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熱熱熱熱熱熱

經歷了最近的高溫

小夥伴們

融化了嗎?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每到這種這時候

希望颱風送來點清涼

但又害怕它亂來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今年的颱風,

一個接一個,

被嘲笑“走位風騷”的雲雀已經登陸,

同時,

今年第13號颱風“珊珊”也已經於今早8時生成了!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最新消息!

史上最戲精颱風“雲雀”登陸了!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這隻生命力頑強,走位妖嬈,在海上走出一個“Ω”型路線的“雲雀”,終於上岸了!

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已於今天10點30分在上海金山登陸,(熱帶風暴級,9級,23米/秒)!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為什麼說它是史上最戲精颱風?

一起來欣賞“雲雀”的蛇皮走位

這是“雲雀”大概方向感不太好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來看看

雲雀這波“銷魂”的轉圈操作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就連今早7點,它還拐了個彎!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今日上午10點30分前後,颱風“雲雀”以熱帶風暴級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受其影響,未來兩天,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南部、安徽東部、河南中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可能會有大暴雨出現。

“雲雀”登陸上海金山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雲雀”登陸前後可見光增強雲圖動畫。

中央氣象臺發佈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登陸消息:

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熱帶風暴級)的中心已於今天(8月3日)上午10點30分前後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

“雲雀”的路徑在登陸前又詭異了一把,今天凌晨當它到達錢塘江口後並沒有立即北上登陸上海南部的奉賢和原南匯沿海地區,而是向西繼續深入到杭州灣內滯留了近5個小時後,最終登陸金山。

至此,“雲雀”成為了今年第二個直接登陸上海的颱風,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四個直接登陸上海的颱風。“雲雀”今晨登陸上海的位置比10號颱風“安比”的登陸點略偏南,且較“安比”登陸崇明島時的強度更弱,僅為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安比登陸崇明島時的強度打到強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結構也更散。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今年第10號颱風“安比”7月22日中午登陸崇明島前後可見光增強雲圖動畫。

登陸後的“雲雀”將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深入內陸,強度會迅速減弱,將會很快結束對我國華東地區的影響。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雲雀“飛過”的詭異路徑。

風雨影響

預計未來兩天,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南部、安徽東部、河南中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可能會有大暴雨出現。

據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全媒體產品室氣象分析師張娟分析,從雲圖來看,“雲雀”結構還比較鬆散,同時西南季風對它支持甚少,所以它帶來的降雨主要是颱風本體降雨,也主要分佈在臺風行進路線附近。

不過由於它登陸以後高層大氣輻散條件好,因此它減弱的速度會比較慢,風雨影響將深入內陸,可能會給河南帶來大到暴雨量級的降雨。

今天起,風雨影響將逐漸顯現。中央氣象臺預計,8月2日20時至8月3日20時,浙江東北部、上海、江蘇東南部、安徽東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150毫米)。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與此同時,東海大部、黃海西南部將有6-7級大風,東海北部部分海域、舟山群島、杭州灣、上海沿海、長江口區、江蘇東南部沿海將有8-9級大風,陣風10-11級。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各省主要影響

@上海

主要降水時段2日後半夜到3日白天,過程雨量30-60毫米,局地70-90毫米;降雨同時還將出現7-8級陣風,沿江沿海陣風8-9級 ;

@浙江

主要降水時段2日下午到今天,將主要出現在浙江北部地區,浙江北部可能會有大到暴雨,浙江東北部局地可能會有大暴雨;杭州灣一帶可能會有7-9級陣風。

@江蘇

降雨集中在2日夜間到3日白天,主要出現在江蘇南部,江蘇南部會有大到暴雨,陸地將出現6-8級陣風,沿海以及長江口陣風可能達到10-11級。

@安徽

主要降雨時段出現在3日白天到夜間,量級以大到暴雨為主。

狂風大雨不停!

昨日下午3點,浙江省防指召開關於第12號颱風“雲雀”對浙江影響的新聞發佈會。會上,省防指值班主任胡堯文告訴記者,12號颱風強度預計和第10號颱風“安比”接近,但由於颱風北部副熱帶高壓太強,導致颱風路徑令人捉摸不定。另外,浙江從昨天傍晚就開始下起大雨!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網友拍攝凌晨4點的杭州,暴雨下到模糊

同時,從昨天傍晚開始,“雲雀”終於結束了“我在哪,我是誰”的狀態,開始提速朝“包郵區”逼近。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雲雀”這次帶來的降水量也比較可觀,據杭州市氣象臺消息:2018年08月02日17時-03日05時降水量分析:共有 52個站點降水大於等於50毫米,其中最大杭州市區武林門:89.0毫米。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軌跡捉摸不定

昨日下午3點,浙江省防指召開關於第12號颱風“雲雀”對浙江影響的新聞發佈會。會上,省防指值班主任胡堯文告訴記者,12號颱風強度預計和第10號颱風“安比”接近,但由於颱風北部副熱帶高壓太強,導致颱風路徑令人捉摸不定。

看圖!這確實是一條十分詭(xi)異(jing)的颱風路徑圖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今早杭州局部暴雨

隨著“雲雀”進一步靠近,杭城的風雨正逐漸加碼。

“雲雀”飛來,降溫效果也是立竿見影,迎面吹來的風裡已透著一絲涼意。今天早晨到上午陰有大雨,局部暴雨,下午陰有陣雨,夜裡陰到多雲;明天、後天多雲,午後陰有陣雨或雷雨。

今天白天最高氣溫30度,明天白天最高氣溫36度,明天早晨最低氣溫26度。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只可惜,涼爽是短暫的。明天起杭城又要重回高溫陣營——從目前預報來看,明天最高氣溫又將火速回到36℃,8月5日到8日最高氣溫都是清一色的37℃。

看來,我們只能把涼爽的希望寄託在下一個颱風身上了。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10天,南海將有1個颱風生成,並於10日前後給我國華南沿海帶來風雨影響;此外,西北太平洋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

浙江已轉移上萬人

省防指於8月1日14時30分啟動防颱風Ⅳ級應急響應,2日10時將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

省海洋與漁業局要求,8月1日開捕的拖蝦、蟹籠、刺網、燈光圍(敷)網漁船,在防颱禁令解除前不得出海生產;海上休閒漁船、釣業漁船和專項特許漁船必須回港或駛入安全水域避風;做好漁船管控,督促尚未回港的漁船儘快進港避風;各地要派出工作組深入漁村、漁港、碼頭,做好漁民的防颱避風勸說工作,執法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對不聽指令的漁船嚴肅處理。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漁民正在轉移

截至2日20時,舟山、寧波、台州、嘉興、湖州、杭州、紹興等7市共轉移17114人,其中陸上轉移7323人,船上人員回港及上岸9791人。(均為船上人員回港及上岸)。全省有20417艘漁船,其中19915艘已在港避風或處於安全水域,正在撤離的有493艘,跨市異地掛靠9艘;全省有3896艘非漁船,其中3749艘非漁船已在港或處於安全水域,正在撤離的有48艘,未撤離98艘。

13號颱風“珊珊”生成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今年第13號颱風“珊珊”的動態雲圖(時間段:2018年8月3日01時30分至8月3日08時30分)

8月2日夜裡,距離關島東北方向大概1200公里海域上的熱帶擾動94W的強度進一步增強。晚上20時,日本東京區域颱風中心將94W升格到了熱帶低壓。受良好海溫的影響,該熱帶低壓的強度持續加強,並在今天(8月3日)上午加強為今年第13號颱風“珊珊”。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集合預報預測的颱風“珊珊”生成後的移動路徑概率圖。

“珊珊”將在72小時內先向西北方向移動,3天后“珊珊”的路徑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集合預報認為“珊珊”後期登陸日本中部沿海地區的可能性較大,當然也有可能在日本東部海域轉向東北方向移動進入西風帶或者折向偏西方向進入我國東黃海海域。未來這個“珊珊”最終的走向還要看它自身強度的發展情況和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發展趨勢。

南海附近西南季風展望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上空幾大天氣系統分析。

季風及其對應的季風槽區域內不僅對流活躍,而且水汽含量充沛,而由於它地處低緯高海溫海域,因此是颱風生成的高發地帶。6月底到7月下旬的颱風活躍期內有多個颱風、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生成發展於季風和季風槽內。未來幾天,西南季風又將有小規模的爆發,未來10天內很可能在季風區內生成至少1個颱風。

目前包括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在內的多個數值預報模型預測的結果也都顯示出了8月上旬在南海或菲律賓東部海域颱風生成。因此,華南的朋友未來幾天可能需要關注一下近期南海以及菲律賓附近海域上空西南季風內的熱帶雲團的發展動向。

東北高溫或將減弱

這幾天,我國東部出現了罕見的“雙副高”共存局面。其中,北方的副高主體異常強大穩定,中心脊線建立在內蒙古-遼寧附近。在它影響下,遼寧出現了1949年以來最為強烈持久的大範圍高溫天氣,遼寧城市經常霸佔全國高溫榜前列,瀋陽、大連、丹東的高溫紀錄全部打破,遼寧空調排隊裝、渤海黃海的海參被熱死都上了新聞。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8月3日副高形勢預估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8月2日全國最高氣溫分佈,可見遼寧為全國最熱地區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8月2日遼寧高溫圖,可見本溪縣超39度,瀋陽超38度

但大多數人都不注意的是,我國南方此時也有一個很弱的副高單體--因為它太弱,所以500百帕位勢圖上象徵副高範圍的5880線都找不到,只有在高空流線圖上才能看出一絲端倪。因為副高很弱水汽很足,所以南方經常有雷陣雨,最高溫度也沒有往年盛夏那麼高;但因為空氣實在潮溼,江南和華南大部其實也挺熱。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7月31日副熱帶高壓及相關暖脊實際控制區域示意圖

接下來,隨著颱風雲雀的登陸,北方副高將受到雲雀和西伯利亞冷渦的夾攻,從8月4日晚上起逐漸減弱南退,逐漸迴歸這個季節應有的位置--長江和黃河之間;而西伯利亞冷空氣也將從8月5號起逐步南下,用三天時間澆滅東北三省的高溫。也正是從8月5號起,南方的高溫,尤其是江浙滬等地的高溫將全面迴歸並加強,直到新臺風的到來。

颱風+暴雨+高溫,戲精“雲雀”上岸,13號颱風“珊珊”生成

8月3日-9日形勢演變圖

颱風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它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天氣。給水產養殖帶來嚴重危害,如狂風暴雨使部分網箱養殖產生網箱內的魚類碰撞、擦傷、繼發細菌性潰瘍病等病害;圍塘堤壩損壞倒塌,魚蝦蟹逃逸;使養殖圍塘養殖的養殖環境發生突變,如鹽度、水溫和pH值等急劇下降,魚蝦蟹產生應激反應,疾病易暴發和流行。因而做好颱風前後水產養殖病害預防工作顯得非常重要。現將颱風對水產養殖造成的危害和對策總結如下:

一、颱風、暴雨引起池塘水質哪些主要變化

1、圍塘養殖因為暴雨,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引起池水鹽度、水溫和pH等急劇下降。引起圍塘水體原來平衡的藻相、菌相失衡。原來水體的藻類可能死亡,有益細菌可能死亡,病原菌可能大量繁殖,大量陸地細菌可能被帶入池塘。

菌多多 五百億芽孢調水王 菌量大 活力好 複合芽孢桿菌,每克菌粉含有五百億個芽孢菌;

2、因為淡水大量注入池塘,引起海淡水分層現象,使池塘底部水層溶氧下降。

3、因大風引起池塘湧浪,大浪淘底,使原來沉積在池底的硫化氫、氨氮、殘餌、動植物屍體、排洩糞便等有害物質被淘起,引起水質敗壞,生物耗氧量上升,特別是使池塘底層水質更差。

4、因大風、湧浪使魚、蝦、蟹受到驚嚇,引起其應激反應。

另外陸地有害化學藥物、汙水、大地沉積物、糞便、農藥等有害物質隨大量淡水衝入池塘可能引起的危害。

二、颱風、暴雨過後蝦、蟹養殖可能出現哪些主要病害

1、“應激反應”是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颱風、暴雨會引起養殖蝦、蟹發生“應激反應”。 產生免疫能力就會下降,原來潛伏在體內的隱性病害就會抬頭,有害細菌就可能趁虛而入,引發病害。

2、颱風、暴雨後可能使蝦、蟹產生的主要病害:

(1)、南美白對蝦:由於應激反應和池塘養殖環境發生突變,對蝦免疫功能下降了,病毒才會在對蝦體內大量複製,引起對蝦大批死亡。因颱風、暴雨的影響,對蝦極有可能引發病毒病。

(2)、青蟹和貝類:暴雨可能引起海淡水分層現象使圍塘水質環境惡化,特別是池塘底層水體溶氧下降;青蟹極有可能缺氧和發生細菌性疾病,主要是弧菌病。

(3)、網箱養殖的魚類:狂風暴雨使部分網箱養殖產生網箱內的魚類碰撞、擦傷、繼發細菌性潰瘍病等病害。

三、如何防治颱風、暴雨引起的水產養殖疾病

颱風、暴雨來臨前,除了加固塘壩、閘門,準備抗險救災物資外,做好養殖疾病預防工作很有必要,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颱風、暴雨前的預防工作

(1)、如果池壩、閘門堅固,颱風、暴雨前池塘內應儘量多蓄些海水,以防止淡水大量湧入池塘引起鹽度急劇下降。

(2)、疏通排洪溝,能隨時排掉由於暴雨引入的上層淡水。

(3)、飼料裡拌Vc3‰、免疫多糖2‰等,增強對體質與抗應激能力。

2、颱風、暴雨過後的養殖疾病預防工作

(1)、及時排水和換水:首先排去表層的淡水,不可一次將池水排出灘面(尤其是晴熱的白天),否則對蟹類、貝類都會有一定影響。再通過幾次換水逐漸將塘水pH、鹽度調節到魚蝦蟹貝正常的生理範圍內。

(2)、消毒和水質調節:換水後,對養殖池水、進排水溝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處理。可選用漂白粉、二氧化氯、溴製劑、碘製劑等。消毒後過幾天,可投放水質、底質改良劑,如沸石粉、生石灰、底質改良劑和微生物製劑進行底質和水質的調節。

酵之源 進口EM菌種 您身邊的發酵車間 酵之源是EM菌種子;自己發酵,有益菌活力高、效果好、畝調水成本低至約1元

(3)、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因受環境突變,養殖生物體應激大,災後應加強投餵優質餌料。魚蝦蟹類應投餵優質全價配合餌料或鮮活餌料,提高機體的抗病力。投餌要實行“四定”的原則,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餌量要根據天氣、水質和魚蝦吃食情況靈活掌握。一般天氣晴朗可多投,陰雨天可少投,天氣悶熱雷雨之前應停止投餌。水色好,水質肥爽,可正常投餌,水色淡可增加投餌量,水色過濃則應減少投餌量並應及時注入新水,網箱養魚爭食激烈可正常投餌,上浮魚群減少,爭食不激烈時,可減少投餌量;魚病治療期間投餌量應適當控制。並在餌料中添加水產多維、大蒜素、免疫多糖等提高防病抗病力,減少疾病的發生。並針對不同的養殖品種及症狀,可選用不同性狀的藥物進行治療,可用恩諾沙星、氟苯尼考或內服靈、敗毒王、黃蓮素等中成藥製成藥餌,連服5-7天。

對濾食性魚類、貝類的養殖池塘應及時調控水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釐米,水色保持鮮活嫩爽,顏色以黃褐色、棕黃色、淺綠色為好。對水色過濃的池塘,可配合防病害定期使用漂白粉或水質改良劑,降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灘塗貝類養殖要疏通溝道,養護好塗面,確保塗面基質穩定。

(4)、注意寄生蟲病的暴發:颱風過後水溫回升很快,加上養殖池內水質突變,養殖的水生動物很容易發生寄生蟲病,可用纖蟲淨、纖蟲嘉、混殺王等高效藥物殺滅蝦蟹體表的寄生蟲,也可選用殺蟲劑或中藥敵魚蟲等對魚體的寄生蟲進行殺滅。

(5)、網箱養殖要進行換網、洗刷,換網後應及時對擦傷的魚體進行消毒處理,以防病害發生。

(6)、海水倒灌的淡水池塘則儘快排鹹、灌淡。並及時施肥培養水質,施肥要在少施勤施的基礎上,注意看天、看水進行施肥,使水色達到鮮活嫩爽。同時用生石灰等調節池水的pH值,使淡水養殖池的PH值控制在6.5-7.5,

(7)、合理配置、使用增氧機。颱風過後,氣溫水溫回升,養殖池塘要防止缺氧。特別是高密度養殖塘儘快修復線路,配備增氧機,既能調節水質,又可增氧防止魚蝦浮頭。增氧機的使用應按照水中溶氧變化規律和增氧機的作用,科學地確定開機時間和機器的運轉時間。要堅持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綿陰雨半夜開,傍晚不開,浮頭早開的原則;運轉時間要根據天氣、水質、魚蝦的浮頭情況和增氧機負荷面積等情況確定開機時間的長短。對無增氧設施的池塘,應配備一些增氧劑以防應急時使用。

(8)、對於動物死體一定要及時深埋處理,並做好隔離的各項工作,防止腐爛傳播疾病。

四、颱風過後恢復生產

1、養殖設施的修復:由於颱風造成的養殖設施的損壞,如閘門、堤壩、網箱等,要及時進行修復。

2、及時補放苗種。修復或新建的網箱待水質穩定後,購買魚種補放;青蟹養殖塘可選購秋苗放養,每畝放養500-1500只,具體視養殖塘條件優劣而酌情增減;海水蝦貝綜合養殖塘,宜選購耐低溫的刀額新對蝦補放,放養密度以1萬尾/畝為宜。

(根據台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資料整理)

本文來源:颱風監測,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愛好者,錢江晚報,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