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最近《延禧攻略》热播,又赶上《还珠格格》重播。

好多人在看剧的时候,就下意识地串起来看,特别是当魏璎珞一次又一次帮助五阿哥的生母愉妃逃过算计时,弹幕里全都在说:

“五阿哥一定会出生的,因为他还要等小燕子。”

“难怪《还珠格格》里永琪和令妃走得那么近,《延禧攻略》就是一部还珠前传啊。”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大家会不自觉地拿两部剧中的角色参照对比,包括我也一样。当年看《还珠格格》的时候一直在想,为什么皇上那么宠爱令妃,却那么讨厌皇后?

如今再看《延禧攻略》,我仍然好奇,魏璎珞到底凭什么,能让帝后情深的乾隆在富察皇后去世后格外宠爱她?

真实生活中的令妃又到底有什么本事,可以让后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演绎她的传奇。

她当然聪明,即使在不以宫斗为主线的《还珠格格》里,大家也能看到她的高智商和高情商。

在小燕子初入宫时,令妃一眼就看穿皇上的心思,知道他心内偏爱这个民间女孩,便顺着他的心意夸赞小燕子眉眼里一派贵气,像极了皇上,不动声色就完成了溜须拍马。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其实啊,人人都喜欢拍马屁,但拍得太过,就让人觉得假,且易树敌。但像令妃这样说出皇帝想说而不好开口说出的话,就让对方觉得很舒服。

并能在皇后前来质问的时候,说一句:“是皇上自己说像的啊。”

可进可退,真的是高明。

《延禧攻略》里,就更不必说了。

魏璎珞从进入皇宫那一刻就知道自己身处什么环境,又该如何应对,她聪明,反应快,能接得住别人的阴招,更能借力打力,反过来给别人下套。对待敌人,她从来不心慈手软,要多狠有多狠。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可是,她这种手段不会轻易让男人看到,女人面前从不白莲花的魏璎珞面对傅恒那可是纯情小白兔,明明有备而来,却要假装天真懵懂地撩。

深谙男人内心深处那些窜来窜去,压都压不住的怜悯情绪。

高贵妃惨就惨在,不懂卖惨。

可是电视剧或小说,难免会有夸张成分,真实的令妃,一生当真如此传奇吗?后来我去看了《清实录》,又查阅了一些关于令妃的资料,也不得不承认,令妃的一生的的确确当得起“逆袭”二字。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她最初入宫,具体年月史料并未记载。令妃姓氏是魏氏,包衣人。

什么是包衣人呢?简单点说就是皇族的世袭家奴。所以她最初入宫,身份就是宫女,宫女哪一年进宫自然不会有人专门记载。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她在《清实录》的第一次亮相是乾隆十年。史料如此记载:乾隆十年。乙丑。正月。谕、朕奉皇太后懿旨。魏贵人、著晋封为嫔。册书上说她:“咨尔贵人魏氏、久娴姆教。长奉女箴。礼法是宗。凛小心而严翼。敬勤弗怠。遵内则以温恭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令嫔。”

大致意思是说她知书识礼,勤勉恭顺。魏贵人就是后来的令妃,也是魏璎珞的原型。那一年距离她入宫,据后来研究史料的人推测,只有四年,她应该是乾隆六年进的宫,那一年愉嫔生了五阿哥,从贵人晋升为嫔。四年间,从一个名不见传的宫女,跻身为嫔,而且是三嫔之首。可见她的能力,我不觉得那全是运气。

世间很多运气,细说从头,抽丝剥茧,到最后都是筹谋。

那一年后宫发生的事情也比较多,正月,高贵妃死。(乾隆十年。乙丑。正月,戊戌。皇贵妃高氏薨)。到了十一月,纯妃,娴妃,就都册封为贵妃,愉嫔海氏(对,就是五阿哥的亲妈),成为了妃。 难怪《延禧攻略》要把纯妃、娴妃、愉嫔和魏璎珞写到一起,联合智斗高贵妃,看到这一处,真的由不得人不浮想联翩啊。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仅仅只隔了三年。到了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那一年,令嫔就又升为了令妃(《清实录》:乾隆十三年。戊辰。秋。七月。令嫔、舒嫔、著晋封为妃)。至此,在令妃之上的只有娴妃,已升为皇贵妃,统管六宫,以及纯贵妃和嘉贵妃。纯妃大家都很了解,嘉贵妃,没错就是被魏璎珞治得很惨的嘉嫔,但事实上,嘉贵妃一直很受宠。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从乾隆六年,到乾隆十三年,仅仅七年,一个入宫时只有十几岁的女孩,已经完成了自己人生地位的巨大超越。那些曾经她仰望过的人远远被她甩在身后。而此时,她还没有生子。没有家族依赖,亦不能母凭子贵。这七年的恩宠,唯一解释就只能是皇上很宠爱她。至于宠爱原因,册书上给人的信息是她性格很像富察皇后,一样的勤勉,一样的节俭。

《延禧攻略》里说的则是离不开富察的提携。这一点也不完全是没有依据的,乾隆曾经写过一首怀念富察的诗,这样说令妃:“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这至少说明,令妃和富察皇后的关系是很好的。所以,不管是哪一种,令妃这七年的逆袭用《甄嬛传》里的四个字足以概括:莞莞类卿。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不要怀疑《延禧攻略》里的帝后情深是虚构。真实历史里的富察皇后就是乾隆怀念了一辈子的白月光啊。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他一生写了很多诗,最好的那一百首全是写给富察的;乾隆十三年,富察去世,大阿哥和三阿哥因为表现的不够悲伤,遭到训斥,说他俩不孝,平常教导他们功课的大臣,全都受到牵连,被罚俸禄(语见《清实录》:富察皇后死,今遇此大事。大阿哥竟茫然无措)。他多次表达自己对富察皇后的深情,对其他妃子评价寥寥无几,却说自己能专心朝政,是富察皇后之助,说她料理后宫十分得当,令所有人心悦诚服;因为大臣们在给富察的祭文中用错了一个字,他就把参与此事的人全部严惩;富察皇后去世后,长春宫一应物品原样保留,他每年都要去看一看,一看就是四十多年……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令妃最聪明的一点就是,她打好了富察这张牌。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懂得审时度势,找到最能庇佑自己的羽翼,又足够小心谨慎,绝不轻易惹事,所以至少吧,至少她没让皇帝太过忧心,又让皇帝觉得他对富察很用心。已经足够。富察皇后去世后,从乾隆十三年到乾隆二十四年,整整十一年,令妃再无任何位分晋升。乾隆二十年,嘉贵妃去世,贵妃位置悬空了四年,乾隆也不愿意把这个位置给当时的众妃之首令妃。乾隆二十四年令妃终于成为贵妃。原因是接连生下了三个孩子,七公主,九公主,以及十四阿哥,册封为贵妃的那一年还怀着一个。那时候年长令妃16岁的乾隆已经开始进入“知天命”的年龄,加上诸多子嗣一个接一个夭折,皇上已经不复从前的意气风发,然嫔妃再多,在死亡的冲击下,仍然不免有对子嗣绵延的焦虑。恰恰在这样的时期,令妃接连生了六个孩子,四男二女,让皇上看到了连绵不绝的关于生的希望。是巧合吗?我觉得未必。我翻看了乾隆时期整个《清实录》关于后妃的册封,发现令妃的每一次册书上,都会出现类似于谨慎或小心翼翼这样的字眼。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从一无所有逆袭成皇后

令妃,是那种最懂得把握时机的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打出不同的牌。

富察皇后最受宠的时期,她不会去打“母凭子贵”这样的牌,那时候皇上一颗心都在富察皇后和她所生孩子身上,令妃就是有了子,也贵不到哪里去。可是,到了富察去世后,皇上被死亡的悲伤缠绕,她立马就知道,她必须打“母凭子贵”这张牌了,因为那时候,爱情已经不再属于这个皇宫,生和希望才是一切。所以,令妃生孩子全部集中在那段时期。

每一步都走得那么恰逢其时,像是合着别人的心意剪裁,这样的女人不逆袭才怪。真的就像是我们平常打牌,每个人都只有那么一手牌,有时候王炸出的太早,风光一时,但赢不到最后。但如果懂得利用别人手里的牌,懂得借别人的局势,那么一张不大不小的牌,也能打出王炸的作用。令妃,前十年借富察的时,后十年借生子的势。每一步都利用了皇帝的心理,把劣势变为优势。她看起来没什么赢面,可也正是因为没什么可被人利用的,所以处处都是她可利用的机会。 所以,若真要问一句令妃凭什么逆袭,真相可能很残酷,和爱情无关,皇宫的爱太稀薄。仍然只有两个字:智慧。

皇宫凶险,美貌和家族势力,今日蜜糖,明日砒霜。

拥有太多,也就软肋太多。

倒是什么身外之物都没有,唯独拥有了智慧的人,最容易拎得清,最容易狠得下心,也最容易走得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