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老林:辦理案件4600餘起 無一改判或重審

2018-08-03 10:43 | 浙江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趙雲

“八一”建軍節這天,很多昔日軍人在朋友圈憶崢嶸歲月,感年華青春。從軍的經歷,勢必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軍隊裡養成的嚴謹作風,也會成為工作中的一筆最寶貴財富。

老林要退休了,但他有點捨不得。

老林叫林子云,是溫嶺市人民法院箬橫法庭的一名員額法官,7月26日他已滿60週歲,目前正在辦理退休手續。

總結老林的審判生涯,似乎有些普通。他從事審判工作25年,基本上都在箬橫法庭,沒有去過院本部;他辦的案子,也沒有一案驚人的情形。

法官老林:办理案件4600余起 无一改判或重审

但細細說來,老林又有些不平常。他是市人民法院員額法官中年齡最大的,也是第一個退休的;他在箬橫有著很深的群眾基礎,有口皆碑;他辦理案件4600餘起,無一改判或發回重審。

部隊轉業,有志成為審判員

老林出生於1958年,箬橫人。1974年從溫嶺中學高中畢業,1976年光榮參軍,先後當過炮兵、駕駛員和代理事務長。

在部隊裡,老林一直保持著看書的好習慣。1985年左右,他在書店裡看書時,一套法律書籍吸引了他。老林喜愛看武俠書籍,喜歡俠義精神。俠義雖遠,但他心裡一直藏著公平和正義。而法律,正是維持公平和正義的最好武器。

這套書籍,老林甚是喜歡,不知道翻過多少遍。對於法律,他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1990年,老林從部隊轉業到市人民法院,成為了一名駕駛員。因為對法律抱有熱忱,他參加了業大的學習,每週末到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學習。3年後,老林順利結業。後來,他又取得了法律本科學歷。

老林身上有著軍人的嚴謹,工作起來一絲不苟,法警崗位對他來說很合適。當時,法院領導建議老林當法警,但被他婉拒了。老林說,他對民商事的審判工作更感興趣,想成為一名審判員。

1994年,老林主動請纓,到了箬橫法庭工作。從院本部到鄉鎮法庭,從城區回到鎮裡,很多人對老林的選擇很不理解。但老林說,他家就在箬橫,搞審判工作,在哪裡都一樣。

工作做在前,醜話說在前

1995年,當了一段時間的書記員後,老林開始擔任助理審判員審理案件。

那時,民商事案件的數量不多,案由一般以贍養糾紛、鄰里糾紛、民間借貸和金融借款等居多。審理了一批案件後,老林陷入了思考:審理案件時,他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偏不倚,但總有當事人向他表示不滿,如何使雙方都服氣?

這是一起相鄰權糾紛案件,原告王某和被告李某是隔壁的鄰居,因陽臺是否砌牆問題發生糾紛。

事情說起來簡單。王某在和李某家交界的陽臺處砌牆,李某認為不應該砌牆,雙方協商無果。李某將王某砌的牆推倒,雙方發生肢體衝突,各有受傷。之後,王某一紙訴狀將李某告到法院。

這起案子,分到了老林這裡。老林的第一反應是,王某和李某是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這起案子宜調解,不宜判決。

為了查清事實,做好調解工作,老林3次來到王某和李某家。第一次,查看陽臺情況,判斷是否能砌牆;第二次,雙方對打架一事各執一詞,老林到現場還原打架情形;第三次,調解成功,王某砌一半高的牆,為了雙方不再起衝突,老林現場監督砌牆。

就這樣,這起案子圓滿結案。

漸漸地,老林有了一套辦案方式。要善良,富有同情心,認真聽取當事人的意見;要有過硬的政治修養和高尚品德,能讓當事人信服;要用心去辦案,條理清晰,事實清楚。

庭審時,老林問得問題非常細,以致於他庭審的時間都比較長。老林說,每起案件,必須要把事實搞清楚,這樣才不會錯判。

老林不是聖人,不能使每起案件都讓當事人滿意。最多的一年,老林辦理的案件中,有10多起被提起上訴。但最後,均無改判或發回重審的。

老林能做到的是,儘量讓當事人認可他的判決。案子判決前,老林會向雙方當事人進行充分分析,既有釋法又有講理,使他們能理解。往短了說,就是工作做在前,醜話說在前。

錯就是錯,錯了就要擔責

以前,審判和執行是不分開的,老林和其他審判員一樣,除了審判,還要執行。

老林深知執行難,需要各方力量的幫助。特別是到村裡執行,得到村幹部的配合非常重要。幾年執行工作做下來,老林幾乎走遍了整個箬橫鎮,認識了大部分村的村幹部。

老林脾氣好,為人和氣。很多村民遇到官司或者法律上的事,都願意找老林諮詢。

人熟對老林來說,並不代表著案難辦,反而調解起來更方便。老林稱,不管當事人怎麼說,叫誰來說,錯就是錯,錯了就要承擔責任。這一點,老林非常清楚,從不退步。

同村的陳某和王某發生糾紛。陳某跑到王某家吵架,王某從家門衝出來,陳某往王某家衝。門口有個坡,王某將陳某推倒在地。事發時,兩人均感覺無大礙。

當晚,王某發現自己骨折了,於是找陳某索賠。陳某不承認王某的傷與自己有關,拒絕賠償。

老林接到這個案子後,跑到王某家查看事發地的情況。按說,王某從上將陳某推倒在地,受傷的應該是陳某。況且,王某發現自己骨折是事後,怎麼證明是在和陳某的衝突中受的傷?

老林叫來了村幹部,組織雙方調解。陳某的態度很強硬:王某自己受的傷,和他根本沒關係。

老林一改往日的和氣,嗓門立即大了起來:你跑到別人家裡吵架,怎會沒錯?

接著,老林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雙方的過錯,並根據案件實際情況,向雙方分析利弊。最後,雙方各退一步,陳某對王某進行了部分賠償,這起案子調解成功。

對於調解工作,老林絕對是把好手。他組織調解的案件,調解成功率在80%以上。

案件越來越多,他從不退縮

老林曾連續多年獲得市人民法院“辦案能手”稱號,榮立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三等功等,但對他來說,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老林曾有幾次機會,回到院本部工作,但他都選擇留在了箬橫。老林說,他的家在箬橫,他在箬橫有群眾基礎,所以不願離開。

近年來,法院受理的案件越來越多。2000年以前,老林平均每年審理的案件為五六十件;2000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100多件;2010年以後,每年至少200件。

2017年7月到今年6月,老林到新河法庭工作,共審理了500多起案件。數量雖然多了,但審理案件的質量不能打折。

加班加點已是常態。週末到法庭裡寫判決書,成為了老林的習慣。一份複雜的判決書,可能要寫好幾天,他要翻看庭審錄像、核實發票等證據、斟酌遣詞造句等。10多頁五六千字的判決書,要傾注大量的心血。

老林年紀漸長,面對越來越高強度的審判工作,有時難免會覺得特別吃力。然而,老林卻迎難而上。2016年,他成了市人民法院首批員額法官中的一員。老林說,他熱愛審判事業,儘管還有2年就要退休,但他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有限。此消彼長,工作上付出多了,對家庭的照顧就少了。老林最遺憾的是,妻子動手術後,一直是妻子的妹妹照顧她,他卻分身乏術。欣慰的是,妻子一直很理解他。

退休後,想繼續從事調解工作

打牌,曾是老林的一大愛好,自從當了法官後,他就不打牌了。老林說,他好像越來越封閉,工作之外,不喜歡有太多的應酬和交際。

老林似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審判工作中。然而,7月26日,他滿60週歲了。退休,是必須面對的事。

庭裡已不給他分配案件了。7月27日,老林坐在電腦前,看著幾天前結案的案子,說,這應該是他辦理的最後一起案件了。

7月30日,一起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需要訴前調解。立案中心給老林打來電話,讓他去調解一下。

老林的眼睛亮了,快速跑到了立案中心。2個小時後,雙方當事人在調解書上簽字。事後,老林說,這才是他辦理的最後一起案件。

老林說著退休後的打算。他說,他還有精力,如果箬橫法庭還需要他,他願意再做一些人民調解的工作。

採訪結束時,記者提出給他拍照,老林說去審判庭拍,順手拿了法袍。到審判庭後,老林說等他一下,接著就消失了。

十多分鐘後,老林氣喘吁吁地跑來。這時,他身上已換上了白襯衫。他不好意思地說,他家就在附近,跑回家換衣服了,白襯衫配法袍,更加正式。

外面的太陽很大,老林的襯衫有半件都溼了。

記者手記 〉〉

點滴中見偉大,平凡裡顯卓越

“平凡卻不平庸,平淡卻不且過”,用這12個字總結老林20多年的審判生涯,再合適不過了。

25年的審判生涯,4600多起案件。聆聽所有當事人的訴求,核實每一張票據,撰寫每一份審判文書……隨著案件的增多,老林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但他心中有桿秤,對於喜愛的事業,他充滿幹勁。

正如斯沃倫說的,如果你的心理很年輕,你常常會保持許多夢想,在濃重的烏雲裡,你依然會抓住金黃色的陽光。

老林,是最廣大的普通勞動者中的一員。年輕時,我們壯志未酬,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但隨著年齡漸長,很多人意識到,平平淡淡才是真,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

普通並不意味著不夠好。大多數人,雖然沒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也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蹟,更沒有載入史冊的豐功偉績,但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發光發熱,點滴中見偉大,平凡裡顯卓越。

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儘管不同的崗位受青睞的程度不同,但三百六十行,缺一行都不行。任何崗位和工種,幹得出色就有價值。

雷鋒說,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臺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連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量。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每個人,都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螺絲釘”,不求聞達,不汲汲於一己之得失,但求有功於“大機器”。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儘管不同的崗位受青睞的程度不同,但三百六十行,缺一行都不行。任何崗位和工種,幹得出色就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