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有个人卢礼阳:跨界逆袭吓到朋友圈,不知道的快看!



题记:他原是八杆子打不到文化边上的水产人,17年前他开始从事的却是远离尘嚣的整理古籍文献工作,并在那一片古纸堆里走出了光彩夺目的别样人生。

永康有个人:卢礼阳

使历史文化鲜活起来
文/乡愁早报徐洪涛

乡愁游我说:时值端午前夜,还读斋李世扬先生约我专访一个重磅的乡愁文化人物。第二天在云溪间见到卢礼阳先生,午宴加下午茶四个小时,感觉钓到了一条大鱼,信息量很大。临别,加了卢先生微信“历史的余温”,又花了十几个小时拜读卢先生的文章和他编的文章、书籍,先生十多年来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乡愁早报要做的,很值得学习借鉴。昨天下午写完此稿,我才发现,卢先生他原来是这么亲切,这么生动,这么渊博……
他,是一名高考屡不中的落榜生
他,曾经是一个业余身份的文化人
他,是一位纯粹的读书人
他,是一位彬彬有礼的文史学者
他,是温州文化界的“龙虎人物”
他,是永康芝英人

乡愁名片
卢礼阳,永康芝英人,1963年生。温州市图书馆研究馆员,温州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第十届温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温州读书报》主编。著有《马叙伦》《此心安处》;编校有《黄群集》《刘景晨集》《蒋叔南集》《王毓英集》《吴鹭山集》《雁荡山志》《温州旅沪同乡会史料》《潘鉴宗与温州旅杭同乡会》《温州山水诗选》等;策划主编《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

童年

每个人都有童年,很多人都有一个严厉的父亲。
三年前,他的父亲走完了八十三岁的一生,给他们兄弟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父亲性格内向,平常言语不多,但一是一,二是二,很干脆,一派军人作风。如今回味往日的点滴,倍加难忘,倍增伤痛。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阵子他很淘气,喜欢从父亲的香烟包里偷偷拿出几支,放在自己的书包里。后来给父亲发现了,严厉批评了他。
父亲布置他干点家务,有一次他没有做完,父亲已经切西瓜给弟弟们吃。他看到了,停下手里的话,说:我也来一块,吃了再干。父亲说,这不行,事情干完,搞彻底了,你才有份。他的手马上缩回来,从此以后他明白,做事就是要一以贯之,不能分心,不能拖泥带水。父亲的教诲,逐渐促使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大学

他说自己不争气,考大学考了三年才通过,给家里增加了许多压力,妈妈和三位弟弟也作出很大的牺牲。七八年第一次高考失利,父亲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只是说,再复习一年,明年重新考。
他回芝英中学高复班读了一年,七九年第二次高考,成绩离录取分数线,差十几分,还是名落孙山。父亲说,没关系,再复习一年,重新来。
父亲托表哥介绍,联系永一中汪老师,得以进了一中复习。就是在一中,他幸运地遇到了上海来的钱老师,把物理课大大补了一把。1980年他终于考取上海水产学院。
他从未出过远门,父亲自己脱不开身,辗转打听到县里一家公司有两位员工出差上海,就安排他与他们同行,拜托两位叔叔路上照顾。三人先坐汽车到金华宿夜,记得当时两位叔叔订的旅馆在火车站附近,声音嘈杂,他翻来覆去,一夜难以入睡。第二天,坐火车到上海,其中一位叔叔将他送到军工路的校门口,只说了一句话:在学校好好读书。转身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从此再没有见过这两位叔叔,印象中父亲跟两位叔叔也不是很熟悉。
在温州好几次冒出一个念头,想回家当面问父亲,这两位叔叔的名字,有机会好好谢谢他们,但一回到永康,不知怎么搞的,这件事竟然忘得一干二净。如今没有机会弥补,非常伤感。父亲的包容,教导他们坚持、坚强、坚韧,终归有收获。
工作

1984年,从上海水产学院毕业后,他分配到温州水产公司工作,他学的是制冷工艺,工作枯燥,深知难以有大的发展。但他仍勤恳踏实努力干工作,等待出道翻盘的机会。
1989年,他被借用去修地方志,从此告别了“苦海”,跳进了书海。后又到一家媒体干了4年多。1996年,调到温州市渔政处工作。
2001年,他正式调入温州市图书馆工作,从事历史文献的整理出版。从此,他一头扎进了书山文海中,打捞历史上关于温州的著作文章。文献对于历史文化意义重大,其工作量很大,对专业要求很高。
卢先生接受专访时说,首先要有文化自知,然后才能谈得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如果我们连祖先留下的东西都不搞清楚,何来文化自信?而文献,无疑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结晶,是人文学科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资料。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一路上,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持之以恒。而他一上路,就已经走了整整17年,并且要一条道走到“黑”!(加引号或改一句)
入道

早晨4点不到,睡醒了。振轩伯的影子浮现在眼前,愈发清晰。个头不高,胖乎乎,一双脚板特宽,能说会道,乐意找后生谈天。而一日不看报就浑身不自在。
这是原载《方岩》杂志一九九七年夏季号上卢先生写的文章《振轩伯》的开头部分。文笔流畅、朴实,足见不凡功力!
临上车时,卢先生送给我由他主编的《温州读书报》2018年的一至五期报纸。该报创刊于1997年1月,四开四版,每月一期,每期发行两千份。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学会主办。至2018年5月,已累计发行252期,40万余份,拥有起一支稳定的作者与读者队伍。
细读了一下报纸,除了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气息外,该报传播文化资讯,介绍温州历史,分享读书体会,确实办得有特色和含金量。
战绩

一套《温州文献丛书》,共40部48册2000万字。尽管是些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与看得懂的文献古籍,但其发行与所带来的社会反响还是超出了编辑部的预期。卢礼阳说,自从调入图书馆,开始担任《温州文献丛书》整理出版委员会专职委员,“从此我受命处理编辑部日常工作,与一批老专家朝夕相处,度过了难忘的六个寒暑。其间,诸多前辈、同事和亲友给予充分的理解、信任与帮助,得以发挥个人的一技之长,在执行整理出版规划、协助老先生工作的同时,也搜集完成了《黄群集》《刘景晨集》两部书稿,学术上得到锻炼提高,可谓终身受益。”
最近七八年卢礼阳全力以赴,与一帮同道合作《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影印本的出版,以及点校本的编辑整理工作。影印本一套六十册,去年初由中华书局推出。今年春,《刘绍宽日记》《符璋日记》《林骏日记》《赵钧日记》四部标点本,收入“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一体刊行,颇受国内学术界的欢迎,上市仅两个月,已发行八百套。篇幅最为巨大的《张棡日记》(全十册),年底将与读者见面。《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及标点本的问世,是继《温州文献丛书》《温州文献丛刊》《温州方言文献集成》之后的温州历史文献工作的新收获,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要。
在全国地市级图书馆中,温图的地方文献的收藏与研究虽然不能说是独一无二,但绝对可以说是颇具特色与优势,全国地级市公共图书馆首家谱牒收藏研究中心,蔚为大观的六十册《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等等便是明证。
卢先生说,不知不觉,大学毕业三十四年了,在第二故乡工作与生活了三十四年。却顾所来径,感触分外多。其间转换过好几个岗位,但都没有离开温州,直至十几年之前因缘际会,安身于图书馆,做现在这份工作。如今依然在做编辑(审读),一份报纸,一套日记丛书,有时还免不了替熟人或朋友看看书稿。可以说,编辑这个字眼,最吻合他现在的生活状态。
从乡愁名片上看到卢先生出版了十多本书籍。其中《此心安住》是写他自己的,收录了六十篇文章。《此心安处》,瓯风文丛之五,文汇出版社二〇一七年六月版。
本色

从历史的余温公众号上看到卢老师原载《温州日报》1996年1月12日十一版的文章《名城呼唤名人 ——青岛随感》。他在文末呼吁:比比青岛,比比其他善于保护挖掘人文景点,营造文化氛围的兄弟城市,我们温州该怎么办?此文感受到了瘦弱的卢先生身上散发出的一股感人的文化力量。
广州学者张求会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文章《此心安处是吾乡》称,温州女婿卢礼阳,孜孜矻矻卅余载,从外围渐入核心,为温州文化事业的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奉献至今。文章说:礼阳君不但为乡邦文献整理交出了一份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答卷,而且对文物单位被侵占、公款乱出书、领导挂名当主编等等斯文扫地的“文化之憾、心头之痛”痛下针砭。在我看来,前者需要功力,后者更需要勇气,功力可以积攒,勇气未必可以养成———放眼四周,扪心自问,还有多少读书人存有仗义执言的“书生本色”?一报一刊一方人,它们的出现和他们的坚守,“成功地养育着和凸显着温州的文化”,已经并且仍将让无数读者产生一种信念:“温州不只是生意葱茏的经济实体,温州也是一个闪光的文化的存在。”
涛哥三问
涛哥:退休后会继续从事地方文献的研究吗?家乡永康在地方文献、文化遗存上有什么好建议吗?
卢先生:会继续这份有意义的事情。家乡历史文献工作不很热,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建议成立永康地方文献与民间记忆研究中心,上马地方文献丛书,并把地方文献概念的外延从文本记录拓展到声音图像,特别是要做好永康重大历史事件、风俗掌故、地名来历、谚语俚语等相关的口述、传说及照片、音视频的挖掘记录与研究,既加强与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又充分发挥民间志愿者的积极性。各界人士中的年长者,排排队,组织力量协助他们做好口述,这是与时间赛跑,否则,珍贵的记忆给他们带走了,那是无可弥补的损失,悔之晚矣。在方志、期刊、乡贤撰述、谱牒以外,以民间记忆这一载体让地方历史记录更加完整、丰富和鲜活。另外,与义乌,温岭,仙居等兄弟县市相比,永康地方文献的整理挖掘工作相对滞后,应趁势而上,将永康文献丛书的出版工作列上议程,及早付诸实施。
涛哥:您的成功逆袭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吧?
卢先生:呵呵!三十年一路走来,除了马允伦、胡珠生先生等多位学术界先辈热心提携,不少朋友也给予我许多关照,令人难以忘怀。当然,即使是如此微薄的收获,也饱含着家人的心血。俗话说,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而在我看来,恰恰相反: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别人的好。正是太太的默默付出,我才化险为夷,一路走到了今天。
涛哥:您每年都会回几次家乡永康吧,高考结束了,您对年轻人有什么勉励的话吗?
卢先生:走得再远,故乡最亲。事业再大,感恩前行。我骨子里永远都有一种家乡情结。
现在有的大学生工作没多久就离职了,有的年轻人也许觉得,身为大学生应该坐办公室,不该下车间。我的切身体会是走上任何岗位,可以先放下身段,在工作中追逐梦想、展现才干。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只有积累和准备,机遇来了,才有可能把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