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人人可爲師|學誠法師答問十分

學到人人可為師|學誠法師答問十分

學佛,要學到覺得周圍人都是自己可學習處,就有進步了;如果學得認為自己比所有人都要高,那就有問題了。

——學誠法師

網友:師父,我是護士,請問,我該怎麼抉擇,怎樣努力?我自己制定的計劃都做不到,很不自律。找對象可以寫求夫書求觀音菩薩嗎?請師父對我的現狀,找對象、工作及和同事相處,持戒、戒邪淫、孝順父母等方面給予指導,勞煩師父了。

學誠法師:很多人修行,都是盯著“果”,想象一修行就可以改變習氣,一修行就可以改變命運,一修行自己就應該變得如何好,這些都是一些誤區,急求果報的心態,有這樣的心反而不容易進步。修行是很實際的,是持續不斷地做微細的改變,逐漸積累,水到渠成。每天有一個改變、一個進步就很好。要多學習佛法的教理,培養正知見,修行才不盲目、片面。

網友:師父,怎樣消除內心的焦慮?

學誠法師:把目光拉得更長。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反過來,看得越遠,對方向想得越清楚,當下的內心就越踏實,“知止而後有定”。

網友:法師,是不是所有的委屈說出來就不算委屈了?

學誠法師:如果能換個角度想,所有的委屈都不是委屈了。什麼角度呢?業果的角度、無常的角度、無我的角度。拉長到無限生命來看,沒有誰對不起誰,彼此都是業力與煩惱的傀儡。

網友:敬愛的師父,同修們供僧勞心勞力,生怕出一點差錯,但我發現法師最想要的其實是我們好好學佛,有所成長;同修們很想和法師合影,但我覺得這肉身很快就會衰老死亡,意義不大。看著他們為之憂、為之喜,我悲從中來,又不忍說破,於是躲著哭了一場。這點體悟就讓我這樣苦,成佛路上的大悟,豈不是苦不堪言?

學誠法師:這是“法鏡外照”的表現,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就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態,久而久之心結就越來越重。要用佛法來策勵自己好好發心、好好修行,對同行要多看值得隨喜的一面。各人的根機和因緣不同,展現出來的面貌不同,再說你也並不瞭解別人的真實發心。

學佛,要學到覺得周圍人都是自己可學習處,就有進步了;如果學得認為自己比所有人都要高,那就有問題了。

網友:請問法師,如何才能“信”?

學誠法師:學習佛法的教理,體會其中的智慧及深意;實踐佛法的教導,感受身心的改變。如理聞、思、修,是增長信心的途徑。

網友:師父,心裡想著不要煩惱、不要煩惱,但煩惱就像一個惡魔,防不勝防,怎麼對治啊?感恩師父開示!

學誠法師:

我們的內心還沒有力量去認清煩惱、制伏煩惱的時候,不要老想著對治,這樣反而會讓心越來越緊,越來越亂,最後就修不下去了。要去想光明面、串習正知見、培養好習慣,一直去發心,煩惱不知不覺就遠離了。

網友:師父好!我有一困惑:既然眾生都是幻化的,為何還要去度呢?

學誠法師:雖然諸法如幻,但眾生不自覺知,在痴、愛中實有種種苦惱,所以才要說法度眾生,令其開悟,這就是菩薩的大悲心。

網友:法師,我現在感覺自己能量很低,每天擔驚受怕、恐懼,老是一些微小的東西就讓我痛苦難受,老是注視它。我真的受夠了!這是一種精神折磨,我想站起來,可是心力遠遠不夠,我該怎麼樣才能充滿能量,不這麼痛苦?幫幫我,我真的很努力,一直在前進。我一定要改變!

學誠法師:可以讀一些祖師大德的傳記,感同身受地去體會、思考。向上仰望、常念光明,心就會有力量。

網友:師父,我最近懈怠,精進不起來,唸佛也沒念,又因為求子一事情特別煩惱,我可能掉在這件事情裡面了!求師父開示!

學誠法師:急求果報的時候,內心並不是真正與佛法相應的。

網友:師父好!修學佛法之後,生活好轉、穩定,以前追求的世間目標都不見了,以前喜歡的東西現在也沒什麼感覺,好像現在的生活意義就是幫幫別人。請問,我這個狀態對嗎?接下來我應該往什麼方向修?

學誠法師:還要進一步明確修行的目的在哪裡。佛法不只是破,還有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