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明朝是一個如同流星般劃過天際的王朝,它的富有,它節氣,它強大,它傳奇。沒有一個朝代如同明朝,可以給人悲喜同在的感觸,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也沒有一個朝代,能讓人如此激烈的討論,或藏或痞,或贊或毀。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在明朝末年,有一個年輕的皇帝和一群有為的名將,他們生不逢時,成為王朝的祭奠。明朝在腐朽落寞的最後關頭,曾經湧現過很多能力挽狂瀾的名將,盧象昇,孫承宗,李定國,袁崇煥,孫傳庭,熊廷弼。他們之中有這麼一位將領,率軍多次鎮壓起義軍,保證大明統治。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最後力戰而死,卻得不到崇禎帝封贈,成大明最可惜的將領。《明史》給予高度評價,稱“傳庭死,而明亡矣”。此人就是孫傳庭!如果孫傳庭沒死,那裡還有滿人八旗子弟入關,明朝也不會這麼快滅亡。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孫傳庭別的將領跟不一樣,人家世世代代就是武將,孫傳庭本來是文官,臨危受命成了“剿匪”頭子,這也是命運賜予他的無奈,這也是明朝可悲。 孫傳庭是個徹頭徹腦的書生,26歲就高中進士及第,本來是為做官儲備的輔佐之才。沒想到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玩笑,將懷揣著儒家治國道理的儒生推到“剿匪”第一線。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孫傳庭雖然是一介書生,但是有大本領。當時明朝雖然有眾多兵將,但大多是老弱病殘, 孫傳庭自己徵召,隨後訓練出來精兵強將。孫傳庭率軍擊敗高迎祥部隊,並將高迎祥俘虜。崇禎十年,孫傳庭率部與各路明軍以優勢兵力接連打擊了起義軍聖世王、瓜背王、一翅飛、鎮天王等部,關中以南平定。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崇禎十一年,孫傳庭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闖王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差點成了俘虜,李自成最後只獨自率18騎突圍。如果孫傳庭繼續對李自成追殺,那裡還有後來威風八面闖王。只是明朝後期,政治腐敗,而且崇禎帝的心胸更是狹窄罷了。不久孫傳庭被扔進大牢裡,李自成一看大剋星孫傳庭被民族英雄崇禎大帝給滅了,紛紛歡呼雀躍,大家重新起兵反明。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李自成可不是什麼紙人紙馬,不是輕而易舉可以鎮壓的,朝廷已經是十二萬分火急了,孫傳庭在緊急的戰況下,被放出來。崇禎大帝不給錢不給糧,讓孫去抵擋農民軍。孫傳庭卻有真本事,不久重新武裝起了一支龐大的軍隊,但是,孫的軍隊是新軍。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不久,崇禎大帝再次出手,又開始逼迫孫再次進攻李自成。這時起義軍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開掘黃河,把開封城淹了,孫傳庭處境十分艱難。在朝廷的多次催促下,孫傳庭無奈草率出征,最終大敗,並在陝西潼關戰死,享年51歲。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可惜了孫傳庭,這位中流砥柱的人物,抱著深深的遺憾劃過大明的夜幕。孫傳庭死後不久,大明土崩瓦解。如果明朝統治者崇禎大帝不亂指揮,孫傳庭滅了李自成消滅明朝內部內患,何有清軍入關,崇禎大帝吊死在煤山上。

他是明朝救星農民軍剋星,有他在何以讓清軍入關

這就是因果報應,逼死孫傳庭,他自已也沒有好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