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啓超的腎臟,《邪不壓正》里這些梗你該知道

城牆、城門、屋頂,《邪不壓正》的上映掀起了北京人的鄉愁。至今仍然清楚的記得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銀幕開啟後是這樣八個字"北洋年間,南部中國"。8年後,姜文導演的第三部民國背景電影上映,這次是"北洋年間,北京以北"。關於《邪不壓正》的情節,不想做過多的劇透,只想藉著這部電影和它的原著《俠隱》中的字裡行間,和諸位一起想象我們只能從書本當中看到的那年那月的老北京風情、城門城牆。

李天然下了火車,穿過城牆,去了燈市口

《俠隱》中,民國初年的某一天,青年俠士李天然為了找到師門血案的線索,回到了古都北京,在當時,這座城市被改回了明朝的名字"北平"。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1930年代前門東車站乘客上下火車

馬醫生從前門東站開車接李天然回家,"走了沒一會兒又上了正陽門大街,再順著電車軌道,擠在一輛輛汽車、自行車、洋車,還有幾輛手推車和騾車中間,穿過了前門東門洞。"黑福特剛過了東交民巷,就拐東上了長安大街"天然搖下車窗,點了支菸,看見剛過東總布衚衕沒多久,馬大夫就又右轉進了乾麵衚衕。"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前門東車站內景(1930年代)

雖然只是一段簡單的描寫,但是作者對民國時期的北平卻描寫得細緻入微。

下面這張圖是根據一張拍攝於1930年前後的北京前門地區的老照片做的標準,圖中綠色線條大概就是馬醫生駕駛黑色福特前往住處的路線。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俠隱》原著中李天然乘車路線推測

  • 前門東車站

前門東車站實際上是作者對自北京前門到奉天(瀋陽)的京豐鐵路起點"正陽門東車站"的簡稱,這座車站始建於1903年,1906年正式啟用,從清末至新中國成立,一直是北京最大的車站,直到1958年新建北京站後,這裡才退出歷史舞臺,重建之後,成為了今天的鐵路博物館。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前門東車站外景

  • 前門東門洞

1915年,為了改善北京內、外城交通,民國政府委託德國人羅思凱·改建正陽門箭樓,這次改造給正陽門箭樓添建水泥平座護欄和箭窗的弧形遮簷,月牆斷面增添西洋圖案花飾,拆除了甕城及東西閘樓,並在正陽門兩側的城牆上開出門洞,李天然乘坐汽車所經過的正是正陽門東側的城牆門洞,這次改建於1916年竣工。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1940年前門地區航拍

寫到這裡,由衷覺得整個劇組確實很是用心。李天然乘坐的火車即將進站,他看到了內城東南角樓,這裡的細節處理的確實很到位,連角樓上的破損都在電影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用心的同時,這裡還是有個小bug,這可能和劇組參考的北京老照片有關,上面的兩張圖分別是《邪不壓正》的劇照和北京內城東南角樓老照片,其中相同的破損已經標註出來。但根據記載,內城東南角樓在1930年就已經修復了,李天然回北京的1937年應該是個相對完整的角樓才和歷史更為吻合。

寫出這個小bug只是吹毛求疵一下,完全不影響《邪不壓正》是一部把老北京風情表現的暢快淋漓的高評分電影。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邪不壓正》劇照中的內城東南角樓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1920年代的內城東南角樓老照片

平則門,哈德門,李天然師傅對他說的這些名字現在還有人說

《俠隱》中描寫,李天然並非在北平城內長大,只是小時候隨師父進過幾回城,再次回到北平後,"他記得北平的幾路電車都穿過前門,再繞著皇城跑。只要不進小衚衕兒,不離軌道,準丟不了。"師父早就跟他說過,'裡九外七皇城四',就這麼幾座城門,只是提醒他別忘了北京人管崇文門叫哈德門,管阜成門叫平則門,而且門見門,三華里。"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火車通過崇文門甕城,李天然也從這裡路過

在說起崇文門時,現在上年歲的老北京人在言談之中,還經常時不時的叫出哈德門這個名字。哈德門,也經常被寫成"海岱門",不論是"哈德門",還是"海岱門",實際上都是譯音。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邪不壓正》劇照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民國舊照

明清北京城的崇文門,在元朝稱為文明門,《日下舊聞考》曾經援引《析津志》"哈達大王府在門內,因名之",久而久之,哈達門演化成了"海岱門"。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崇文門

如果讀這段文字時,您要按照正音讀這個名字,就大錯特錯了,在北京話裡,哈德門通常被讀成hǎ da mén,中間的da讀成輕音,而且絕對不能在們後面加兒化音。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阜成門城樓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阜成門門額,仔細看,字很清晰

"平則門,拉大弓"是老北京歌謠中的一句,這平則門,說的就是阜成門在元朝的名稱。平則門的名字來源於《易經》"謙卦",取謙遜平和,不違原則的含義。明正統年間,英宗才把平則門改稱阜成門,取《周禮》"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之意。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阜成門和箭樓、甕城

明清直到民國時期,因為西山的門頭溝是煤炭產地,大部分煤炭都經阜成門運到北京內城。

1924年5月,魯迅全家搬到阜成門內居住,這年10月21日,魯迅在日記裡記著家裡花13塊錢買了1噸煤,運費大洋一塊二,十有八九就是從阜成門附近的煤鋪買的。

協和醫院,李天然對著梁啟超的腎臟發誓

李天然去幹面衚衕的這條路上,而他之所以住在乾麵衚衕,是因為他這裡距離他即將去上班的地方很近。從今天的北京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從乾麵衚衕到協和醫院,只是"一步之遙"。

協和醫院,原址是清朝豫親王多鐸的王府,後來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出資,從沒落的多鐸後人手裡把王府買了下來,建起了協和醫院。

在《邪不壓正》原著《俠隱》中,曾經對在李天然前往協和報道上崗的第一天,曾在院長面前,對著一隻腎的標本起誓。

而李天然對著發誓的這個腎臟標本的主人也不是平民百姓,而是梁啟超。片中出現的院長,名叫劉瑞恆,也是當年為梁啟超做手術誤摘腎臟的主刀醫生。

1926年3月,梁啟超因小便出血入住協和醫院,被診斷為腎腫瘤,醫生建議切除那個"壞腎"。因為梁啟超是社會名流,出於謹慎起見,協和醫院安排哈佛畢業的著名外科教授劉瑞恆主刀,結果因為手術前護士把本該摘除的左腎標記成了右腎,最終導致手術失敗。

歷史上,劉瑞恆確實當過協和醫院院長,但李天然回到北京的1937年,劉瑞恆早已去南京任職了。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劉瑞恆

由於發因為自己的這件事加劇國人對西醫的質疑,關於梁啟超的這場"醫療意外",從發生起,梁啟超就在幫助醫院向社會隱瞞,直到三年後去世。

近年來,有文章說,直到1970年梁思成因病入住協和醫院,才知道當年導致自己父親梁啟超去世的這場醫療意外的真相。

屋頂城牆老北京,梁啟超的腎臟,《邪不壓正》裡這些梗你該知道

西直門箭樓

《俠隱》的結尾是這樣寫的"西直門大街上的灰土沉下去了,也清靜了點兒,沒幾個人去理會空中傳來那幾聲刺耳的警笛。黃昏的夕陽,弱弱無力,默默無語。天邊一隻孤燕,穿雲而去。"

碼字兒不易,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