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注漿壺是怎麼做出來的

如果你經常在紫砂壺市場裡遊逛,那肯定聽說過“注漿壺”。很多購壺者都非常摒棄注漿壺,也有很多紫砂壺愛好者的第一筆學費就是花在了注漿壺上。那到底注漿壺和紫砂壺是什麼關係,又怎樣識別注漿壺呢?

“注漿”本身是一種陶瓷製造中的工藝,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時候,紫砂行業為了提高生產率借鑑了它。一開始是採用紫砂礦砂原料磨成泥漿狀,注入到事先做好的石膏模具中,因為石膏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所以短時間內脫開模具就能得到壺坯。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已經使壺背離了紫砂的本意。磨成泥漿的紫砂原料成型後不再具有原來的砂質成分,各方面性能都大幅度下降。

便宜的注漿壺是怎麼做出來的

紫砂泥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可塑性好,容易成型,而磨成細膩的泥漿之後製作一個壺坯反而更加麻煩,因為紫砂原料黏性比較大使得這種壺坯更難以修整。於是這種工藝宣告失敗。但是隨著後來的工藝革新,也是由於隨後的紫砂壺市場的復興,“注漿”壺再次粉墨登場。這次甚至不再用紫砂礦砂來製備泥漿,而採取了其他的一些陶土加上“水玻璃”(所謂的水玻璃就是硅酸鈉的水溶液,在建築行業種普遍用做粘合劑和補漏劑)製成。此時,不管是從原料上講,還是從工藝上說,這種注漿壺已經不能劃為紫砂壺一類了。但現在市場上還是有大量的注漿壺刷上一層紫砂泥漿之後被當作紫砂壺來賣。

便宜的注漿壺是怎麼做出來的

注漿壺因為原料和工藝成本低,品質也低,所以價格非常低廉。一把注漿壺通常只有幾塊錢,即使配成一套茶具來賣,一般也不會超過100元人民幣。如果您在市場上碰上價格異常低廉、還附贈N多其他杯碟之類的“紫砂壺”,那就要小心了。這時候只要仔細觀察一下手裡的壺,您就會發現各種端倪。注漿壺,因為原料是泥漿,所以截面上看起來會非常細膩,沒有什麼砂質感,手指滑過感覺有點膩。同時因為注漿壺是非紫砂陶土採用紫砂燒製方法制作的,所以一般來說都會顯得很粗糙。不是紫砂,想精緻也精緻不起來啊……另外注漿壺的外表看起來亮而無華,乾澀刺手,反光厲害,好像是塑料的感覺,很不自然,即使刷了紫砂泥漿也無法掩飾。在壺的細節上,水平也普遍比較低,因為沒有紫砂藝人願意把精力和技藝浪費在這種贗品上,而且注漿壺一般也是批量生產、批量銷售的,缺乏單人細作的功夫。

當初的注漿壺失去了紫砂壺的獨特品性,現在的注漿壺則已經不算是紫砂壺,各位愛壺、買壺總要交學費,但交在這種地方是不值得的!好在真李逵和假李鬼始終相差千里,紫砂壺和注漿壺只要瞭解其製作原理、仔細觀察實物,還是很容易就能分辨的,朋友們無須過於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