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大戰正式開打,人見人厭的官二代實現逆襲——《封神解讀》22

姬昌回國後勵精圖治,先是任用通緝犯姜子牙為相,再接收反臣黃飛虎,未經同意就擅自出兵滅了北伯侯崇侯虎,每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紂王忍無可忍,等待西周的是大規模的軍事打擊。

起初聞仲並沒有對西周特別重視,四大諸侯原本實力最雄厚的東伯侯,在姜恆楚被殺後造反,攻打遊魂關多年都沒有佔到便宜。他西伯侯不就是黃飛虎、南宮适厲害麼,姜子牙還沒被聞仲放在眼裡。征討崇侯虎的時候,西岐也沒表現出多少超自然的力量。所以聞仲認為,派一地方軍足以,就張桂芳了。

至此,西岐和商朝的軍事對抗正式開始。

商周大戰正式開打,人見人厭的官二代實現逆襲——《封神解讀》22

張桂芳

張桂芳官居青龍關總兵,武藝高強,槍法如神,是員猛將。雖然用槍的武將很多,黃飛虎全家都是。但聞仲之所以看重張桂芳,是因為他有個絕技,被稱為呼名落馬術。張桂芳只要知道了對手的名字,叫一聲,甭管你答不答應都會跌落馬下,比金角大王那喊了名字還要答應才有用的紫金葫蘆強多了。

 張桂芳還有個得力助手,就是先鋒風林。風林那可是名門之後,他老祖宗是風后。風后是上古時代的人物,黃帝手下的大臣,傳說中伯邑考進獻給紂王的七香車,就是風后發明的。

 風林繼承家族秘技,也會吐風,風裡面還有一個暗器,能突然襲擊,非常的厲害。有張桂芳和風林這樣的異人去征討西周,必定馬到功成。

姜子牙當初在朝歌時間不長,對武將不是很熟悉。黃飛虎就很熟,把張桂芳的本領一說,引起了西周諸將的鬥志。叫人名字算而已嘛,張桂芳不可能認識西岐所有人吧。文王第四子姬叔乾,槍法高超,信心滿滿的出城迎戰。風林出戰,單論武功,風林不是姬叔乾的對手,還被姬叔乾刺傷了腿。本來姬叔乾認為對陣張桂芳只要不自報家門,就不會失敗。但出馬的是風林,會吐風放暗器,殺掉了姬叔乾。只怪西岐情報工作做得太差,第一陣就折了一位王子。

第二戰,風林再生擒西周第一猛將南宮适,張桂芳挫敗黃飛虎,生擒周紀,大獲全勝。姜子牙沒招了,高掛免戰牌,回城認慫。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個疑問,是不是掛了免戰牌就真的不打你了?古代打仗也是要講規矩的,畢竟是國家軍隊,跟地痞流氓打架不能一樣。古典小說中,很少描寫兩軍惡戰的場景,基本上都是雙方來到城外空地上列陣,雙方將領互通姓名,啪啪一打,被打死的那一一方或是換人再來,沒了隊伍可能一鬨而散,對方如果趁機掩殺,就能大獲全勝。

周朝時期各諸侯國打仗,其實就是這幾大貴族之間的戰爭。當時軍隊最有衝擊力強的武器就是戰車。我們中國人從軒轅黃帝時代就會造車,但是造車的水平幾千年來都沒進步多少。一直到近代,民間最主要的陸上運輸車輛還是獨輪車,淮海戰役中就動員了80萬民夫用獨輪車給60萬中野部隊運送給養。中國的馬車從來都沒有四輪車,這玩意兒是貴族的身份象徵,不是老百姓用的。所以勞動人民的心思不用在這上面,導致中國的馬車從來都沒有轉向輪。沒有轉向輪就意味著做成四輪的馬車沒法轉彎,兩輪的馬車穩定性不行,載重也不多,速度始終不會太快。

商周大戰正式開打,人見人厭的官二代實現逆襲——《封神解讀》22

古代戰車

古代形容國家軍力強大的常用“千乘之國”來形容,乘是一個作戰編制,跟現在的軍師旅團營連的類似。一乘的標準配置是四匹馬拉一個戰車,戰車上配備司機一名,長戈手兩名。有的也會配備弓箭手一名,總之車上是三個人,後面可以從容的跟著七十二名步兵,以及二十五名後勤兵。這就是一乘部隊的基本配置,馬四匹、車一輛、車兵三人、步兵七十二名、後勤兵二十五名,共計一百人。

周朝戰爭都是個大家族之間的戰爭,貴族是要在車上作戰的,這幫吃肉的,無論是智力還是受教育程度都要優於常人。所以車上為主戰人員都是貴族後裔,拼殺在家族鬥爭的最前線。戰爭的勝負,直接關係到三個車兵的利益,其餘九十七個跟這事沒多大關係。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戰場也一樣,先下戰書,約定時間地點,開戰的時候雙方列好隊伍,兵對兵、將對將,大講紳士風度。兩軍對圓,車兵衝在前邊。如果一方的車兵貴族被對方殺死,那麼他帶來的七十二名步兵多數情況下就會一鬨而散。步兵都跑了,後勤兵更別提,戰爭一下就分出了勝負。

 春秋時宋襄公是貴族出身,祖上就是殷商貴胄。所以他講究紳士風度,絕不搞陰謀詭計。宋襄公的對手楚國才沒什麼紳士風度,中原各國都瞧不起楚國,就是因為楚國荊襄文化跟中原文化有差異,中原各國覺得楚國素質差、節操低,不愛帶楚國玩,日後的秦國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後來大家都發現,做人堂堂正正是要吃虧的。反倒是沒節操的那些人,成了強。比如關鍵時刻能咬破舌頭吐血裝死的姜小白和出了名的沒義氣管仲這對君臣,成了春秋首霸。九死一生上位的晉文公姬重耳,還有什麼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都是這類人。他們稱王稱霸的訣竅就是不講規矩,所以後來大家就都不見規矩了,最後最不講規矩的秦國終於一統天下。

眼下姜子牙掛了免戰牌,打與不打就看張桂芳了。張桂芳覺得自己是天朝上國的統兵大將,姜子牙是個賣面的。一隊城管過去就能端了他的窩,我堂堂一方總兵,能跟一個賣面的搞陰謀詭計嗎?你既然掛免戰牌,那就等著你,看你有什麼花招。要是過三兩月,張桂芳沒了耐心,直接攻城也是正常的。

本來張桂芳跟汜水關的餘化差不多,他們法術,其實就是攝魂術,也不是太高端。從原理上講,跟鄭倫、陳奇的法術也屬同一類型。只要有魂魄的生物,遇上了都無法逃脫,真是一招鮮吃遍天。

姜子牙是真沒轍,沒啥花招可以耍。

眼看就要相持不下,就給了那些沒魂魄的人表現的機會,於是哪吒出現在相府,成為了力挽狂瀾的人物。

上回聊了一下哪吒的童年,攤了個好老師,被教育的成了個無法無天的官二代,動不動就打架殺人的小流氓。被老爹用寶塔震懾後,收斂了很多。也壓抑得很,他早也盼,晚也盼,就盼著下山打架。眼下姜子牙被張桂芳打的高掛免戰牌,他打架鬥毆的機會來了,而且是合法的,打死人還可以記功的,那還不趕緊的。

此時的哪吒已經脫胎換骨,已經超越了人類,屬於半仙級別的。手持火尖槍,腳蹬風火輪,圍著混天綾,包包裡還放著乾坤圈和板磚,出城點名要抽張桂芳。

李艮、龍王這樣的神仙都打不過七歲的哪吒,更何況現在的哪吒比當年還厲害。張桂芳和風林再怎麼說還是凡人,哪吒一出手就把他們打殘了,解了西岐的圍。

哪吒也立了下山第一功,開始由一個無法無天的官二代轉變為一名戰士。正是跟著什麼人就變成什麼樣,未成年人哪吒跟著太乙真人,仗著師傅名頭和一身外掛,到處惹是生非,無法無天。到了西岐,那就得聽從號令,約束自己。西岐軍營有姬昌經營多年的將士風貌,有武成王等前輩的模範作用,有黃天祥等名門之後,楊戩、雷震子等乖寶寶的耳濡目染,哪吒才慢慢的轉變了性子。

所以,環境對未成年人的影響至關重要,有錢沒錢的都想辦法送孩子讀名校。另外,對孩子的愛好也不能一味打壓,應該適當引導。哪吒小小年紀就學得一身本領,沒地方發揮就到處打架鬥毆,如果給了他正當的舞臺,他也能建功立業。

吃了敗仗的張桂芳趕緊給聞仲寫信報告前線的狀況。聞仲一看,能打敗張桂芳的必定不是凡人,那就要找神仙幫忙了。至此,商周大戰漸漸白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