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為
婚姻是為了延續
或綁架愛情
我錯了
”
【圖片來源】手機攝影:陳霖
【瞧瞧說】
總感覺,我們一輩子都不可能說清愛情。
那麼,是不是可以努力認清婚姻?
1
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微信裡搖到一個正值芳華的少女,便謊稱自己是三十歲的高富帥,聊到相約開房的地步。
因為此男一直有拈花惹草的習慣,妻子早就發現了他的異常,一路尾隨而來。
他剛進賓館房間,妻子就衝進去對著已經坐在床上的女子破口大罵。
然後,三個人同時驚呆了。
原來,床上的女孩,竟然是他們的女兒。
父親約炮,約到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妻子崩潰,以為丈夫是個沒人倫的東西,所以對男人大打出手,痛斥不已。
警察趕來,發現這一鬧劇。經調解方知,誤會一場。父親不知美女是女兒,女兒亦不知多金男原來是父親偽裝的。
一直以來,都有人提出“婚姻制度終將消亡論”,認為婚姻,是男權社會的產物,緣於女人的不獨立。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女平等的推行,女人的經濟地位越來越獨立,進而帶來精神上的獨立。一旦女人失去對婚姻的必須,婚姻制度就岌岌可危了。
我也一度這樣認為,婚姻是在束縛人的精神自由,以形式來歪曲實質。
但事實上不是。
這則新聞讓我明白,其實婚姻制度,不是為愛情準備的;婚姻法要求的忠誠,也不是為愛情準備的。
婚姻的存在,本質上是保證血緣的延續和純正,防止不倫之戀帶來的人類繁衍災難。
如果婚姻制度滅亡,則面臨著人類的自取滅亡。
試想,如果沒有婚姻這一法定形式的存在,兩性關係的自由混亂,孩子不知其父,甚至其母不知其父,將帶來多麼可怕的後果?
在母系氏族中,女人很清楚自己的後代是哪些,所以避免了同一血緣的後代產生近親繁衍的後果。
但是男權社會就不同了。
如果男女平等帶來雙方的絕對自由,沒有婚姻,倫理將無從談起。
就像新聞中的父女,他們若不知彼此間的父女關係,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人若是沒有倫理的約束,不是與動物無異,而不根本不如動物。
婚姻作為以法律來規範道德的形式,絕對是必須的。
《狼圖騰》裡,有一段寫道草原上的馬群,在小母馬成長到發情期後,會被本群的長輩強行趕走。無論她們多麼留戀自己的父母和群體,父母都會狠心趕她們走,讓她們去其他的馬群,從而防止近親交配,生出殘疾的後代。
動物尚有優生的倫理理念,這是物競天擇的必然本能。
可是人類日益發展,自認為高級動物,卻……
一個故事裡說,女孩從小隻有母親,母親就靠著各種叔叔伯伯們的垂青來養活女孩。後來母親自殺了,女孩走投無路,遇到了一個同性的大哥,號稱要罩著她。後來女孩以身相許。男人的父親去世後,整理父親遺物時方知,女孩是他同父異母的妹妹……
這就是自由的悲劇。不倫之戀,上天用這種殘酷的方式懲罰下一代,可是上一代作下的孽,能夠償還嗎?
2
所以,再看到有人談論婚姻中有沒有愛情,我就會覺得幼稚。且不說愛情本無定義,也沒有量身定做的對錯,僅就兩個獨立的人來說,用初戀般的愛情來要求婚姻本身就是極可笑的。
人會成長會改變,愛情也會。
婚姻基於愛情產生,卻並不依附於愛情存在。婚姻不是附屬品不是寄生蟲,婚姻有其獨立的神聖意義。
且聽慢慢分解。
兒子最近迷上了海底小縱隊,要看電視劇,要聽原聲帶,我都快被那些故事給洗腦了。每天就是“海底報告”、“章魚警報”,呱唧、達西西、巴克隊長……
有一節講的是,海蝸牛遇到了麻煩,求援於海底小縱隊,說是一個長得很怪異的動物在自己和自己吵架,這個動物,一半是螃蟹,一半是海膽,螃蟹的一半與海膽的一半吵起了架,讓海蝸牛們無法入睡。
巴克隊長前去查看,只見果然有一個一半是螃蟹一半是海膽的生物,那一半螃蟹正在與一半海膽吵架。
螃蟹說:“你有什麼用?我每天尋找食物,你負責幹什麼?”
海膽說:“我負責吃!”
螃蟹說:“你為什麼不承認我每天養著你!”
海膽說:“但是你也不承認我保護了你的安全!”
螃蟹說:“你保護我?你根本就沒膽,你還保護我?”
海膽說:“我怎麼沒膽?我叫海膽!”
……
後來經瞭解發現,這並不是一個一半螃蟹一半海膽的生物,而是兩種生物。他們因為彼此需要而在一起,螃蟹負責馱著海膽,並尋找食物;海膽負責保護螃蟹。在生物學上,他們屬於“共生關係”。
因為起了爭執,雙方都認為自己為對方付出了很多,而對方卻沒用。於是呱唧隊長建議他們分開一段時間,冷靜冷靜。
一語點醒夢中人。
他們都如釋重負,認為自己離了對方就自由了清靜了幸福了。
然而,海膽很快發現,他自己無法去尋找足夠的食物,必須得到別人的幫助。
螃蟹很快意識到,他以前因為身上馱著海膽,看起來很可怕,別人不敢欺負他,但此時,面對敵人,他覺得自己自己一點也不可怕了,每一步都戰戰兢兢。
最後,他們又和好了。
3
“共生”,用在夫妻關係上,是多麼的恰如其分。
不必去講什麼浪漫的海枯石爛的愛情,不去講什麼地久天長始終如一的堅貞,迴歸到生命的本原,男人女人共存於這個世界,本質上就是一種“共生”關係。
我們因為彼此需要而相愛,無論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無論用高尚的詞語還是直白的詞語形容,我們在一起,就是因為我們都很孤獨,我們都不完美,我們需要另一個人(好吧,你說是另一種生物也行)來彌補與生俱來的不足,所以我們選擇了伴侶。
男女之間,因為生理構造的不同,只有相互結合才能成為一個整體。
不要單純地去講獨立。
獨立固然可貴,但相互依賴的共生一樣可貴,甚至更貴。
一個能夠協調各種社會關係的人叫做有本事,叫做情商高;但是再複雜的社會關係也比不上夫妻關係,因為“這世上有千千萬萬人,但是隻有他(她)能陪著你回家”,這種捆綁在一起的關係,要處理得當,則叫“幸福”。
無論你是不是一個情商高的人,相信你都想要做一個幸福的人。
你可以不承認,你以為你有了足夠的錢就可以離開對方,但你離開的不過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性別。
除了少數的值得尊重不應排斥的人群,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天生喜歡異性的。這是造物主的本意,無論這個造物主叫女媧還是叫上帝,創造出人類,分出男女,就是為了結合的繁衍而生出更多的美好。
你獨立,你不再想要忍受他(她),你付出了一定的金錢,然後你自由了,你接下來就可以孤身終老了嗎?
你說你不會孤獨,因為你有錢,你有更多選擇權,你可以獨自活下去,還可以自由選擇另外的伴侶。
是的,但這恰恰是因為你不獨立,你選擇的伴侶越多,越證明你需要另一半,好吧,需要另一個性別。換了一個人而已,並不能證明你獨立到可以不需要異性。
很顯然,你再獨立,也不能變成雌雄同體。
有些事情天生就是男人適合乾的。
有些事情本來就是為女人準備的。
男人即使變性,也無法在身上長出一個子宮來。
即使真能長出子宮,也不能自己給自己授精生出下一代來。
所以,婚姻的本質就在這裡。最初緣於愛情,這很美好。但婚姻不止於愛情,還有很多。
最重要的是締結婚姻的兩個人,出於生命的天職,大部分負有延續生命的義務和權利。
婚姻,保證了基因的明確和優化。
如果沒有婚姻,上帝根本不需要造出兩個性別來,大家都當蚯蚓得了(不好意思,蚯蚓是我所知道的唯一雌雄同體的動物,不知道它們是不是根本不存在婚姻和出軌這樣的八卦)。
所以,不要試圖去逆天。
不過,未來無法預期,是不是將來有一天,真的有可能消滅婚姻制度呢?
當然,也是有可能的。當科學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每個人隨身都植入了基因匹配器,遇見一個人,眼睛一掃描,就可以知道對方與自己有沒有可造成種族滅絕的血緣關係,從而避免“愛上不該愛的人”。
千萬不要停留在半發展不發展的階段,兩個人深受一場,決定結婚,去派出所採集信息時才被告知,基因庫信息顯示,二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妹……
那就慘了。
所以,別想太多,該戀愛戀愛,該結婚結婚,該造人造人,情願就好!
閱讀更多 南一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