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式新玩法逼迫日本欲「自給自足」

特朗普式新玩法逼迫日本欲“自給自足”

◆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 蔣豐

毫無疑問,特朗普是當下國際社會當之無愧的首號“新聞人物”。與歐盟開撕、退出聯合國理事會、大搞對華貿易戰,我行我素,大有不怕雞飛狗跳之勢。輿論“美其名曰”:特朗普流。對於這種新玩法,就連跟隨美國最緊的亞洲盟友日本都看不懂了。

不過,在不少國家面露困惑之時,日本卻似乎表現的異常冷靜。統觀日本輿論和政府表態,聚焦在三個問題上,分別是美朝首腦會談及半島無核化、國際區域新規則和新秩序、中美貿易摩擦。對這三件事,日本不敢隔岸觀火,相反,越來越體現出要擯棄貼美路線、實現“自給自足”的意思。

一是不對美朝“核談”抱過多期待,做好走自主型日朝談判路線的心理準備。特朗普和金正恩會談之後,美朝在推進落實具體成果上徒增溫度差和政策鴻溝,磋商陷入實際停滯。日本自稱是朝核“受威脅者”,加之遺留的“綁架”問題,擔憂朝鮮無核化若不落定,在朝美“和解”的空虛外衣下,朝核陰影揮散不去,而美韓、日美同盟軍事合力將被腐蝕。屆時日本只能自吞苦果。日本應慶義塾大學學者神保謙指出,日本須應對可能再度來襲的緊張局勢,拿出當事者的心態著眼準備對朝單線磋商,而不是坐等幻想美國送餡餅。

二是日本應盡力避免在區域合作上與美對立,積極站出來扮演維護國際秩序的角色。美國在G7會議和北約首腦會談上都令歐洲大為惱火,特朗普出言不遜,公開叫板稱“歐盟在貿易問題是美國敵人”。美國與西方國家的這種決裂,讓日本看得心驚膽戰,但也未能倖免被特朗普在推特上指責“美日貿易關係缺乏公正和互利主義”。小心翼翼表態同時,日本認為,美國攪亂固有的國際區域貿易合作,對自身正是機會。日本不能跟著趟渾水,而要以TPP、日歐自貿區等為抓手,主動作為,當好秩序的維護者、建設者甚至是領軍者。

三是日本不拒絕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漁翁之利”,但更期待對華實打實的經貿合作。美對華貿易戰連番升級,日本卻算的很精明。

美、中是世界第一、二大經濟體,也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2017年日本進出口總額約4成都歸功於中美市場。日本大和總研估算數據表明,中美貿易摩擦對日企產生最大直接損失或達533億日元。日本國內也有學者堅持認為美國必勝,日本應該力挺美國,坐收“漁翁之利”。但對於特朗普單方面發起的這場挑釁,日本政府擺出了很明確的中立立場:不跟風、不點火、不上前,只是淡淡地呼籲“制裁措施對任何一國都無利”。

在經濟實惠和國民利益前面,日美昔日的“海枯石爛”已經讓人看到了龜裂。這不僅僅是因為特朗普的新玩法讓人吃不消,歸根結底,日本當前面臨巨大的經濟社會發展瓶頸,急需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借力謀生。特別是,中日關係重歸正常軌道,兩國務實經貿合作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是跟著不靠譜的老大耍大棒,還是踏踏實實對外搞交流、賺鈔票、圖大利,恐怕日本心裡明白得很。這種心態,也將對日美關係未來走向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