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L外匯:ESMA監管新規對經紀商的影響

WGL外匯:ESMA監管新規對經紀商的影響

2018年04月04日消息,2018年是全球外匯行業政策緊縮的一年。歐盟MiFID II從1月3日起正式生效。頒佈該文件的歐洲證券與市場管理局(ESMA),作為歐洲外匯行業的最高監管機構,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外匯行業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了順應ESMA新提的監管要求,英國FCA考慮讓STP經紀商升級其監管許可證,將牌照升級為MM牌照,使得其能夠落實對客戶的負餘額保護。3月27日,EMSA再發公告,確認落實之前提出的“禁二元期權、限槓桿”的監管新規。

在全球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外匯經紀商又應該何去何從?

ESMA監管新規

1. 禁止向零售客戶推銷、分銷或出售二元期權。

2. 限制向零售客戶推銷、分銷或出售差價合約(CFDs)。

(1)將零售客戶開倉頭寸的交易槓桿進行限制,具體的槓桿限制根據投資品種或金融工具的不同而定。

主要貨幣對的槓桿限制為30:1

非主要貨幣對,黃金和主要指數的槓桿限制為20:1

除黃金以外的商品和非主要股指的槓桿限制為10:1

單個公司股票的槓桿限制為5:1;

加密貨幣的槓桿限制為2:1;

(2)基於賬戶餘額的保證金強制平倉規則。保證金強平比例的下限是50%,這意味著,當零售客戶的賬戶餘額虧損至其頭寸保證金的50%時,經紀商會對客戶的頭寸進行強行平倉。

(3)基於賬戶餘額的負餘額保護政策,提供限制零售客戶損失的擔保。

(4)限制交易差價合約(CFDs)的激勵措施,如贈金營銷。

(5)經紀商要向客戶提供標準化的風險警示,包括經紀商的零售客戶的賬戶虧損百分比。

WGL外匯:ESMA監管新規對經紀商的影響

對經紀商的影響

在外匯交易市場中,有一些MM平臺商比較喜歡非專業的、資金量不是特別大的客戶。因為這種客戶很容易虧損,這樣就可以實現平臺商的快速盈利。這類平臺會為客戶提供高槓杆,即以相對較少的錢來操作更多的資金。而實際情況是,客戶的一些重倉滿倉操作很容易導致賬戶快速爆倉。

ESMA的新規會對這類經紀商產生直接影響,因為這些經紀商通常更依賴直接營銷,交易激勵機制,更重要的是,這種平臺會特別喜歡宣傳自己的槓桿比較高,新規對槓桿的限制會對經紀商的運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對於STP平臺商來說,由於是撮合成交,從一開始就是站在客戶的利益角度出發的,只有客戶活著,客戶持續的賺錢,客戶強大,平臺商才會賺更多的錢。對於STP經紀商來說,或許其中一部分會通過其最終客戶來在新規中獲利,但這些新法規對大多數的STP型零售經紀商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

ESMA的新規會以兩種主要方式對這類平臺商產生影響。第一是交易量將會下降,至少在最初的時候會下降。但是,槓桿的限制會對其他市場產生混合影響。例如,在日本,官方最大1:25的槓桿從長遠來看並未影響該行業,因為當地經紀商在世界上交易量最高。第二則是資本量要求。為了落實對用戶的負餘額保護政策。前不久,FCA表示正在考慮要求STP外匯經紀商均將該牌照升級為做市商牌照MM。FCA對於STP經紀商的資本量要求是125k,而MM經紀商則是730k。因此STP經紀商很可能需要升級牌照,並準備滿足隨之而來的資本要求。

對投資者的影響

對於專業交易者來說,他們的資金量通常很大,追求的是長期持續穩定盈利,操作風格屬於低風險低收益類型的。由於倉位本身開的就很低,所以不需要很大的槓桿。所以ESMA降低槓桿,對於外匯市場中的職業資金管理人或者專業交易員來說,影響不是特別大。

而對於普通的個人投資者來說,通常資金量很小,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際操盤經驗。有時候,過低的槓桿可能並不是這些投資者真正需要的。這可能會將一部分的零售投資者推向離岸監管以及無監管的經紀商,這些經紀商仍然可以提供100倍甚至更高的槓桿。這會使得零售投資者被逼出歐洲,進而無法獲得由歐盟國家監管機構提供的投資者賠償基金,增加投資者的交易風險。

外匯經紀商如何應對?

ESMA的出發點是為了加強投資者保護,並提升整個行業的標準,包括遏制對缺乏經驗的投資者的積極營銷,並強制實行披露要求,以確保所有客戶都完全瞭解交易風險。

IG集團、盛寶銀行、Plus500、CMC Markets、XM、XTB、eToro、FXPro、嘉盛英國、福匯英國等實力較為雄厚的歐洲零售外匯經紀商均對監管新規表示支持和理解。

每一次行業的變革都會洗掉一部分或新或老的經紀商,在優勝劣汰的道路上,行業洗牌是常有的事。每一次的洗牌都會淨化交易市場的環境,留下真正優秀的專業經紀商為投資者提供服務。外匯經紀商應該將每一次的洗牌當做一次機遇,注重業務的合規性與監管政策保持同步性。並注重口碑傳播、品牌的持續建設、服務品質和交易口碑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