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合作夥伴」舌尖上的坦尚尼亞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坦桑尼亞將以特邀合作伙伴身份出席今年9月12—15日在中國南寧舉辦的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這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非洲國家首次出任東博會特邀合作伙伴!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據說非洲是全球人類的起源地,也許在5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都還在非洲。既然非洲是人類的起源地,我們也有理由猜想,人類的烹調最早也可能起源於非洲。

非洲美食的起源

非洲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洲,有五億八千萬人,六百多種語言和五十多個國家。我們今天吃的農作物種類許多都起源於非洲,如小麥、大麥、燕麥、小米、豇豆、高粱、酸豆、黃秋葵、山藥、西瓜、香瓜和甜菜等。在非洲殖民化和洲際商貿活動開始之前,非洲飲食主要種類是小麥、高粱、小米、大麥和小扁豆。在公元200-300年時,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阿拉伯人駱駝商隊將乾果、大米、芒果、柑桔、黑胡椒、生薑及其它香料作物引進到了非洲。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到了公元500年,阿拉伯商人又從馬來西亞將香蕉與椰子帶入到了非洲。此後幾百年裡,就從非洲大陸上進行著一種印度洋奴隸交易,也就是穆斯林阿拉伯人用奴隸與印度人交換貨物。從公元十五世紀開始,歐洲人到了非洲,並對那裡進行殖民統治。現在殖民地統治期間對當地餐飲文化的影響依然存在。

東非人用於製作麵包與粥的穀類與非洲其它地區土著人一樣。另外,東非人的燒飯時,主要靠木炭作為燃料。雖然木炭火力不大,但持久。所以當地的烹煮方法主要為燉、煮、燜、烤等。由於燉煮燜的多,有時當地人煮一頓飯要花上五個多小時,這才是慢工出細活。燉煮的菜餚採用當地的蔬菜與肉類,比較傳統。

然而,椰子汁加上咖喱與其它香料的烹調方式則顯示了印度與亞洲飲食文化的影響。阿拉伯的影響則表現在當地人愛用番紅花粉、丁香、桂皮香料和其它幾種阿拉伯人愛用的香料以及石榴醬等。東非也有養殖牛羊的人,但他們一般不是用來自己吃的,傳統上牛羊是一種貨形式,是用來交換的。當地氣候條件適合養殖奶牛,可大量的鮮奶及黃油。他們養牛就是為了食用鮮奶。當然,當地馬賽部族則比較特殊,在特定的場合他們會喝生牛血。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坦桑尼亞的飲食特點

作為東非國家,坦桑尼亞的飲食也具備以下特點。他們一般以玉米、大米、木薯、甜薯為主食,配以牛肉、羊肉、雞和魚作為肉類食品。坦桑尼亞人一般都愛吃牛、羊肉,愛喝咖啡,忌食豬肉、動物內臟、海鮮以及奇形怪狀的食物如魷魚、海參、甲魚等。坦桑尼亞各部族之間,飲食習慣也有所不同。當地蔬菜吃的很少,作為熱帶國家,坦桑尼亞人喜歡吃辣味的食品,當地有一種圓頭辣椒,味道很辣,有點像朝天椒。當地人吃烏嘎喱時,就要沾一下這種辣椒。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烏嘎喱是當地的一種主食

烏嘎喱是由玉米麵加在水中煮成很濃稠的玉米糊糊,最後形成生麵糰狀。城市的人主食為米飯或者烏嘎喱,伴以菜汁、肉汁或者炸雞、烤魚。而郊區及農村的人主食則為烏嘎喱伴以菜汁或肉汁進食。烏嘎喱的傳統吃法是:用右手將烏嘎喱麵糰捏成一個面球,然後將面球沾在調料或燉菜或燉肉裡,用拇指使一下力,以便讓烏嘎喱麵糰將肉片捲起來或裹起來吃。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米麵烙餅是早餐首選

米麵烙餅為一種叫Vitumbua的小吃,是一種米麵做的烙餅,將平底鍋面特製成許多圓凹,將米麵糊舀到圓凹裡,就烙成與圓凹一樣大的Vitumbua了。這裡的人喜歡用Chapati和Vitumbua當早餐。咖喱角有點類似於春捲,就是以薄面皮捲上馬鈴薯泥、洋蔥、肉末及香料等餡料而成三角形狀,再經油炸而成的食品。咖喱角在當地做為快餐食品。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印度飯是當地特色

在當地特色的餐館裡,還常見印度香飯。其是由咖喱、米飯、肉或蔬菜和酸奶混合烹飪而成一種混合米飯,有點類似於揚州炒飯。因加了咖喱,印度香飯呈現出金黃的顏色,給人一種色香味濃的感覺。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烤肉隨處可見

坦桑尼亞人也喜歡吃烤肉,在達累斯薩拉姆,離可可海灘不遠的一條街上,有一些露天酒吧,坦桑人常去街邊露天酒吧,要一瓶啤酒或可樂中,一坐就是半天。在晚上很多人喜歡去吃很有特色的燒烤肉,斯瓦西里語稱為Kitimoto,原意為火上的椅子。主要是烤豬肉、牛肉和羊肉,除了烤肉外,還有配以西紅柿片與辣椒。用手拿著烤肉,沾上鹽與調料吃,喝喝啤酒。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全球美食聚齊

至於坦桑尼亞的餐館,除了桑給巴爾風格和印度風味的傳統飯館外,也有英式西菜館、意大利餐館和日本料理等。在大街上,也有很多賣快餐與小吃的小販。在坦桑尼亞的大城市裡,不要擔心吃不到中餐,特別是在達累斯薩拉姆的中餐館是很多的,如唐人、王府、成都飯店、長城飯店、太和飯店等,在當地是屬於高檔消費的場所。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猴麵包樹

有一種笑話說非洲人吃飯靠大樹,當地人不幹活,每天就坐在大樹下聊天,或唱歌跳舞的,餓了就爬上樹摘幾個芒果吃。據說當地人就算不種莊稼,也能靠吃樹上的水果過活。坦桑尼亞的野外,到處都可見面包樹。麵包樹又叫猴麵包樹,當地人又稱其為“生命之樹”。其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和猩猩等動物最喜歡吃的,所以被稱為猴麵包樹。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據說在非洲還有六千多年的老猴麵包樹。以前,當地將猴麵包樹的葉片也用來當菜吃,特別是將樹發出梢像蘆筍那樣食用。另外,據說猴麵包果的種子也可作為咖啡的替代品。這麼一看,是不是覺得坦桑尼亞的美食也很想親自嘗試一下呢?

「特邀合作伙伴」舌尖上的坦桑尼亚

延展閱讀

坦桑尼亞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與中國及東盟各國的經貿合作前景十分廣闊。作為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特邀合作伙伴,坦桑尼亞將於會期舉辦國家推介會;設置國家形象館進行國家形象展示;展示坦桑尼亞優質和特色農產品,如農產品、手工藝品、旅遊合作等,組織優秀展商、採購商參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