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直男癌的判斷:今秋《那年花開》和《白夜追兇》誰更好?

最直觀的是跑分:

截至我寫這篇稿子的10月7日,《那年花開月正圓》(以下用《那年花開》代替)的豆瓣評分是7.6分,《白夜追兇》是9.1分。

大約在豆瓣的評價體系裡,7.6分算可看但有一定硬傷的影視劇,但9分以上就是《絕命毒師》、《權力的遊戲》這級別了,可以算神劇範疇。

再說歷史分數波動:

《那年花開》首播分數是大概是7.8,曾經到過8.4,如今是7.6,有高開低走嫌疑,而《白夜追兇》一直比較穩定,目前播出到30集了,口碑還沒崩。

所以要說跑分,《白夜追兇》肯定是贏了。

當然,這麼比比較有問題。兩部劇根本不是一個類型和受眾:

《那年花開》本來還有個名字,《大秦義商》,顧名思義,是古裝商戰劇;《白夜追兇》是現代犯罪題材懸疑劇。

《那年花開》在電視臺播出,我們平時習慣叫它電視劇,《白夜追兇》在優酷播出,我們習慣叫它網劇。

可能是直男癌的判斷:今秋《那年花開》和《白夜追兇》誰更好?

我娘現在每天在臥室定時收看《那年花開》,我家快五歲的女娃每天晚上找奶奶睡覺,也跟著看會兒。我在客廳看《白夜追兇》,但不會出現孩子跑出來找我一起看的場景,先不說大人會攔著孩子看這題材的電視劇,就算不攔著,她自己看著也會無趣,或者害怕。

我娘和我娃是不會發聲的那部分觀眾。但《白夜追兇》的群體可能是最會發聲的那部分人,比如這部劇在我的朋友圈已經火得不了了,更弔詭的是沒有小鮮肉們做流量擔當,反而不斷有妹子觀眾持續湧入,表示欲罷不能。

鑑於我的工作性質,我的朋友圈可能是最挑剔也最願意在社交場合表達個人品味的群體。況且《白夜追兇》這個題材要討巧一些,受眾註定不會有流量劇大,但只要品質過硬,評分就不會低。

所以,單純比較評分,對兩部劇,尤其是《那年花開》不太公平,但分數高低也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從中我們可以反推出另外一些有意思的東西,這個過程,才是我們比較的意義。

大女主的瑪麗蘇宿命

今年國慶檔有兩個喜劇電影,麻花的《羞羞的鐵拳》和大鵬的《縫紉機樂隊》,前者評分比大鵬高,票房還碾壓,但我說長線我不看好麻花,因為《羞羞的鐵拳》在段子化的道路上比《夏洛特煩惱》有增無減,而且穿插了大量低俗笑料,甚至不少笑點和主線劇情沒什麼關係,這是基於圈錢層面的退步。

《縫紉機樂隊》好歹比《煎餅俠》的故事完整度要高,大鵬看得出是有錢掙得差不多了,往大導方向奔的意願了。

對站在國內影視劇帝國權力巔峰的那些人,應該有更高的要求。

在寫這文時,正好朋友圈看到一篇文,說《那年花開》爛尾了,其實這個說法挺有代表性,就像前面說《那年花開》在評分上高開低走,這劇在中段大概口碑最好,後半段開始被詬病太瑪麗蘇,還是一個無數男人為一個妹子奮不顧身的套路。

當然用瑪麗蘇形容《那年花開》可能不太準確,更準確的詞是“大女主戲”。

可能是直男癌的判斷:今秋《那年花開》和《白夜追兇》誰更好?

“大女主戲”的開端應該孫儷的《甄嬛傳》,這種戲的套路模板是:一個絕對強勢的唯一女主,要麼在後宮,要麼在亂世的成長史,當然有一大堆隨時準備出來解決問題的優質備胎男是一定的。

其實大女主戲就是瑪麗蘇的變種,骨子裡還是男人都愛我,女人都恨我,不過是把瑪麗蘇里面純潔無知的少女改成性格複雜,美貌與智慧並存,善良與殘忍齊飛的複雜人格。被動變為主動,以迎合與時俱進的女權意識。

我打你(女生)是不是歧視?但我不打你是不是更高級別的歧視?——死侍

今天的電視劇熒幕上,大女主戲正在霸屏。按道理說,有觀眾有市場,別人愛拍我也管不著什麼,但從《那年花開》的風評看,其實人們,或者說掌握社交媒體話語權的人們,其實已經開始在厭倦了。

就說大家對孫儷演技的評價,有聲音說孫儷演活了一個陝北的民間姑娘(雖然人家原型是大家閨秀吧),但更多的聲音在批評孫儷的演技只有倒退,因為更浮誇了,有很多吹鬍子瞪眼的場景,但我想說的是,這種表演方式其實在《羋月傳》裡還被作為孫儷入戲演技提升的橋段在宣傳著,當時好像大家也沒說什麼。

歸根到底,人們是會厭倦的,演技固然重要,但如果人設一直被框架在“大女主”的範疇,演技本身能發揮的作用其實有限,你就算換個表演方式,觀眾看到的估計還是《甄嬛傳》或者《羋月傳》裡的那個孫儷。

所以我們說,觀眾是很挑剔的,你最終還是要創新,如果只是在一個固定的模式(大女主)和一個固定的人設去拍東西,那最後就是不進則退。而觀眾或者說輿論的情緒不會突然爆發,只會一點點積累,然後在一個看上去很偶然的時間點湧出來,那時候就是接最後一棒子的片受難的時刻。

所以我說在《那年花開》和《白夜追兇》之間的某種聯繫到底是什麼呢?

《白夜追兇》的一部分高分有沒有可能是觀眾對國產扎堆的大女主戲的不滿,然後看到一部“良心劇”而導致的情緒落差呢?有沒有可能用高分來表達對另一些劇的不滿呢?

我們前面說題材不能很難直接對比,但從觀眾的角度,其實不管什麼劇,永恆的標尺都只有一個:劇組有沒有用真誠的態度來創作,有沒有提供一些新的觀影感受?

兄弟梗好在哪兒?

其實關於《白夜追兇》的話題挺難寫,因為劇太熱,這種有話題又有逼格的題材對寫手們的吸引力就如某種物體對蒼蠅的吸引力差不多,真正做到被360度剖析了:

就比如每篇文章都在提讓人驚喜的潘粵明,都在提第一集炫技式的長鏡,教科書式的人物關係的交代,有導演訪談,有演員心路歷程曝光,有大神撰文分析文章細節,所以劇本身的質量問題,我估計不用我寫了。

我就提一個可能沒太有人總結的地方:看一部劇有沒有野心格局,精緻不精緻,看第一集;對一部劇蓋棺定論,要看前期挖坑布的那些線是不是收的回來。換句話說,第一集看得出一部劇的下限,最後一集用來評價一部劇的上限。

就拿《權力的遊戲》舉例子。我經常回顧第一季第一集,覺得實在是神作中的神作,因為第一集其實就把雪諾的身世,狼家鹿家獅子家龍家的權力與愛恨糾葛寫清楚了,甚至你看以後的劇情時,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第一集就告訴你了。

但是隨著包袱,線索,人物越來越多,後期隨著電視劇製作週期,經費,演員等原因,尤其是美劇這種動不動持續數年的大工程,收線也越來越難。

其實就連《權力的遊戲》原著《冰與火之歌》小說也在難產中,因為布的線索實在太多太多了,每交代一筆都是巨大的工作量,所以就被馬胖子憋成“有生之年”系列了。電視劇剛結束的第七季被詬病太多,就是因為收線太簡單粗暴,但想想後期電視劇製作的壓力,似乎也沒太好的辦法。

《白夜追兇》肯定是開了個好頭的。

第一集就藉助一個吸引人眼球的案子不疾不徐的把主要人物角色,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人物和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交代的乾淨利落。

比如有個細節,關宏峰接了個電話,周巡在旁邊假裝不經意地看,關敏銳地注意到了周,就把手機丟給他說哥們你不放心看看就是了,周大大咧咧的說對你我還不放心麼,但還是裝著不在意地看了眼關的手機,這個鏡頭基本就把兩個人的性格,關係交代清楚了,而且觀眾必然期待兩個人在今後的對手戲,同時因為電話是弟弟打的,之後又順利成章地引出了弟弟的出場。

可能是直男癌的判斷:今秋《那年花開》和《白夜追兇》誰更好?

這就是教科書式的鏡頭的價值。包括那個著名的長鏡,整個第一集充滿了這種精心設計過的沒有一絲一號浪費的鏡頭,所以為什麼大家的口碑一致說這是良心劇,而這部劇直到今天第一季的32季快播完,口碑都還沒崩,還不斷有新觀眾被口碑吸引來入坑,說明下限本身就是高的,當然至於上限如何,還得等整部劇播完再說,就像前面說的,佈線容易收線難。

很多評論包括導演自己也說,雙子兄弟身份互換是個非常新鮮的設定,當然如果僅僅是新鮮,那在價值上還算不上創新,關鍵在於這個設定為電影同時增加了幾層價值:

第一當然有利於演員發揮演技。

潘粵明一個人演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角色,這個好像不新鮮,但是弟弟要模仿哥哥,要在劇裡騙過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愛人,還要在劇外讓觀眾知道哥哥是哥哥,弟弟是弟弟,這個就非常考驗演技了,甚至可以說,只要演員能hold住這個設定,這個劇都算成功了,因為之前沒人這麼演過。

第二,把故事維度擴展到了局中局的層面。

其實本來辦案二人組亦敵亦友,甚至相互猜忌的設定也不算新鮮,但是引入了和哥哥身份互換的弟弟後,就至少構建出了三組人物關係和衝突,哥哥弟弟、弟弟周隊、哥哥周隊,各組之間還都是相互影響的連鎖關係,這樣劇情的張力就成幾何級擴充,而這還只是三個主要角色之間的關係。

第三,增加了一個關於“成長”的價值點。

我們說人人都愛超級英雄,但太完美的超級英雄有個問題,缺乏成長性,所以如果是單主角的超級英雄電影,一般要給英雄製造一些缺陷,比如蝙蝠俠有精神問題,就連超人都對某種物質有過敏反應。

《白夜追兇》裡的哥哥在設定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破案高手,從破案本身已經缺乏成長空間了,那觀眾會看得無聊的,但弟弟冒充哥哥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你可以看到弟弟在冒充哥哥的同時也在學習和成長,這不但豐富了犯罪題材的故事性,也照顧了大眾對電視劇的基礎需求。

可能是直男癌的判斷:今秋《那年花開》和《白夜追兇》誰更好?

所以說其實《白夜追兇》在口碑上的持續性上比《那年花開》要好得多,並不只是因為題材討巧。

我國的犯罪題材水準其實一直很穩定,包括大銀幕上的《烈日灼心》、《心迷宮》這些,不是把刑偵犯罪基本功課做好,劇就一定能火,關鍵還是給觀眾看人本身的一些基本命題,比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衝突,個體面對外力的反應與成長,而且在表達上有創新性,在故事維度上更多元,最後還要和破案本身渾然一體,這是一部電視劇也好,電影也好,內在的血肉。

至於這些年那些華麗的大瑪麗蘇,劇組肯花大錢請流量擔當,肯花大錢做道具佈景(那些摳圖的流量局被排除此列),偏偏就在人設、故事上高度偷懶,搞到現在都還脫離不了當年瓊瑤的基本路線,最終搞的屏幕閃的電視劇像畫皮,觀眾看來看去都是一個東西,當然不行。

人到中年潘粵明

因為潘粵明被寫的也實在太多了,最後簡單說幾句收尾:

導演說《白夜追兇》的豆瓣高分有大半估計是衝著潘粵明,這話可能真不是客氣。我覺得潘粵明有點像吳京,他們都是那種年輕的時候你說帥也帥,但真帥不到流量擔當那個級別,演小鮮肉吧,差一些,演大叔吧,又輕佻了,這種演員沒辦法,只能嚐盡苦辣酸甜,沉沉浮浮,到了一定年紀,氣質上來了,再碰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角色,才會火。所以潘這次紅了本身也有跡可循。

真正看不太懂的是孫儷。

可能是直男癌的判斷:今秋《那年花開》和《白夜追兇》誰更好?

孫儷在電視劇領域起點很高,《甄嬛傳》後感覺基本奠定了電視劇江湖一姐位置,這個級別的演員本身應該對自己應該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看到她也有跑去大銀幕嘗試,可惜拍了幾部爛片,如今似乎回到電視屏幕專心假設大女主人設,作為演員應該比我清楚,標籤化後對自己並不好,所以也希望她在《那年花開》後能有更多突破自己戲路和人設的作品。

同樣的期待也給潘粵明,拍完《白夜追兇》後,他應該可能也面對這樣的問題:是一個人設吃到死趕緊變現?還是繼續嘗試多種戲路,走口碑人生?

可能是直男癌的判斷:今秋《那年花開》和《白夜追兇》誰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