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應用開發成爲工業物聯網發展關鍵

簡化應用開發成為工業物聯網發展關鍵

根據美國計算機技術工業協會的調查結果,物聯網的發展前景一片向好。從計算機到家庭監視器再到汽車,聯網設備的數量在2014年至2020年間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23.1%,到2020年達到501億、來自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份額達到1.7萬億美金。

過去幾年,GE、西門子、ABB等傳統工業巨頭在工業物聯網領域不斷髮力,IT和互聯網巨頭包括亞馬遜、IBM/SAP紛紛進軍工業物聯網領域,中國本土也湧現出諸如三一樹根互聯、海爾COSMO、航天雲網、華龍迅達、寄雲科技等一批工業物聯網平臺供應商。另一個事實是,因為物聯網領域的標準和協議未被統一,市場處於百家爭鳴、群星逐鹿時期,導致工業物聯網應用的開發生態非常複雜。

如果將工業物聯網應用開發與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開發做一個類比,移動互聯網主流的操作系統只有兩種,一是iOS,而是Android;移動終端作為底層硬件由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手機供應商提供;芯片由高通、ARM提供。每個層次的角色和分工是明確的。

而工業物聯網開發者所面對的芯片/模塊和操作系統多達50餘中;需要解決網絡層面的協議多達11種。這意味著眾多的物聯網開發者需要花費相當大的精力解決標準和協議的問題,剩下的小部分精力才能專注在應用開發上。

實際上,從層次架構角度來理解,工業物聯網的開發邏輯與移動互聯網類似。但當前物聯網開發平臺是碎片化的,沒有企業像高通一樣提供統一的芯片,沒有企業提供iOS、Android這樣統一的開發平臺、應用開發者就很痛苦,需要關注芯片、終端、操作系統等各種因素,最終才能考慮怎麼開發應用。

目前市場上眾多的工業物聯網平臺,都在以開放的姿態打造合作伙伴生態,允許第三方夥伴開發場景化得物聯網應用。但因為物聯網開發標準和協議的不統一,應用開發者如果將太多精力投入到底層硬件、網絡層和平臺層的研究上,留給場景化應用的開發時間一定不會太多,最終交付的物聯網應用也會大打折扣,勢必會制約工業物聯網的發展速度。

回顧互聯網的發展歷史,LInux與Windows兩大開發平臺,通過開源共享,從而極大加速了互聯網應用的開發效率。現今工業物聯網開發的一大趨勢,也需藉助互聯網的發展思路,為應用開發用戶屏蔽底層的複雜性,從而專注上層的核心應用開發,才能真正推動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快速發展。


“也思集成”由也思(常州)系統集成有限公司運營,專注於智能製造領域技術與知識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