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種瓜」 副教授棄筆從「農」帶領村民致富

央廣網天津5月29日消息(記者劉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尹明禮將這二十個字掛在自己的會議室裡,他說:“這是總書記的要求不僅要天天看,而且要踏實幹。”

尹明禮是天津市薊州區桑梓鎮精品西瓜產業園負責人,創業前就職於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是經管學院的副教授。他不顧家人反對扔掉高校任職的“鐵飯碗”,回到薊州區桑梓鎮帶領村民一起創業種西瓜,如今他著力打響桑梓精品西瓜品牌,並且第一批桑梓精品西瓜成功在電商上市。

“立體種瓜” 副教授棄筆從“農”帶領村民致富

圖說:桑梓鎮精品西瓜產業園負責人尹明禮

走下三尺講臺 副教授不懼家人反對回鄉搞農業

尹明禮的父母務農苦了一輩子,培養他成功進入高校並且當上副教授,可謂前途無量。就在這時,尹明禮突然提出要回老家種西瓜,這讓二老很是不解。尹明禮說: “當時我的父母是極力反對的,因為他們認為大學老師是‘鐵飯碗’,回家種地感覺很沒出息。”

尹明禮父母都是瓜農,土地承包制剛開始就承包15畝地種植西瓜,1997年在市民月平均工資只有300元左右時,每畝地當時的產值達到8000元。但在尹明禮父母看來,種植西瓜就是“靠天靠地”,不僅依賴降雨,土地長時間種植單一品種還會造成肥力降低。2000年後,因為西瓜重茬的問題嚴重,尹明禮家停止了種植西瓜。“其實現在技術已經不是當年那樣依靠天氣和土地了,種植果蔬可以有大棚,而且我諮詢過專家採用基質培育西瓜,可以解決西瓜重茬。”在桑梓鎮精品西瓜產業園裡,西瓜吊掛在大棚裡,據尹明禮介紹,這樣做可以大大節省種植面積,並且這樣吊掛的西瓜長得更加均衡圓潤。

 果蔬變盆栽創新種植 子承父業“技”革新

去年剛開始籌備西瓜產業園並不是一帆風順。“前期籌備的各類審批和租賃土地都需要自己一項項來做”尹明禮說:“雖然我家種過西瓜,但我個人並不是專家,許多東西還在一點點摸索。”他通過四處調研發現日本的小西瓜,果皮薄,口感沙脆,甜度高,隨即將這一品種引入。“雖然我看好這一品種,但是這種西瓜種子成本高,每顆種子5角,市場前景怎麼樣還是需要成熟後見分曉。”尹明禮說。許多大學生不願意回鄉創業的癥結也是在這裡,種植果蔬風險性大,短期收益不是很高。尹明禮說:“從長遠來看,依靠科技推進的新農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5月底,天津市薊州區桑梓鎮精品西瓜產業園的第一批小西瓜已經成熟,並且在電商平臺上銷量一路飆升。據尹明禮統計,從5月25日售賣以來,兩週時間售賣了5萬斤。每畝銷售金額達到4萬元,目前桑梓鎮精品西瓜產業園種植面積120畝,預計第一批全部銷售可以達到480萬元。

“立體種瓜” 副教授棄筆從“農”帶領村民致富

圖說:西瓜盆栽

尹明禮不僅運用科學的種植方法,還經常研究新產品,吊掛西瓜種植方法讓他聯想到是否可以用支架做支撐將西瓜盆栽,於是,他將幾株生命力旺盛的西瓜移栽入盆,令他沒想到居然吸引來很多人想要購買。“現在城市的孩子不像我們農村的孩子知道各種植物生長,許多家打電話訂購都是想要通過這個在家裡就可以種植的盆栽給孩子們觀看植物生長過程。”除了西瓜盆栽,他還買來了一批模具,在西瓜結果後就套上元寶、壽星模具,最後結出一批形態各異的小西瓜,拓寬產品種類。

“立體種瓜” 副教授棄筆從“農”帶領村民致富

圖說:在壽星模具裡的西瓜

從產品上只是小創意,新農業應該配合新物流。“我們的西瓜目前通過兩種渠道銷售,傳統的供銷渠道售賣給各大商場,與物流公司合作通過電商進行直接下單,下一步針對中高端消費者,計劃與高級酒店等場所形成合作。”

眾人拾柴火焰高 帶領周邊村民齊致富

“不僅要自己奮鬥,而且要帶著周邊村民一起致富。”尹明禮說。在他的帶動下,農閒時候周邊居民紛紛來到西瓜種植基地工作。村民張亞麗說:“以前在傢什麼也沒幹,西瓜種植基地在薊州建成後,我就在這邊工作,一個月工作能達到兩三千塊錢,而且工作不累,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村民吳春豔說:“西瓜基地離家近,工作時間也好,中午午休從十點到下午兩點半,可以回家給老人做飯,也方便照顧孩子。”

“立體種瓜” 副教授棄筆從“農”帶領村民致富

圖說:周邊農戶在修剪西瓜枝葉

“我就是從鄉村走出來的娃娃,這次回家鄉就是想將自己所學回饋給家鄉。”尹明禮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笑著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讓我充滿信心。今年我37歲,我的下半生將留在瓜地,相信科技的發展可以不斷提升新農業的效益,未來的農村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