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邊緣掙扎的人會一直產生煩惱

認識自己難,認識他人更難,了知眾生更不易,但一定要去做。華嚴十住的七個智慧當中第六個,叫了知眾生諸法智。

眾生有很多,第一個是眾生界。眾生界裡,有眾生業,眾生心念,眾生煩惱,還有眾生慾望。從眾生界裡,只講相。

眾生業,眾生心念,眾生煩惱,眾生慾望,是從眾生的作用上來講,都是無量無邊。一個菩薩能夠充滿一切世界智,都能夠了解,對於眾生的相,與眾生的用,當然能夠掌握很好。這一點,一般人很難了解。

在成功邊緣掙扎的人會一直產生煩惱

菩薩瞭解眾生界、眾生業、眾生心念、眾生煩惱、眾生慾望,要做什麼?教化調伏。我們很多人裝做憨憨的,人家講什麼,唸佛唸佛啊,好象這樣子就一網打盡,其實不是。

佛為什麼要講八萬四千法門?一一法門,都在對治眾生的一一煩惱,八萬四千法門是因為有八萬四千煩惱,假如不能瞭解眾生煩惱,怎麼應病與藥?人家頭痛,給他香港腳的藥,這對嗎?萬靈丹,有用嗎?那是他的一點貪心,真的能發揮作用嗎,不見得。

所以會看到,一講到這一種單一法門的時候,通常都會變成面速力達摩,沒有用。真正有用,就對症下藥,用了馬上有效,那個才是。所以一個菩薩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對於眾生要徹底瞭解,一定要接觸眾生,要去認識眾生,瞭解眾生。

在成功邊緣掙扎的人會一直產生煩惱

最好的方法,就象焚化爐一樣,一大堆人來,跟你倒了一大堆,也不知道那個人到底是誰。一見到你,就跪下來,哭了,也不知道哭什麼。"好了好了,不要哭了,慢慢講、慢慢講。"他哭完了,手帕楷幹了,很高興。看著他回去,你就很高興。“沒事了沒事了,我自己會處理”。會處理,就不要來。

可要知道,他不來就不會處理。他的目的,不是要你給他什麼方法,他的目的是要你聽他哭訴一番。這個是什麼,眾生的心念。眾生有很多煩惱,他也知道,誰都沒辦法。

在成功邊緣掙扎的人會一直產生煩惱

我們一再地接觸,就會發現,為什麼有人會有這種煩惱,有人會有那種煩惱,它是從哪邊來的?到最後會發現,這些煩惱不是外面給他的,是他自己造成的。那麼他自己造成的時候,佛法就有用了。當你不能瞭解說,他的這些煩惱與痛苦是來自於他自己本身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幫助他,你知道嗎?

我們看社會,那些所謂社會上奮鬥的,大部分所有的成功者,都沒有這些問題。一部分在成功邊緣掙扎的人,他一定有這種問題。為什麼?他自己有煩惱。譬如說能力不足;他有恐懼;他怕競爭會輸人家,他這種煩惱就會一直產生。

當一個人很自信,在社會上四平八穩的往前進的時候,他很清楚,這個不應該爭,爭了我不會贏,他根本會放下,這是社會上很正常的人。

在成功邊緣掙扎的人會一直產生煩惱

一個不正常的人是,到底爭得到爭不到也不知道,反正就一直爭。爭到呢,爭到也不知道;權啊,位啊,爭到了,發生事情,不知道;前面的人弄錯的,我才跟著錯,都是這種狀況。就表示他沒有能力;他只要沒有能力,他的恐懼就一直存在。

能力,那個能力是什麼?能力就是智慧。他沒有智慧,就會恐懼。他有智慧,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既然知道,我挑半斤就半斤,我挑五十斤就五十斤,超過六十斤,我連看都不看,因為我挑不起來,不會有恐懼。所以要了解,眾生是什麼樣,眾生其實就是無知。

在成功邊緣掙扎的人會一直產生煩惱

那麼菩薩瞭解眾生的這種狀況,盲目又無知,所以他產生很多的煩惱,很多的心念,很多的業力,很多的慾望,這個時候要怎麼辦,要去教化調伏。所以了知眾生下面叫諸法智。沒有法,沒有這個智慧,就沒有辦法教化調伏眾生!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文字丨海雲繼夢師講演華嚴,圓明心要筆記Ⅱ5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