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國資改革轉型樹起「硬指標」

省屬企業要實現增加值年均增幅10.9%,三年實現煤與非煤產業的歷史性“結構反轉”壓縮

省屬企業特別是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年底省屬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降至79%以下

本報訊(記者 張臨山 常慧忠)8月3日,全省國企上半年工作座談會在太原召開,省國資委與23戶省屬企業簽訂了“一年和三年轉型發展目標責任書”,並將部分關鍵指標進行了量化。

今年上半年,全省國資系統深入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屬國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推進會、全省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攻堅會等重大會議精神,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省屬企業各項指標創5年來最好水平,資產、增加值、營業收入、利潤、上繳稅費、實現利稅,六個維度指標的協調性不斷增強,分別同比增長6.0%、12.5%、12.3%、269%、19.7%、34.6%,經濟運行向高質量邁進。

影響經濟運行質量的關鍵指標也繼續好轉,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貿易收入分別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8.7個百分點、6.1個百分點。產業轉型指標優化,非煤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快於煤炭產業4.4個百分點。新興產業增加值及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0.2%和133.3%。剝離企業辦社會取得突破進展,上半年全省11個市100%完成“三供一業”移交正式協議簽訂,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據介紹,下半年省國資委要以“8·38”工程(即8個方面38項重點工作)為抓手,全面加大改革和轉型發展力度,並對一些關鍵指標進行了量化。

加快產業轉型方面,省屬企業要實現增加值年均增幅10.9%,煤炭先進產能佔比由55.2%提高到70%以上,煤炭轉化率提高到40%以上,“殭屍企業”全部出清。煤炭產業增加值年均下降4-5個百分點,佔比下降到50%以下。以製造業為主的非煤增加值佔比由38.8%增加到50.6%。通過三年努力,實現省屬企業煤與非煤產業的歷史性“結構反轉”。

推進重組混改方面,重點推進燃氣集團、現代化工集團、山西煤機集團重組,抓緊啟動民爆行業實質性重組,進一步向央企、民企開放股權,加快建投集團、汾酒集團混改步伐,加快“騰籠換鳥”股權轉讓項目成交落地,加快新興產業發展。

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壓縮省屬企業特別是煤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確保到2018年底省屬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全部降至79%以下;全面開展應收賬款清收專項行動,確保年底完成存量應收賬款清收232.7億元的目標任務。

同時,省國資委對“三供一業”移交、“處僵治困”、防範各類風險、深化國資監管和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分別作了進一步安排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