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墓碑,市民顧慮重重,關鍵在於觀念轉變

宜賓市位於四川省南部,與雲南省相鄰,歷史文化悠久,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隨著2009年,民政部明確要求全國各地積極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鼓勵倡導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動綠色殯葬發展後,四川省宜賓市開始在部分縣區的公墓推出節地生態安葬的方式,並呼籲市民採用文明祭掃的方式,發展綠色殯葬。然而,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市民對此表示顧慮重重,節地生態安葬的推行並不理想。

四川宜賓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墓碑,市民顧慮重重,關鍵在於觀念轉變

節地生態安葬是未來發展趨勢

宜賓市作為四川省的重要戰略城市,是是成都經濟區、川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的融合點。這幾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土地資源壓力越來越嚴峻,土地的價格也越來越昂貴,導致墓地墓穴建設日益緊張,墓價持續上漲,讓很多市民發出了“死不起”的呼聲。

四川宜賓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墓碑,市民顧慮重重,關鍵在於觀念轉變

為了緩解土地資源環境壓力,解決墓價過高的問題,宜賓市開始推出節地生態安葬。以不佔土地或少佔土地的花葬、樹葬、骨灰深埋等方式,實現節約土地、保護環境的目的,成為了未來殯葬改革的發展方向。而在節地生態安葬推行後,節地生態墓碑也開始步入市民的視線,與傳統墓碑相比,節地生態墓碑佔地面積小,又能實現紀念逝者的意義,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紀念墓碑。

傳統觀念導致市民顧慮重重

雖然節地生態安葬是未來殯葬改革的發展方向,但很多市民對這種新型的安葬方式表示顧慮重重。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殯葬觀念是“入土為安”的墓葬方式。很多市民認為還是將逝者安葬於墓穴裡,再立上墓碑便於子孫後代祭掃才是真正的墓葬方式。有些市民想要選擇節地生態安葬,但是擔心因此被周圍鄰居親戚說不孝、摳門等閒話,也最終對節地生態安葬望而卻步。

四川宜賓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墓碑,市民顧慮重重,關鍵在於觀念轉變

不僅如此,由於樹葬和花葬等安葬方式將逝者骨灰拋撒或深埋於樹下、花叢中,很多市民不理解,覺得這種方式感覺像是把親人的骨灰拿去當“肥料”一樣。這樣的觀念也是阻礙節地生態安葬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轉變市民的思想觀念,節地生態安葬的推行將困難重重。為此,宜賓市開始加強節地生態安葬的思想宣傳工作,通過電視、廣播、微信等方式引導人們認識節地生態安葬的積極意義。並在在2018年1月開始,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惠民政策,對宜賓市戶籍逝者骨灰實施塔葬、壁葬、花葬、樹葬、草坪葬、不保留骨灰等節地生態葬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0元。以此開鼓勵人們選擇節地生態的安葬方式。

四川宜賓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墓碑,市民顧慮重重,關鍵在於觀念轉變

總而言之,節地生態安葬是未來殯葬改革的發展趨勢,四川省宜賓市推行節地生態安葬,關鍵在於加強思想宣傳工作,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樹立綠色殯葬的新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