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手機攝影的畫面對於單反來說,有很多劣勢,比如寬容度低,比如除了特殊App或機身之外打開拍照應用拍下來的都是JPG,比如暗光下噪點高。

那麼想要獲得高大上的感覺,一個是畫面內容----也就是構圖/用光/色彩要足夠高大上;另一方面,則是後期時要擁有儘量多的細節,儘可能自然的過渡和儘量乾淨的畫面;同時一定要避免用力過猛出現以下三種情況:邊緣假亮,大量顆粒,大塊色漬。

一旦畫面髒了,不管是單反還是手機,都很難高大上。

例如下面兩組對比圖: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D800E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iPhone 6 正常照片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iPhone 6 後期過度的照片

這是最常見的的問題,飽和度拉過度,高光壓過導致邊緣假亮和色漬,是一定要避免的情況,無論是手機還是相機。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相機拍攝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手機拍攝

白平衡與色溫調節失當,這算小問題了。

下面放一些我的算是有那麼一點點高大上的手機作品: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日落時分大廣比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大光比,高寬容度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抓拍蜜蜂和荷花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大光比,寬容度和色彩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剪影中的大廣比過渡,短調色彩無色漬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乾淨的線條引導視覺產生空間感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高光與暗部-----機身HDR強大的寬容度(注意檸檬的細節)

下面我就分前期和後期兩部分來講講,怎麼拍出這些高大上的照片。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二、後期篇

後期分兩點講:1.手機後期的基本流程。2.細節保護

1、流程

【曝光】【色調】【細節】【銳化】

a、曝光:

首先在Snapseed中的工具部分選擇【調整圖片】,利用各種曝光反差工具進行畫面曝光調節。正常的思路是突出主體,增加細節。突出主體可以採用:增加對比度,降低曝光度,增加飽和度。增加細節可以採用:拉高氛圍,拉高暗部,降低高光。其次可以利用【色調對比度】對不同色階的色調進行反差增強,起到強化反差吸引眼球的作用。

b、色調:

可以在【調整圖片】中使用『暖色調』和『飽和度』選項進行調和,也可以在濾鏡中使用【復古】【戲劇】進行色調的改變。一般推薦使用復古。

c、細節:

在銳化之前,通過曝光和色調調整,一張照片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後期。那麼我們必須要仔細審視照片的細節是否滿意,並通過【局部調節】濾鏡對畫面中的部分進行調整。關於細節的保護後文重點講。

d、細節:

最後一部,讓畫面變得更加清晰。後文也會專門強調如何保護細節。在Snapseed中,銳化程度的增加通過【調整圖片】中的『氛圍』和【銳化】中的兩個選項實現,偶爾可以用【HDR景觀】。

其中,【銳化】中的『結構』一項,類似PS中的『高反差保留』和LR中的『清晰度』。將畫面細節中反差強烈的部分突出——比如牆壁的稜,建築和天空的交界處等等。

而『銳化』一項則是無差別加強像素之間的反差,似的畫面看起來更清晰。一般來說,謹慎拉高結構,以提高銳化程度為主。

2、細節保護

【重點來了:細節保護與畫質損傷的避免】

*注:色漬是色彩的HSL,也就是色相,飽和度和明度的設置失當時形成的一塊和周圍色彩生硬過渡的區域。

噪點則是畫面中出現的不規則顆粒,會在生硬過渡邊緣和強行提亮的暗部出現。

邊緣假亮:明暗過渡的高反差邊緣,比如較暗的建築物與較量的天空的邊緣,如何避免?三個字:盯,擦,柔

a. 盯:

調節畫面色溫/色調,明度/亮度,飽和度的時候,死死盯著畫面中過渡的部分。比如從天空到雲彩的邊緣,從天空到建築的邊緣。從亮部逐漸過渡到暗部的邊緣,從冷色到暖色從暖色到冷色的邊緣。一旦發現出現色漬/假亮/噪點立即剁手!回到剛好不出現畫質問題的調節強度。此為『盯』

b.擦:

如果有時候當畫面出現色漬/假亮/噪點的時候,主題特別美剛好合適,或者色調和影調剛剛最好看怎麼辦???那就使用Snapseed的大殺器【蒙版】來解決。

總體思想是:講出現畫質降低的部分擦除,或降低調節強度,保留畫面中調節滿意的部分,從而實現局部調節,局部保護。

C.柔:

如果連擦蒙版也無法精緻解決好色漬/假亮/噪點問題呢?比如因為ISO過高而形成的噪點,那麼再用上Snapseed的另一個大殺器【魅力光暈】。使用魅力光暈將整體較低部分『暈』掉,也就是柔焦效果,再採用a,b的方法,盯著畫面擦除不需要柔焦的部分!

放一波色達的圖舉例。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比如這張照片,是在光線條件非常糟糕的環境下使用ISO 1250拍攝,畢竟手機啊!回來一看很多噪點怎麼辦。使用柔焦大法【魅力光暈】調整,把暗部和過渡區域的噪點磨掉。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同樣的場景,在調節曝光的時候死死盯住暗部,不讓噪點出現。對於已經出現的噪點,可以採用降低亮度的方法壓制噪點和環境之間的反差,讓噪點看起來不明顯。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比如這張,在調節完成之後明顯發現烏鴉和天空,以及藍天和白雲之間出現了色漬與邊緣假亮!果斷使用【古典柔焦】,再配合仔細地觀察和擦蒙版,把天空部分進行了柔化處理。

總結

其實因為手機記錄能力比相機更有限,所以更難以進行高強度的全畫面後期。容易造成細節的破壞。

我們按照【曝光】【色調】【細節】【銳化】的思路進行調節,時刻注意畫面中細節的變化,不要急躁,關鍵是不要被主要部分華麗的色彩吸引而忽略細節。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此處潑一碗雞湯:所以說攝影也是做人——心浮氣躁,虛榮心重,是很難出好片的————在『順手拉出了高對比度高飽和度,只看著畫面主體碉堡了就覺得可以一張牛逼的大作已然誕生還不趕緊上傳SNS裝逼在等什麼?』的心態下誕生了一張又一張細節慘不忍睹,顏色膩歪的片子,其實真的不是攝影師比普通人多懂攝影,只不過是攝影師們面對的慘不忍睹多了,不得不叩問內心是否出片時能再給老子冷靜一點?調色是不是再耐心點?放大細節擦蒙版是不是可以仔細點?

那麼一張張細膩的照片自然就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