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究竟在焦慮什麼?985已經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共勉

作者;劉成財

官方郵箱:2330694208

“我們不算是在生活,更像是在生存。”一位大學生談起畢業後的生活,說得很無奈。

現如今,即使是擁有985學歷的大學生,畢業後的第一年,也舉步維艱。

為面試專門買西服、一天投出幾十份簡歷做“麵霸”、不停打磨面試技巧、往返幾座城市參加面試……為了找到滿意的工作,這些高材生的畢業季都無比辛苦。

央視《新聞調查》欄目耗時數月,跟蹤調查了三位南京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求職經歷,頂著名校光環的大學生,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求職時,都一樣處處碰壁。

南京大學的覃琦不停為求職奔波,錘鍊出在任何交通工具上都能睡著且不坐過站的本領。

年輕人究竟在焦慮什麼?985已經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共勉

在接到面試失敗的通知後,也能笑著安慰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這樣,在被拒絕中走過來的。”

年輕人究竟在焦慮什麼?985已經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共勉

畢業生們前途未必光明,但道路多半是曲折的。

有人說,自己畢業後一年的生活就是“起落落落落落落”,體會過後,方知生活不易。

工資沒漲,體重漸長;月薪五千,不敢生病。無論是畢業於985還是211,都有無數人,一年過去發現自己的生活不如狗。

1

求職租房工作闖關難

無數90後至今零積蓄

“畢業一年,且窮且獨立。”

曾有女大學生在被問起離開大學的第365天,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時,她苦笑著說:“畢業一年,生了一場重感冒,發現自己連看病的錢都沒有,還要跟父母要,我覺得,這大概是這輩子最糟糕的事情吧。”

許多人也曾躊躇滿志,而現實讓人臉很疼。

畢業,是大學生們闖關的開始。

對畢業生來說,每年都是最難畢業季,也是新的最貴租房季。

畢業或許標誌著一些人正式成為沒有工作,只能啃老的“社會失落者”。

年輕人究竟在焦慮什麼?985已經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共勉

求職面試,看似冷門的專業,一旦就業求職又會發現一點都不“冷”。

江蘇某高中一場歷史老師面試,有16個人參加,其中3名本科生,12名碩士,還有一名博士,近半有工作經驗,但最終被錄取的只有一個人。

名校光環早已不是萬能通行證,名校本科畢業,別人可以說你沒讀研,學歷低;許多人考了研,依然有人說你是雙非本科出身,考上985也沒用。

工資低、難就業背後是殘酷的畢業現實。

2017年中國本科生就業白皮書顯示,去年中國有795萬大學畢業生,如果再加上中專和大專的畢業生,僅畢業季就有超過1500萬青年投身到就業市場中。

一位985碩士畢業生父親說的話 / 《新聞調查》

即使最終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工作,在畢業後的闖關路上,也僅僅只是個開始。

許多畢業生的工作存在著專業不對口、基本生活成本過高的現象。

一份調查顯示,學新聞的只有4.7%能當記者,學法律的只有14.7%能從事法律相關工作,而學哲學的,大多宿命還是做銷售。

某地產中介企業今年發佈了一份北京市各區房租與平均薪資的比例,房租也是許多年輕人邁向獨立的一道難關。

年輕人究竟在焦慮什麼?985已經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共勉

居住在西城區的人們,每月要繳納的房租,超過平均薪資的75%,北京其他地區,佔比也大多超過了50%。

辛辛苦苦一整天,血汗全成房租錢。

蝸居、泡麵和沒有00後多的積蓄,讓許多畢業生戰戰兢兢工作,卻又比誰都更怕突發事件。

年輕人究竟在焦慮什麼?985已經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共勉

90後和00後平均月存款金額對比/ 騰訊《00後研究報告》

付不起房租的工資,畢業即失業的社會現實和無處安放的焦慮,使得許多90後正向著中年危機狂奔。

2

適應社會

藏起喜怒哀樂

然而,即使跑贏了同齡人,成功加入就業大軍,等待年輕人的也未必是光明的未來。

不少畢業生已然感受到中年危機的可怕,現實壓力、心理危機、身體隱患是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

在校時,有著耀眼的光芒,傲人的成績、各種各樣的獎項......可從離開校園的那一刻起,從前那些讓自己得意的事,都變得微不足道,或者說沒什麼用處。

每個畢業生,都要重新去適應社會。

曾生活無憂的年輕人,開始不敢消費。

23歲的文案編輯小南說:“我曾經是一個剁手族,基本上每天都要拿快遞”。

可工作後的她,每個月的工資扣除日常開銷以後所剩無幾。

“現在的我買一件東西都要反反覆覆思考很久,有時候甚至一個月都不買一件東西,因為無論多麼節省,每個月都很難有結餘”。

年輕人究竟在焦慮什麼?985已經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共勉

擺在面前更殘酷的問題是:不敢生病。

一位網友就分享了他的故事:北京,一夜之間從他最愛的城市,變成了無比殘酷的角鬥場。

由於連續加班和高強度工作,他患上了重感冒,拖了幾天越來越嚴重,整個人虛弱到沒法說話,不得已請了假去看病。

當他去到北京一家大醫院時,自助掛號的機器上,號碼早排到一個月以後,他只能去所住小區的一傢俬人醫院。

一進門,醫院裡的人就問要他一千多的掛號費,他忙不迭地出來,“我第一次覺得,原來北京的冬天這麼冷”。

最後他嘆了口氣,在小藥店隨便買了藥。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看病會成為一個問題。”

現實問題赤裸裸地擺在畢業生面前,可心理上的問題,往往才是壓倒這群年輕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致於有人調侃:從985畢業第一年,哭都捨不得買紙。

曾經失業的Adam說:“畢業第一年,我爬上過高樓,企圖自殺。”

他和交往兩年的女朋友因未來規劃的分歧分手了,那段時間,他工作常常分心,接著出錯、被辭退……

“那一定是我人生中最難熬的日子,刷朋友圈時,總是看到別的同學混得風生水起,而我自己,卻那麼落魄”,他開始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在糾結和痛苦中,他爬上了窗戶,最終又下來了。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我不再是個孩子了,不能再逃避了。”

生活在重壓之下,迷茫又彷徨,孤獨感總是深入骨髓,這就是這些剛畢業年輕人們的常態。

年輕人究竟在焦慮什麼?985已經不再是萬能通行證!共勉

“每天睡覺靠眼睛生理困,不然不知道如何入眠,醒來不知道又重複一天的意義是什麼”,開始思考“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我現在在做的事到底有沒有意義”。

渴望陪伴,卻小心翼翼蜷縮在自己的殼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流淚,一個人承擔苦痛。

生活被侷限在幾平的出租屋裡,開始變得分外脆弱。小小的房子承載不下野心和夢想,卻裝下所有的喜怒哀樂。

懷念從前的校園時光,現實卻無時無刻不在鞭撻著人:“從前可以任性不去上課,現在不能任性就不去上班”。

開始頻繁地想家,懷念家裡的飯香,懷念在家度過的日日夜夜,懷念小時候常走過的街道,可每年結餘還不夠買一張回家的機票。

除了心理上的問題外,畢業生的身體狀況也讓人堪憂。

“現在的我和一年前簡直不是同一個人,簡直是小鮮肉向油膩大叔的轉變。”

不管生活如何對待我們,我們唯有加油,衝破他,找回自我,致每一個奮鬥在路上的年輕人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