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不管你什麼時候到銀行辦業務,爲啥都得排隊

為什麼大家關心銀行排隊問題?說明大家不滿,銀行業是服務業,客戶不滿就需要解決。

其實這個問題,反映當下銀行在轉型和崛起中的糾結和平衡狀態,網點減一減,技術和場景提一提,有的銀行可能就是全線上操作,有的銀行可能專注某個領域,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這類疑問就很正常了,等到沒有疑問,已是水落石出的時候。

好奇怪,不管你什麼時候到銀行辦業務,為啥都得排隊

1,看看你中槍的場景:無論排隊的顧客是多還是少,都只能看到銀行開一兩個窗口,而且,明明看到玻璃窗裡有很多工作人員無所事事啊?——親,我來給你層層剝離看:

2,首先銀行是一個流水線的服務,所以要看到整個流水作業,你才知道在哪個環節掉鏈子了,所以:你是不是看到的是正在觀摩的實習生,或是櫃員以外的管理崗了。因為網點崗位都有明確分工和流水作業的,一個蘿蔔一個坑。不是隻要是銀行的人就什麼都會,也不是會了就什麼都能幹,非櫃員是沒辦法辦理業務的,這涉及到操作風險。

好奇怪,不管你什麼時候到銀行辦業務,為啥都得排隊

除此之外,銀行也會從人工成本角度考慮:別看他五六個櫃檯,有的可能是對公的,有的可能是貴賓的,就是同一個櫃面的,有的人在流水作業上是授權的,有的是複核的,有的是管理的,並非都是櫃員。如果開的櫃檯多,這一套傳統的流水作業都要完整,一個櫃檯成本為1的話,六個櫃檯成本就翻了6倍,同樣,櫃檯的備付金也要翻6倍,安保和押運成本也相應增加。

3,銀行其實在整個金融行業做了很多類基礎設施的工作,什麼意思,就是假設沒有銀行的賬戶建立和認證,那麼廣大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用戶就得親自跑到杭州和深圳找阿里和騰訊開戶了,哪來這麼方便呢?!所以,如果從普惠金融或者銀行社會責任角度出發,一大堆人排隊卻只開一個窗口絕對是值得罵娘值得改善的事情。但如果你從商業角度出發,這事就複雜了,它很多時候就成了趨勢、趨利以及現實和成本的選擇。因為隨著利率市場化,大數據和互聯網金融及智能銀行的發展,傳統網點的優勢越來越變成銀行的包袱,所以網點數量和人員的減少,網點智能化已經成為趨勢,實際上現在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離櫃率也是越來越高,因此銀行權衡下來的策略是傳統網點成本做減法,並在智能化網點提升服務的同時大力發展自助銀行,手機銀行,網絡銀行,機器人業務等等,因此你會遇上櫃臺開那麼少,人都跑出來讓你開通手機銀行,讓你買理財了的現象。

好奇怪,不管你什麼時候到銀行辦業務,為啥都得排隊

4,說實話,這年頭櫃員心理苦啊,老被投訴不說,據說分分鐘就要被機器取代了。當然也有考核的問題:各家銀行對網點考核也不一樣,有的行可能強調服務效率,按業務筆數考核,有的行可能做多做少不出錯就行。

5,轉型中的網點出現這個現象,高大上的理解來說就是轉型中的相應短暫的陣痛和困惑而已。畢竟我們享受過太多傳統銀行的普惠服務,如今又享受太多互聯網金融和支付寶帶來的方便快捷,生活快得以致我們都來不及等一下又大又傳統的銀行轉型,但兩者終究匯聚成河,現在上了年紀的人才是銀行排隊主力軍,大部分年輕人已經很少櫃檯業務,將來大家都是預約或是線上操作,看看天就能取出錢來,只要你信用夠。

排隊等待對於你來說也許是煎熬,對於銀行來說卻是絕佳的營銷機會,你多等一秒,產品成交的可能性就多一分,距離銀行職員走上人生巔峰就更近一步。

總而言之,有訴求就要有解決辦法,儲戶既然對這種情況有不滿,就得改進,隨著等待消耗的不僅是時間,還有儲戶對銀行的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