上市,但是收入在降低,產品的毛利率在下滑,也沒有新產品,想象一下公司收入在降低沒有,老闆不給大家漲工資的後果是什麼?高手會走,沒有研發公司就會被淘汰。基於這種情況建議裁員,裁員20%試試。

三、崗位梳理

1、分析需要什麼樣的人,許多公司沒有明白這個觀點;

2、工作量分析:如何把員工高專業的人員解放出來,三四級水平的人乾的都是初級的活,每年很忙,結果發現天天在複印,這些人乾的也不爽。

這是一個挑戰。

系統為王、效率優先、以人為本(製造業人效提升系統解決方案)

如需瞭解更多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預算管控方面的知識,可以私信留言小師妹。

專注薪酬績效研究、實踐、落地運行。如果你有好的想法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您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