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水|七夕「乞巧節」傳統風俗文化大觀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柔情似水|七夕“乞巧節”傳統風俗文化大觀

七夕節,現在被稱為“中國情人節”,是情人約會的日子。而在古代,七夕節也被稱為“乞巧節”,傳統的七夕節是女孩子們在自家庭院中度過的節日,頂多只能是閨中女子充滿對愛情的渴望、對婚姻的期許、對幸福的寄託,並不能像牛郎織女一樣實際相會情人。因此,七夕節裡,對愛的願望,是女孩兒對夢中人的單相思,是女兒們對織女星的空許諾。

柔情似水|七夕“乞巧節”傳統風俗文化大觀

傳說中,織女在天上的職責是編織雲彩。既然她是天上的紡娘,自然要有超於凡間的紡織技藝,所以她所織出的可不僅僅是凡間錦緞,而是美麗雲霞。

一次織女下凡,結識了勤勞樸實的牛郎,二人結為夫妻,育有一兒一女。但天帝發現織女私自與凡人成親,便將她押解回天庭。牛郎在老牛的神力幫助下,用扁擔挑起一兒一女就上天追尋織女,就在二人即將相會的時候,王母娘娘用金釵在他們兩人之間劃出一條銀河,令牛郎織女遙遙相望、不可渡河。但是喜鵲被他們的愛情所打動,每到七月初七的夜晚,便以成千上萬的雀身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和織女得以一年一度相會一次。

柔情似水|七夕“乞巧節”傳統風俗文化大觀

正因為民間故事宣稱,織女能在七夕之夜和牛郎相會,這是一個屬於她的特殊節慶。這一天,她可以讓人間一窺仙蹤,她可以把好心情灑落凡塵,所以女孩子們便在這個夜晚拜求織女,希望她能把自己作為天庭紡孃的心靈手巧也大方地分落給凡人一些。七夕節,由此開啟了“乞巧”的主題。

柔情似水|七夕“乞巧節”傳統風俗文化大觀

七夕之夜,女孩子們在自家庭院中通過一些風俗活動來過節:

她們要祭拜織女、向織女訴說心願;

然後和閨中密友進行對月穿針、水面投針的遊戲,看誰先把線穿過針別、誰放置在水面上的繡花針不沉底,誰就獲得了最好的運氣和巧勁兒;

柔情似水|七夕“乞巧節”傳統風俗文化大觀

之後,在夜風吹拂中,她們分別躲到葡萄架下盼望聽到牛郎和織女的情話,期待得到姻緣天賜的眷顧;

她們還會捉一隻蜘蛛養在小盒子裡,在第二天一早打開盒子比較誰的“喜蛛”吐絲織網最多、就預示著誰得巧最多。

所以,七夕節,是屬於閨中女兒的節日,是未出嫁的女孩子們,乞求心靈手巧、祈望幸福姻緣的一次大型許願會;而她們過節的場所,也是在自家院子裡完成的。

柔情似水|七夕“乞巧節”傳統風俗文化大觀

在當代,七夕作為中國本土的情人節,更能表達人們對於愛情的嚮往與追求,時光流不走濃濃愛戀,時間衝不淡真愛諾言,也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