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將變身紅色旅遊小鎮

陝西農墾是新中國農墾事業的發祥地,陝西農墾集團是省屬唯一的大型農業企業。

大基地、大產業、大企業,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近年來,陝西農墾在全省鄉村振興戰略

和現代化農業建設中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也為三秦大地勾畫出了最美圖畫。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2017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如今,改革為我省農墾在產業發展、民生改善方面都帶來了嶄新變化。從今天起,本報開設“走進陝西農墾”系列報道,讓讀者跟隨記者的腳步一同走進分佈在三秦大地上的一個個特色農場,感受現代化農業中的綠色田園及融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核心陣地的具體行動。

“花籃的花兒香……”一首《南泥灣》讓延安大生產運動中的南泥灣為全國所知曉。如今,南泥灣是個啥模樣?三秦都市報記者隨同省農業廳採訪團走進南泥灣農場,實地感受新時代下的“陝北好江南”。

“自力更生,豐衣足食”。1941年,王震率領八路軍359旅在大生產運動中,創建了第一個軍墾農場——南泥灣農場,由此,陝西成為新中國農墾事業的發祥地。走進南泥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片水稻田,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在藍天山巒的襯托下分外美麗,真實再現了陝北好江南之景。

據南泥灣農場負責人介紹,目前農場總人口1879人,擁有耕地5000餘畝,農場管理實行1984年全國農墾改革時形成的大農場套小農場管理模式,主要農作物為玉米、水稻、油料香柴蘇等。玉米種植2000-3000畝,主場區種植約1000畝水稻,實行從種植到收割的全機械化作業。來自山中九龍泉的水除了灌溉,還蓄養水源形成了百畝荷塘景觀,到了收穫季節,這裡更是洋溢出一片稻穀飄香的豐收場景,吸引著市民紛至沓來觀賞休閒。

此外,南泥灣墾區政府舊址、中央管理局幹部休養所舊址、延安炮兵學校舊址及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等革命舊址也成為了延安市紅色旅遊寶貴而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客與學習參觀者的青睞。為此,按照延安市委、市政府的發展規劃,將重新整合自然與文化資源進行發展。

修路、盤活、融資、保護……目前南泥灣正在加快實施“美麗鄉村夢”的建設步伐,未來這裡將形成以南泥灣農場為主體,以大生產運動、軍墾、農墾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為依託,以紅色教育、文化旅遊、生態農業和特色小鎮為主導的南泥灣紅色旅遊小鎮而叫響全國。文/圖本報記者文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