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之間缺的是什麼?值得每個人反思的問題

父母與孩子之間缺的是什麼?值得每個人反思的問題

昨天與一個上海的朋友聊天,屬於微信加了很久好友,卻從未謀面的那種。找我的原因是孩子的作文太讓她頭疼,想讓我幫她想想辦法,總不能每次寫作文都得老孃親自上手吧。

我心想這當媽的真挺厲害,多少家長有心無力,自己寫篇文章都是文不通字不順的,遑論輔導孩子了。按說有這樣的媽,兒子語文不該太差啊。結果一深聊,每次她改完,只對兒子說一句話:給我背下來。

你給孩子魚吃,還遞到了嘴邊,卻從沒想到去教孩子捕魚的方法。這也就難怪。孩子再聰明,也得自己學做飯不是,否則吃別人做的再香,也終究會變得味同嚼蠟。

在教育孩子上,凡是上點心的,沒有不焦慮的。尤其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生存壓力大的絕不僅僅是成年人,孩子們要從小就學習琴棋書畫、奧數英語,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先不管成績如何,學了總比不學強,能多學就多學些,總之藝多不壓身。

表面上看,這源於周圍的環境所致。如果把培養孩子當成一場網絡遊戲,當所有的父母都在不遺餘力給孩子購買各種裝備時,你讓孩子赤膊上陣,那遊戲裡誰先死,這還用說嗎?你想跳出來,說咱不玩這個遊戲了行不行。

行,但你得強大到敢用孩子的未來做賭注,強大到自己有本事保證孩子未來有個體面而無憂的生活。

可現實是,你不玩這個遊戲就沒得玩。不管最後是半途出局還是會堅持到底,只有玩了才知道。不是有句名言嗎,不出發,永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人總得走些彎路,過些溝溝檻檻,才知道自己想去哪裡。

也有個給孩子報了一堆輔導班的家長說,本來她也沒想讓孩子學這麼多,一直堅持給孩子更多自由的時間。可是和一個孩子已經上了大學的親戚的攀談中,讓她不敢再堅持自己的做法。

親戚說,孩子剛上大學,回來過的第一個假期就不停地和我埋怨,小時候為什麼不多讓我學點樂器啊,舞蹈,畫畫什麼的,我現在什麼也不會,學校的各類活動我只有當觀眾的份。

聽著孩子的報怨,當媽的啞口無言。於是奉勸這位家長,趁著孩子小,多學點東西吧,你以為給了她快樂的童年,其實現在的孩子哪知道該怎樣才算快樂童年啊,等大了那時候不快樂了,才是真的沒有快樂童年啊。

這話聽上去好有哲理,那個家長恍若醍醐灌頂,於是一股腦給孩子報了各種課外班。

後來她還和我說,現在孩子雖然很忙很累,但看上去也沒覺得她反對,鬧意見,雖然看不出來她在哪個方面有天賦,但每次都是樂呵呵屁顛屁顛地去學。

家長臉上露出欣慰的笑,那是一種如釋重負又心有所向的笑。看上去,她真的沒那麼焦慮了。

父母與孩子之間缺的是什麼?值得每個人反思的問題

2

最近有個新聞很火,一個學霸12年未回家過年,6年前切斷與家裡的所有聯繫,寫了萬字長文血淚成長史。在他眼裡,父母有著變態般的控制慾,從小到大都是在控制自己,自己的任何想法都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就算最後上了大學,父母那一雙無形的手仍然無處不在。而這個當地的高考壯元,北大學子,在留美歸來後,也並未功成名就,更沒有衣錦還鄉之舉,我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現在變成了無家的孩子。

而在隨後對其父母的採訪中,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自責與對孩子的愧疚,反而更多是不理解,也仍然相信孩子會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並且回心轉意。

網友們也是各持一詞,一如事件雙方當事人,各說各的理。似乎都值得同情,又覺得都有過錯。

《中國式離婚》裡林小楓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孩兒,問她的母親婚後應該怎樣把握愛情,她的母親從地上捧起一捧沙子,女孩看見沙子在母親的手裡,圓圓滿滿的,沒有一點流失,沒有一點灑落,母親突然用力把雙手握緊,沙子立刻從母親的指縫間瀉落下來,當母親再張開手的時候,手裡的沙子已經所剩無幾了。

雖然故事在講愛情的道理,可是換到父母與子女身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父母越是想緊緊的抓牢孩子,反而容易失去理解,失去原則,失去彼此之間本來應該保持的寬容和距離。孩子越是想擺脫父母,反而越容易走向極端,造成與父母的水火不容。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美滿的生活,每個孩子呢,也都希望父母能健康幸福。但是這需要能力,這個能力就是:彼此尊重。

也許父母一生也學不會尊重孩子,也許孩子一生也不會理解父母。父母和孩子就像兩條線,剛開始時糾纏在一起,像麻花一樣,怎麼解也解不開。後來,孩子大了,父母老了。又變成了兩條平行線,在朝著一個方向一直延伸,可是永遠不會再有交集。

父母希望孩子能靠近自己,而孩子呢,則希望父母不要靠自己太近。

就這樣,兩條平行線時而貼得很近,時而又相距甚遠。如連綿的山峰起起伏伏,亦如峰項,亦如浪谷,卻永遠不會重疊。

父母與孩子之間缺的是什麼?值得每個人反思的問題

3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玩旅行青蛙,看著青蛙旅行,睡覺,吃飯,讀書,覺得很像自己的生活,一直都是一個人。甚至有人自嘲自己是“空巢青年”,年紀輕輕就過上了老年人的孤獨生活。可是也有這樣的留言:玩過這個遊戲之後,特別想給家裡打個電話。

很快就要過年了,那個學霸的父母每年春節都會和親戚朋友說兒子在美國太忙,回不來。今年,他們不需要再編任何謊話。只是沒變的,恐怕依然是他們要自己過這個年。

願每個孩子都能被尊重,願每個父母都能被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