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科幻還是現實——《三體》黑暗森林法則

目前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於2016年9月25日正式落成啟用。

是科幻還是現實——《三體》黑暗森林法則

我國天眼目前屬於全球頂尖的宇宙望遠鏡,它的直徑超過500米,有30個足球場大小,天眼的探測範圍達到了137億光年,能監測到太陽系內任何細微的信號,除此之外,它還可以用來探索暗物質(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它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屬於構成可見天體的任何一種目前已知的物質)和暗能量(驅動宇宙運動的一種能量,它和暗物質都不會吸收、反射或者輻射光,所以人類無法直接使用現有的技術進行觀測),甚至是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它也能夠探測到。

是科幻還是現實——《三體》黑暗森林法則

但霍金生前一直都反對天眼的建造,因為天眼不僅用於探索宇宙,還可以用來蒐集宇宙中的信號,霍金認為天眼望遠鏡的功能雖然很強大,但是人類目前來收集聯繫外星生物還有點太早,可能會為人類帶來“災難”。很多國內網友看到霍金的回答後,都紛紛表示霍金就是一個被西方勢力控制著的騙子。

是科幻還是現實——《三體》黑暗森林法則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面對類似的狀況提出了一種宇宙社會學,其核心理論叫做“黑暗森林法則”: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通俗的說就是,文明和文明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溝通,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任,一旦接觸,往往都是消滅對方,說到底,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該法則基於兩條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是科幻還是現實——《三體》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的主要理論依據就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簡單點說就是由於不同文明存在文化、距離甚至是物種的差異難以溝通,一個文明發現另一個文明後並不能確定這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還是惡意,而且兩個文明的進步的速度往往並不一致,弱小文明可能短時間爆發超越強大文明而突然掌握主導權。所以基於上之前兩條公理,一個強大的文明發現另一個相對弱小文明時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先滅掉對方,如同我們踩死一隻螞蟻,滅掉你,又與你何干。

其實,回顧人類的近現代史,就會發現,黑暗森林法則說得差不多是正確。掌握相對高級文明的西方國家發現新大陸之後,認識到這世界上還有別的居民的時候,他們都幹了些什麼?

是科幻還是現實——《三體》黑暗森林法則

擁有聖母思想的高級文明在發現低級文明時和平共處甚至予以幫助,這隻存在於電影世界中,現實世界並不太平,戰火仍在地球的許多地區繼續,血腥和罪惡的歷史告訴我們,黑暗森林法則真的存在,猜疑鏈和技術爆炸一直左右著世界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